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或稱白銀)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Ag拉丁語;源自原始印歐語h₂erǵ:意為「閃亮」或「白色」),原子序47。它是柔軟且帶有白色光澤的過渡金屬,在所有金屬中,擁有最高的導電率導熱率反射率。銀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有高純度的元素形式(自然銀),如與或其他金屬以合金形式存在,以及在礦石中存在,如輝銀礦角銀礦。 大部分銀是精煉的副產品。 長期以來,銀一直被視為貴金屬。銀金屬被用於許多投資型硬幣中,有時與一起使用[1]。雖然它比更豐富,但它作為天然金屬的豐富程度要低得多[2]。銀比來源更豐富。

   47Ag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外觀
金屬:銀白色

電解的銀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銀(Silver)·Ag·47
元素類別过渡金属
·週期·11 ·5·d
標準原子質量107.8682
電子排布[] 4d10 5s1
2, 8, 18, 18, 1
銀的电子層(2, 8, 18, 18, 1)
物理性質
物態固體
密度(接近室温
10.49 g·cm−3
熔點時液體密度9.320 g·cm−3
熔點1234.93 K,961.78 °C,1763.2 °F
沸點2435 K,2162 °C,3924 °F
熔化熱11.28 kJ·mol−1
汽化熱250.58 kJ·mol−1
比熱容25.3132144525464362 J·mol−1·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1283 1413 1575 1782 2055 2433
原子性質
氧化態1, 2, 3(弱鹼性)
電負性1.93(鲍林标度)
電離能第一:731.0 kJ·mol−1

第二:2070 kJ·mol−1

第三:3361 kJ·mol−1
原子半徑144 pm
共價半徑145±5 pm
范德華半徑172 pm
雜項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
磁序反磁性
電阻率(20 °C)15.87n Ω·m
熱導率429 W·m−1·K−1
熱擴散係數(300 K)174 mm2/s
膨脹係數(25 °C)18.9 µm·m−1·K−1
楊氏模量83 GPa
剪切模量30 GPa
體積模量100 GPa
泊松比0.37
莫氏硬度2.5
維氏硬度251 MPa
布氏硬度206 MPa
CAS號7440-22-4
最穩定同位素
主条目:銀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105Ag syn 41.2 d ε - 105Pd
γ 0.344, 0.280,
0.644, 0.443
-
106mAg syn 8.28 d ε - 106Pd
γ 0.511, 0.717,
1.045, 0.450
-
107Ag 51.839% 穩定,帶60個中子
108mAg syn 418 y ε - 108Pd
IT 0.109 108Ag
γ 0.433, 0.614,
0.722
-
109Ag 48.161% 穩定,帶62個中子
111Ag syn 7.45 d β 1.036, 0.694 111Cd
γ 0.342 -

銀的純度通常以每千分之一單位測量;94%純度的合金被描述為「0.940 fine」(英文表示)。作為古代常用七種金屬之一,銀在人類文化中已經使用相當久的歷史。除了貨幣和投資媒介(硬幣金條),銀用於太陽能電池、水過濾、珠寶、裝飾品、高價值餐具和器具(因此稱為銀器)、電氣接觸和導體、專用鏡子、窗戶塗料、催化化學反應,作為著色玻璃和專用糖果中的著色劑著色劑。其化合物用於照相照相和X光膠片。 硝酸銀和其他銀化合物的稀溶液用作消毒劑和殺微生物劑(微動力效應),添加到繃帶和傷口敷料、導管和其他醫療儀器中。

性质

銀具有極強的延展性,可以拉成一個原子寬的金屬絲。[3]

纯白银颜色白,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浓硫酸中。銀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與週期表第11族中的兩個同族元素銅、金相似。其47個電子排列在配置[Kr]4d105s1中,類似於銅([Ar]3d104s 1)和金([Xe]4f145d106s1);第11族是d區塊中為數不多,但具有完全一致電子組態的族。[4]這種獨特的電子結構在填滿的d副殼層上具有最高佔據s副殼銀是一種極其柔軟、富強韌性和延展性的過渡金屬,雖然它比金的稍差。銀以面心立方晶格結晶,體積配位數為12,其中只有單個5s電子軌域,類似於銅和金。[5]與具有未填滿d殼層的金屬不同,銀中的金屬鍵缺乏共價特徵並且相對較弱。該觀察結果解釋了單晶銀的低硬度和高延展性。[6]

5s層的單個電子,是造成金屬銀的許多奇異性質的原因。[7]

