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恂

年輕時以教書為生,光緒十五年(1889年)考中己丑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属用[2]。又改浙江金華縣知縣,歷官孝豐縣、海寧州、石門縣仁和縣等縣[3]。民國初年移居北京,病卒。

林孝恂-1914年),字伯穎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林長民,孫女林徽因,皆為中國現代著名人物。兄弟林孝颖、林孝凯,侄子林觉民

參考資料

  1.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光绪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见新科进士。……杜本崇、周树模、饶士腾、刘彭年、丁惟禔、费念慈、魏时钜、熊方燧、陈嘉言、许叶芬、曾广钧、江标、陈长橿、徐仁铸、陈钟信、叶昌炽、王万芳、王同愈、张孝谦、卢丛林、何尔钧、陈祥燕、恽毓鼎、刘启端、程棫林、刘若曾、陆钟琦、熙元、邓维琪、孙鼎烈、豫泰、陈鸣秋、张澂、崇寿、欧阳熙、马步元、刘尔炘、傅世炜、熙瑛、曹树藩、段友兰、叶新第、薛启荣、朱锦、爱仁、刘奉璋、李传元、姚士璋、景方昶、余诚格、张鸿翊、孔繁昌、王祖同、徐德沅、薛宝辰、高枬、王尤、朱延薰、戚扬、张维彬、钟广、王继香、赵秉璋、冯端、林孝恂、吴嘉瑞、武玉润、唐右桢、刘元亮、孙廷翰、钱骏祥、希廉、李鹏飞、陈曾佑、宫耀月、梁銮藻、喻兆蕃、王垿、刘秉钧、宝丰、黄炳辰、程丰厚、萨嘉乐、劳肇光、温仲和、梁肇荣、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2.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四):光绪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引见己丑。科散馆人员。得旨。……欧阳熙、程丰厚、叶新第、李子荣、戚扬、刘奉璋、丁秉乾、赵秉璋、刘彭年、陈祥燕、武玉润、陈钟信、陈长橿、爱仁、林孝恂、梁肇荣、俱著以部属用。
  3. 「林孝恂哀啟」哀啟者:先嚴體質本強,性沉毅,處家庭孝友慈愛。服官任務,廉謹勤果,數十年如一日。然勞苦多憂,離慜積傷,摧及肝膽,一病遂不可救矣。痛哉痛哉!不孝少時無知,恆見先嚴當食而嘆。家祭之日,每泫然出涕,曰:「吾五歲失母,終吾生而不得養。祭厚寧如養之薄耶?」甲申馬江之役,省垣戒嚴,先大父捐館。先嚴丁亂居喪,哀毀益至,自是之後,人秋輒病,氣體漸傷。己丑,成翰林。庚寅,散館,改主事;復呈改知縣候選三年。癸巳,授浙江金華縣。到省,調簾差人闈。浙江潮濕,瑣院校閱,尤苦鬱蒸。未放榜,罹膽瘧,發黃,肝胃劇痛,得膽石症,累月方起。翌年正月,赴金華任所。六月,遭先繼祖母喪,家難國難相因而至,是歲蓋甲午也。丁酉,服闋到省。戊戌,署孝豐縣知縣,調海寧州知州。明年,補石門縣知縣。石門任最久,前後五年。乙巳,補仁和縣知縣,以病乞假越歲,丙午始履新任,七閱月復罷,以知府候補薦升道員。清季朝政益亂,先嚴知無可為,不欲更仕。巡撫增公謀革海塘工政,廢三防同知,設局駐塘,集紳衿議得主持者,咸推先嚴,欲以總辦相屬,辭不獲命,遂任提調差。海塘障江浙七郡,乾隆以後傾圮日甚,歲耗巨帑,三防廳較缺分肥瘠而已。廳廢,諸政悉萃於局。先嚴以提調綜全局事,簡練防蜀,躬督工務,沿塘百餘里奔走監視,寒暑無間,潮汛急則晝夜蒞工;謂補苴之計不可以持久,乃詳請奏撥巨款修葺,奉准矣,而先嚴積勞成病。庚戌三月去差,居杭州。辛亥四月,先慈沒於客次,喪事粗畢,徙家海上,不數月而國歲改矣。革命以後,先嚴閉門養痾,不問外事,決計歸里,乃曲徇不孝長民之請,就養京師。今年六月,不孝天民隨侍北來。初至,患少減。不孝方私慶,以為北方氣候宜老人,可以漸健,不孝天民遂南歸,豈料未及三月而遽遭此變耶?病以瘧,肇膽石為祟,寒熱傷肝。居南時,醫藥頗有驗者,此次乃大漸。不孝長民侍左右,昏聵不知所出,十餘日間,經四五醫至百療,而無一效。嗚乎!豈天奪吾魄,以不孝等無狀,故重其戾而降之罰耶?痛哉!先嚴宦遊二十年,握州縣符七八年,決獄大小以千計,未嘗冤抑一人;孝豐山邑多盜,先嚴蒞治五月,盜斂跡不敢人境;密鞫要犯,恆屏吏役,令不孝長民錄供,成一愛書,輒反覆至三四次;所臨劇治,冬夜未嘗更衣;勤政慎刑,大率類此。歷任撫浙者,嘉定廖公,衡山聶公,皆深倚重。仁和首邑繁劇,每易一上官,衙署供具取給縣中。巡撫某公號嚴明,下令革其弊,擢某某者為杭州府,甫視事,即以供張不備譴縣。先嚴揭諸某公,某公怒,立命劾之。未發,某某者懼,結有力司道,媒孽先嚴,先嚴卒以此去位。時陸風石師傅保循吏應御史試,以先嚴薦,則多方沮抑,延不給咨。先嚴笑曰:「使我得備言官,詎將用之以報私憾耶?」遂東遊日本,示無進取之意,平生守正不阿,又大率類此。不孝兄弟,隨詩日月,僅及先嚴居官之半。先嚴病中欲稍稍白輯舊牘,垂示後昆,卒未能竟。今則書簏行篋,隨處散見遺草,凡一篇一字,皆先嚴當時苦心勞思,謀福部民,而為今日致疾之源者。不孝等行當裒集成書;以求銘誄。苫塊昏迷,所述未逮萬一;銜哀負疚,不知所以為言矣!伏乞矜鑒。.棘人林長民林天民泣血稽顙 林怡著.《漸不惑文存》.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9.第441-443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