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短脚鹎

栗耳短脚鹎学名:)为鹎科短脚鹎属鸟类。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島台灣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东北河北浙江上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2]

栗耳短脚鹎
指名亞種,攝於日本大阪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鵯科 Pycnonotidae
属: 短腳鵯屬 Hypsipetes
种: 栗耳短脚鹎 H. amaurotis
二名法
Hypsipetes amaurotis
(Temminck, 1830)[2]

體長27-29cm,眼後耳羽棕褐色為其主要特徵。常成群於樹林邊緣地帶活動。[3]

亚种

栗耳短脚鹎有 12 种已辨认出的亚种:

  • 日本栗耳短脚鹎 H. a. amaurotis (Temminck, 1830):分布于萨哈林岛南部、日本、南韩,以及中国东北[4]
  • H. a. matchiae (Momiyama, 1923):分布于日本九州南部。
  • H. a. ogawae Hartert, 1907:分布于琉球群岛北部。
  • H. a. pryeri Stejneger, 1887:分布于琉球群岛中部。
  • H. a. stejnegeri Hartert, 1907:分布于琉球群岛南部。
  • H. a. squamiceps (Kittlitz, 1830):原先被分类为黄鹂属Oriolus)的一个种,分布于日本小笠原群岛
  • H. a. magnirostris Hartert, 1905:分布于日本火山列岛
  • H. a. borodinonis (Kuroda, 1923):分布于日本南大东岛
  • 栗耳短脚鹎台湾亞種 H. a. nagamichii Rand & Deignan, 1960 : 分布于台湾及兰屿 ,为台湾特有亚种[4]
  • 栗耳短脚鹎巴丹亞種H. a. batanensis Mearns, 1907:分布于菲律宾的巴丹岛沃荷斯岛(Ivuhos)、沙坦岛(Sabtang, Batanes)、巴布烟群岛(Babuyan Island)以及Claro(位于菲律宾北部) 等地。
  • 栗耳短脚鹎富加亞種 H. a. fugensis OgilvieGrant, 1895:分布于菲律宾的Dalupiri卡加煙省富加岛(位於菲律宾吕宋北部)等地。
  • 栗耳短脚鹎卡米金亞種 H. a. camiguinensis McGregor, 1907:分布于菲律宾的卡米金岛(位於菲律宾吕宋北部)。

参考文献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9 August 2018].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冠羽雜誌210期. . 台北: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協會. 2011/08: 2.
  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