銀具有明亮的白色金屬光澤,可以進行高度拋光[8] ,其特點是金屬本身的名稱成為顏色名。[7]與銅和金不同,從填滿的d軌域帶激發電子到銀的s和p導帶所需的能量足夠大(約385 kJ / mol),它不再對應於可見區域的吸收,而是在紫外線區;因此銀不是有色金屬。 在長於450 nm的所有波長下,受保護的銀具有比鋁更大的光學反射率。[9]在波長短於450 nm時,銀的反射率低於鋁的反射率,並在310 nm附近下降到零。[10]

第11族中的元素普遍的具有極高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因為它們的單個電子是自由且不與填滿的d副殼層相互作用,因為這種相互作用(在先前的過渡金屬中發生)降低了電子遷移。[11]銀的導電性是所有金屬中最大的,甚至比銅還要大,但由於成本較高,因此不能廣泛用於該性能。射頻工程是一個例外,特別是在VHF和更高的頻率,其中鍍銀改善了導電性,因為這些電流傾向在導體表面而不是通過內部流動。在美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3540噸銀用於電磁鐵富集鈾,主要是因為銅的戰時短缺。[12][13][14]純銀具有最高的任何金屬導熱係數,儘管碳(金剛石同素異形體)和超流體氦-4的導電率更高。[4]銀較任何金屬具有最低的接觸電阻。[4]

銀容易與銅、金以及鋅形成合金。具有低鋅濃度的鋅-銀合金可以被認為是銀中鋅的面心立方固體溶液,因為銀的結構不變,而隨著添加更多的鋅,電子濃度升高。增加電子濃度進一步形成體心立方(電子濃度1.5),複雜立方(1.615)和六方密堆積相(1.75)。[5]

物理性质

银是11族元素延展性好(仅次于),有明亮的银白色金属光泽,抛光度高。[8]在受保护的环境中,银对波长450纳米以上的光波反射率[9],对波长450纳米以下的光波反射率不如铝,对波长310纳米的光波反射率降为零。[10]

银的导电性在所有金属中最高,比铜还高[4],但在电气中由于价格高昂,应用并不广。但射频工程是个例外,特别是在甚高频以上的频段,镀银能够显著增加元件和导线整体的导电性,因为高频电流会集中在导体的表面而非内部。二战中美国生产浓缩电磁铁用了13,450吨银,这是因为战时缺铜。[15][16][17]

纯银在金属中导热性最高,但低于非金属中的金刚石)和超流体氦-4[4]

化学性质

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

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久置空气中能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氫(H2S)化合成黑色硫化銀(Ag2S)的缘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g + 2H2S + O2 = 2Ag2S + 2H2O

银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但银能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2Ag + 2H2SO4(浓) —Δ→ Ag2SO4 + SO2↑ + 2H2O

银在常温下与卤素反应很慢,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生成卤化物:

2Ag + F2473 K→ 2AgF暗棕色
2Ag + Cl2Δ→ 2AgCl白色
2Ag + Br2Δ→ 2AgBr黄色
2Ag + I2Δ→ 2AgI橙色

银对硫有很强的亲合势,加热时可以与硫直接化合成Ag2S:

2Ag + S =Δ= Ag2S

类似地,银和的反应为:

2 Ag + Se → Ag2Se
2 Ag + Te → Ag2Te

同位素

自然界存在的銀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07Ag和109Ag,其中前者的豐度略高(51.839%)。銀的两种同位素的豐度幾乎相同,這在元素周期表中十分罕見(是另一個例子)。銀的原子量是107.8682 (2) 克/摩爾[18][19]已确定銀的二十八個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其中最穩定的依次是105Ag(半衰期41.29天),111Ag(半衰期7.45天),112Ag(半衰期3.13小時)。銀有很多亚稳态核素,其中最穩定的依次是108mAg(半衰期418年),110mAg(半衰期為249.79天),106mAg(半衰期8.28天)。其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皆短於一小時,大部分短於三分鐘。

銀的同位素原子量从92.950(94Ag)到129.950(130Ag)不等。[20][21]丰度最高的稳定同位素(107Ag)之前的同位素的衰变类型主要是電子捕獲,生成(46号元素)的同位素,而107Ag之后的同位素的衰变类型则主要是β衰變,生成(48号元素)的同位素。[22]

