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1913年)

李毅(1913年11月-2008年3月5日),原名李国耀,男,直隶(今河北枣强人,中国核科学研究的副省部级干部。

生平

李毅是河北枣强县庙前李家庄人。未出生时丧父。1928年以第二名考入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早在1926年秋,中共北方区委冀县六师组建了党支部,先后组织了五次反帝反封建的学潮。李国耀深感学校昏庸黑暗、误人子弟,作为“学生自治会”骨干积极参加了反对学校黑暗、拒绝才识浅薄庸俗无能的范金兰出任校长的学潮,1930年12月与王国廼、邓凤河、张永在、王慕恒、刘孟明、贝仲选、焦仲祐、徐峻岭、闫文轩等10名同学一道被开除学籍。1931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入学后就发生九一八事变,积极参加宣传抵制日货、募捐援助东北抗日义军等活动。1932年冬,身为北师大学生自治会委员的李国耀被开除并通缉。躲到同学家中避难。1934年重回北师大继续学业。1935年底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师大副队长、队长。1936年入党。

抗战爆发后,响应“脱下长衫,到农村去,到敌后去”的号召从天津卫来到鲁西南,改名李毅,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1937年10月,山东省委派白子明、江明、孙衷文成立鲁西南工委。1937年12月鲁西南工委派李毅到张寨与张子敬等接上组织关系,以当地和一部分京津流亡学生中的党员为基础,在张寨村成立单县县委,李毅任县委书记,张子敬任组织委员,发动群众,组建抗日自卫团,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辖张寨支部、琴山区支部、单县特支等,共有党员100余人。1937年底鲁西南工委从金乡县耿楼村移驻单县张寨。1938年5月初改为鲁西南特委。1938年7月与徐州西北工委合并为苏鲁豫边区特委。1938年10月李毅调任中共苏鲁豫皖特委青年部长兼金单曹中心县委书记,单县县委书记由张子敬接任。1939年1月7日苏鲁豫边区青年抗敌救亡协会成立,李毅任主任。中共湖边地委书记,辖鱼台、邹西、滕西三县。1939年8月至11月的“湖西肃托事件”首先从湖边地委开始,1939年8月当时地委书记李毅患恶性疟疾,肺病正在发作,不能主持地委的日常工作,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负责调查处理湖边地委干部学校(青年干训班)毕业学员不服从分配事件。肃托发展到区委只剩下书记白子明,湖边地委只剩下王须仁,苏鲁豫支队四大队只剩下政委王凤鸣3个领导没问题。1939年12月初,115师政委罗荣桓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山东纵队指挥长张经武一起赶到湖西处理此事。罗荣桓找在押的李毅谈话了解此事经过。李毅等区委、地委干部跟罗荣桓去了鲁南的115师师部接收审查,李毅被永远开除党籍处分,分到师部《战士报》社工作,在宣传部长赖可可领导之下。[1]一九四一年二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湖西边区锄奸错误的决定》,指出湖西肃托因严刑拷打而自首者,不能当成党内叛徒看待,不能一律开除党籍,应按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分。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秘书主任。

解放战争时,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司令部秘书长、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共广西省委秘书长,广西军区党委委员,广西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中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1955年转业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党总支书记。1958年任原子能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所长。1964年兼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科技局局长。1980年至1982年任原子能研究所代理党委书记。1983年副部级离休、部长级医疗待遇。[2]主持原子能所的史料征集整理工作,积极参加了《当代中国的核工业》及《中国核军事工业历史资料丛书》的编纂。参加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 www.wphoto.net.
  2. . paper.people.com.cn. [201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