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羽球 (體育運動)

是現代羽毛球毽球運動的前身。印度,並遠達暹羅中國日本等地。有兩人對打或多人一同打等不同形式。然而這類遊戲的目的都只是讓球儘量保持在空中而不落地,與現代羽毛球運動的精神大異其趣。

發展

讓板羽球成為正式的體育活動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因物质困难条件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方法与羽毛球相似,但需用的场地条件和用具比较简便。

最早正式介绍板羽球的,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几名工作人员。他们于1939年在贵州省看见苗族青年以小竹管插三、五根鸡毛,用木板拍击进行活动,受到启发便设计了羽球和球拍,并制定了规则,命名为板羽球,在成都重庆昆明等地学校和体育运动场所先后开展起来,之後便推广到全国各地。

參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