107Pd β衰變成107Ag的半衰期為650萬年。鐵隕石是仅有的「鈀-銀比」高到可以測量107Ag富度變化的物体。由放射性产生的107Ag首次发现于1978年美國聖塔克拉拉的隕石。[23]發現者提出,一些小型鐵核的行星與其異體,可能是在一千多萬年前的核合成事件中產生的。從這熔化過的星球本體中,觀察到的107Pd–107Ag比值,反映出早期太陽系吸積中應存在著不穩定的核種。[24]

化學

银的氧化态和立体化学[25]
氧化态 配位数 立體化學 代表的化合物
0(d10s1 3 平面 Ag(CO)3
1(d10 2 線性 [Ag(CN)2]-
3 三角形平面 AgI(PEt2Ar)2
4 四面體 [Ag(diars)2]+
6 八面體 AgF,AgCl,AgBr
2(d9 4 方形平面 [Ag(py)4]2+
3(d8 4 方形平面 [AgF4]-
6 八面體 [AgF6]3-

銀是一種相當不活潑的金屬。 因為它填滿的4d外殼不能很好地屏蔽從核到最外面的5s電子的靜電引力,因此銀靠近電位序的底部(E0(Ag+/Ag)= +0.799 V)。[7]在第11族中,銀具有最低的第一游離能(顯示5s軌道的不穩定性),但具有比銅和金更高的第二和第三電離能(顯示4d軌域的穩定性),因此化學銀的主要是+1氧化態,反映了隨著d軌域填滿和穩定,沿過渡系列的氧化態範圍越來越有限。[26]與銅相比,Cu2+與Cu+相比具有更大的水合能 ,這是前者在水溶液和固體中更穩定的原因,儘管後者缺乏穩定的填充d副殼層,銀這種效應被其較大的第二游離能量所掩蓋。 因此,Ag+是水溶液和固體中的穩定物質,Ag2+在氧化水時穩定性較差。[26]

由於銀的尺寸小以及較高的第一游離能(730.8 kJ/mol),大多數銀化合物具有顯著的共價性。[7]此外,銀的鮑林電負性為1.93,高於鉛(1.87),其電子親和力為125.6 kJ/mol遠遠高於氫(72.8 kJ/mol),並且比氧的 電子親和力低一些。(141.0 kJ/mol)。[27]由於其完整的d副殼層,其主要+1氧化態的銀表現出相對較少的過渡金屬的性質,從4到10族,形成相當不穩定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形成線性複合物,顯示非常低的配位數,如2,形成兩性氧化物[28]以及秦特相,如後過渡金屬[29]與前述過渡金屬不同,即使在不存在π-受體配基的情況下,銀的+1氧化態也是穩定的。[26]

即使在炙熱下,銀也不會和空氣發生反應,因此和金被煉金術士視為貴金屬。 其反應性介於銅(在空氣中加熱到紅熱時形成氧化銅(I))和金之間。 與銅一樣,銀與硫及銀的化合物發生反應,在它們存在的情況下,銀在空氣中失去光澤而形成黑色硫化銀(銅形成綠色硫酸鹽 ,而金則不反應)。與銅不同,銀金屬不會與鹵元素反應,除了與氟氣形成二氟化物。雖然銀不受非氧化性酸的侵蝕,但金屬很容易溶於熱的濃硫酸,以及稀硝酸或濃硝酸。在空氣存在下,特別是在過氧化氫存在下,銀容易溶解在氰化物的水溶液中。 [25]

歷史上銀器的三種主要變質方式是失去光澤、長期浸入鹽水中而形成氯化銀 ,以及與硝酸根離子或氧氣反應。 一般情況下,氯化銀為淡黃色,暴露在光線下則變成紫色,它從工件或硬幣的表面稍微突出。 古銀中銅的沉澱可用於製造人工製品,因為銅常是銀合金的組成部分。[30]

銀金屬受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KMnO
4
)和重鉻酸鉀K
2
Cr
2
O
7
)的腐蝕,並且在溴化鉀KBr)存在下。 這些化合物用於照相漂白銀圖像,將其轉換為溴化銀,可以用硫代硫酸鹽固定或重新開發以增強原始圖像。銀形成氰化物配位化合物(氰化銀),其在過量氰化物離子存在下可溶於水。氰化銀溶液用於銀的電鍍。[31]

銀的常見氧化態 (按共性順序):+1(最穩定的狀態;例如,硝酸銀,AgNO3);+2(高度氧化;例如,二氟化銀,AgF2);甚至是很少見的+3(極端氧化;例如,四氟合银(III)酸钾,KAgF4)。[32]+1狀態是迄今最常見的狀態,其次是易於還原的+2狀態。+3狀態需要非常強的氧化劑,例如氟或過二硫酸鹽 ,而且有一些銀(III)化合物與大氣水分和反應並腐蝕玻璃。[33]實際上,氟化銀(III)通常經過銀或一氟化銀與最強的已知氧化劑二氟化氪反應而獲得。[34]

