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门

望江门杭州古城东南部的城门。

历史

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名叫新门。因它的东面有茅山河草桥,又名草桥门。宋末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占杭城,该门毁于战火。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东城三里,在此改建永昌门。因在此城楼可远望钱塘潮,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名望江门[1]

望江门外古时为钱塘江新涨沙地,受钱塘江潮水影响土地咸卤无法种植谷物,因而此地农民以种为业,然后挑到城里来卖,因此有“草桥(望江)门外菜担儿”之民谣。[1]

望江门在元代起是“观赏钱塘八景”之一的“浙江秋涛”所在地,“秋涛路”因此得名。[1]

参见

参考资料

  1. . 5ilog.com. 200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外部链接

杭州城门
北关坝子正阳门
螺蛳延过草桥门
候潮听得清波响,
涌金钱塘太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