智辩家

智辩家希臘語, sophistes)是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时的一种类型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善于哲学修辞学,但也有人教授音乐、体育和数学。他们通常声称自己传授Arete(各种方面的“卓越能力”),学生主要是年轻的政治家或者贵族。

辯士學派(sophism;sophist movement,σοφιστικό κίνημα),亦稱智者學派詭辯學派,為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希臘的一批收徒取酬的教師哲學家之統稱。其基本主張善良、真理、正義都與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關,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與正義,即“相对主义”。代表人物有普羅泰戈拉希庇亞斯(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之子)、高爾吉亞等人。

英文的sophistry意思为诡辩[1][2]Sophist也跟英文的sophisticated(精细的、复杂的)有关。

出現背景

梭倫克里斯提尼改革後,雅典的民主出現。但是自伯羅奔尼撒戰爭(B.C 431-B.C 404)左右開始,公民大會開始逐漸喪失機能。這是因為由於戰爭的恐懼,執政者只要能抓住演說技巧,便可以順利獲得廣泛支持。為了牟取權力,在上位者不惜重金禮聘演說家為顧問,以獲得政治控制權,造成辯士流行。

影響

辯士們以雅典為中心,周遊希臘各地,對青年進行修辭論辯演說等知識技能的訓練,教授參政治國、處理公共事務的本領。因為其不追求絕對真理與正義的看法,受到反彈,從而導致新的哲學思想家出現,如蘇格拉底

參見

阅读

  • Αρχαία Ελληνικά - Φιλοσοφικός λόγος, Γ´ Γενικού Λυκείου. εκδ. ΟΕΔΒ

参考文献

  1. . www.iep.utm.edu.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2. Taylor, C.C.W.; Lee, Mi-Kyoung. . Zalta, Edward N. (编). Winter 2016.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6 [2020-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