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夫纳 (单位)

格日夫納原始斯拉夫語:grivĭna,「脖子」的意思、古東斯拉夫語:гривьна grivĭna俄語: grivna烏克蘭語 hryvnia白俄羅斯語 hryŭnia保加利亞語 grivna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grȋvna波蘭語捷克語:、上索布語:),是中古時代斯拉夫文化區的一種重量單位,主要用於交易。亦作貨幣單位用。類似西歐馬克

俄羅斯的格日夫納銀條

每一個格日夫納大約是半。主要種類有庫爾姆克拉科夫諾夫哥羅德等。以克拉科夫格日夫納為例,隨時間演變,其含銀量亦發生變化,由196.26克至201.86克不等。14世紀時,一格日夫納等於196.26克,16世紀初,則相當於197.684克。1558年升值至201.802克,但1650年又再升值為201.86克。

作為貨幣單位,一格日夫納相當於48布拉格格羅申。在瓦迪斯瓦夫一世時代,一克拉科夫格日夫納的銀子可以鑄製576枚迪納厄斯銀幣,至卡齊米日三世768枚,而到雅蓋沃時代就可以鑄成864枚迪納厄斯。

現代烏克蘭貨幣單位格里夫納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