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庚

林昭庚1947年),生於台灣彰化縣秀水鄉,中醫學家,同時具備中醫師與西醫師兩種資格,專精於針灸,為中國醫藥大學教授,台灣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

他是台灣第一個針灸學博士,也是得到教育部頒授國家中醫教授資格的第一位學者。

他因2003年馬兜鈴酸事件中反對禁用含馬兜鈴酸之草藥及製品而知名。

生平

1973年,自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學系畢業,1982年取得碩士學位。1991年,取得中國醫藥學院中醫博士,是第一個中醫針灸學博士。

在台北榮總擔任醫師時,開始以西方解剖學角度來研究針灸,利用屍體解剖與電腦斷層照相技術,計算出在胸背部位針刺的安全深度。

2009年3月,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出函邀請參加於義大利米蘭舉行之「傳統醫學實證醫學準則」會議。

2010年,研究團隊發現世界衛生組織出版之「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有五個針灸腧穴部位的原文或圖譜是錯誤的,由黃榮村校長以中國醫藥大學名義去函WHO建議修訂,獲得WHO回函允諾參考並適度更正。

2012年5月7至8日獲邀代表WFAS參加WHO於香港所 舉辦之西太平洋區傳統醫學策略(2011-2020)論壇,針對此五個針灸腧穴部位建議修訂內容發表演講,並於會議中介紹台灣針灸不良反應通報系統。

2012 年獲聘擔任國際學術期刊《實証補充與替代醫學雜誌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特刊主編,該特該每年出版一次。[1]

2013年11月12日巴布亞紐幾內亞駐日大使加布里埃爾(Gabriel J.K..Dusava CBE)大使在前巴布亞紐幾內亞總領事館駐台名譽副總領事魏慶福陪同下,參訪中國醫藥大學,拜訪黃榮村校長以及曾替該國國父麥可.蘇馬利(Rt Hon Sin Michael Sumare)診病的林昭庚教授,轉達蘇馬利國父的問候之忱。[2]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來函,邀請林昭庚出席12月2日至8日在亞塞拜然舉辦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是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第一位受邀參與會議的台灣中醫師。11月28日,亞塞拜然拒絕發給簽證,林昭庚因此無法出席。

2014年,與雲林縣北港媽祖醫院長林欣榮、中醫部長何宗融,帶領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醫療團隊研究發現,太極拳可有效活化及提升幹 細胞數量,有助延命益壽;新發表的論文,獲選為最新一期醫學國際權威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細胞移植」封面。[3]

2014年11月24日至2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舉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第9次會議」,有42國及非政府組織代表約200人與會。林昭庚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諮詢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專家的身分,獲邀以「針灸實證醫學在促進人類健康所扮演之角色」為題演講,成為台灣退出聯合國後,第1個獲邀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的專家學者。[4]

2015年10月12至16日,獲得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The 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Societies, WFAS)邀請,以專家學者代表身份出席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第66次會議,對於「中醫針灸參與國際緊急救援之可行性」的議題,與會議主席 JAMES W.GILLAN交換意見。[5]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受邀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非洲納米比亞舉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0次會議」。

2017年1月23日至2月1日以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WFAS)專家學者代表身分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於瑞士日內瓦總部召開140屆執行委員會議。此次會議受邀擔任主題演講貴賓,他發表「針灸列入緊急醫療的可行性及重要性(The Use of Acupuncture 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為台灣退出聯合國後第一位及目前為止唯一獲邀WHO會議發表主題演講貴賓。[6][7]

著作

撰寫作品

  1. 林昭庚。針灸大成新解(上、下冊)。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3年11月。(ISBN:957-00-3036-4)
  2. 林昭庚。從生活中防癌抗癌。元氣齋出版社。1994年9月。(ISBN:957-8552-26-2)
  3. 林昭庚。針灸學新論(簡體版)。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ISBN:978-7-5077-3017-3)
  4. 林昭庚,劉育祺。針刺穴位深度研究。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1年8月。(ISBN:978-986-02-9933-5)
  5. 林昭庚,陳光偉,周珮琪。日治時期的臺灣中醫。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11年8月。(ISBN:978-986-02-8798-1)
  6. 林昭庚(Jaung-Geng Lin) ,陳坤堡(Kuen-Bao Chen) ,李育臣(Yu-Chen Lee),Acupuncture for Pain Management,Part3: Clinical Conditions,(Lin, Y. C., Hsu E. S. Z., ed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2014年1月。(ISBN:978-1-4614-5274-4)
  7. 吳天賞,林昭庚編著。馬兜铃之研究與回顧。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5年3月。(ISBN:986-00-0472-2)
  8. 林昭庚,林永農主編。中國醫學病症及病名分類標準使用方法。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5年6月(ISBN:986-81405-0-1) 。
  9. 林昭庚著。從生活中防癌抗癌(簡體版)。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年7月。(ISBN:7-80222-161-7)
  10. 林昭庚著。針灸學新論(簡體版)。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ISBN:978-7-5077-3017-3)

編譯作品

  1. 林昭庚主編。新編彩圖針灸學。知音出版社。2009年3月。(ISBN:978-986-7825-70-4)
  2. 林昭庚主編。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第一〜五冊)第二版。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4年12月。(ISBN:957-01-9273-9)

註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