特點

  • 性質穩定,活躍性低
  • 氧氣相對其他氣體能更容易溶解於銀。
  • 导熱,導電率 在常溫常壓下是所有金屬(不包含合金)中最高
  • 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但仍然能被硫化物硝酸氢碘酸氯气等腐蚀)
  • 质軟
  • 富有延展性
  • 反射率高(銀對波長450納米以上的光波反射率比鋁高,對波長450納米以下的光波反射率不如鋁,對波長310納米的光波反射率降為零。)

應用

  • 银600-800美元每千克(工业应用必考虑成本,2013年春,相比较铜的价格在8~12美元每千克)。
  • 製造高價值的物件如銀元貨幣、首飾,並用於製造勋章、獎座、盃、牌和種種裝飾。
  • 與汞、錫等其他金屬在室溫混合成的混合物,被廣泛用於牙醫上。
  • 製造控制棒來控制核連鎖反應
  • 用作催化劑,是一種對工業非常重要的催化劑,化學實驗室中也會使用。
  • 用作電線等導電體,常見於音響設備及鍵盤。
  • 加入以增加硬度。
  • 電子工業上是重要的導電材料。
  • 制造合金硝酸银和其它银的化合物等。
  • 用作製造鏡子反光面。
  • 飾品、精品、工藝品皆有使用。較好的材質為925銀,即92.5%加入7.5%的,為 Tiffany & Co. 所開創的標準。
  • 銀能對硫等元素反應,也對某些微生物有殺菌功效卻對人體無害,加上有美觀價值,因此常被做為高級餐具或食物容器。古代也曾有利用這種特性而出現「銀針探毒」的驗毒技術,但今日已證實銀僅對部分元素、化合物及微生物有反應,部分食物如雞蛋等因含硫即使無毒亦會有反應,驗毒功效並非百分之百。

經濟用途

已知最早的硬幣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在小亞細亞的利底亞(Lydia)王國鑄造的;利底亞的硬幣是琥珀金(Electrum)製成的,這是一種天然存在的金和銀的合金,可在利底亞境內使用。從那時一直到20世紀,白銀皆為貨幣之基準且散佈世界各地,其中以白銀的固定重量作為標準經濟單位。幾個世紀以來著名的銀幣包括古希臘德拉克馬古羅馬第納里烏斯伊斯蘭迪拉姆、來自古印度喀爾巴那莫臥兒帝國時代起的盧比(由銅和金幣組成)以及西班牙比賽塔等。

用於製造錢幣的銀量相對用於其他目的的銀量隨時間波動很大, 例如:在戰時,人們往往將更多的銀用於製造錢幣來為戰爭提供資金。

如今,銀的ISO代碼為ISO 4217 XAG,是四種貴金屬中的一種(其他為鈀、鉑和金)。銀幣由鑄棒或鑄錠製成,壓製成正確的厚度,進行熱處理,然後切割取出粗坯。 再將這些粗坯在壓模機中研磨和鑄造; 現代壓鑄機每小時可生產8000銀幣。

價值

2018年7月,白銀的價值約為每公斤495美元,約合每盎司15.5美元。但截至2020年8月6日台北時間17:20,倫敦LBMA金銀市場的白銀現貨價格為每盎司27.7美元。

白銀價格通常以特洛伊盎司計。1金衡盎司等於31.1034克。2015年,中國恢復了公制,目前銀和金的價格是以克為單位。倫敦白銀價格每天在倫敦時間的中午發布一次。該價格由幾家主要的國際銀行共同制定,倫敦金銀市場成員使用當天價格進行交易。價格通常以美元(USD)、英鎊(GBP)和歐元(EUR)顯示。

名稱來源

銀拉丁原名為argentum,是其化學符號的來源。

因為銀的活躍性低,其元素型態易被發現亦易提取,故此在古時的中國和西方分別已被認定為五金煉金術七金之二,僅於之後一名。

古代西方的煉金術占星術也有將金屬中的銀與七曜中的連結,又為之後一名。

「銀」這個詞出現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各種單字中,例如:seolfor和siolfor。 從德語中可以看到類似的字眼(古高地德語silabar和silbir)。 化學符號Ag來自拉丁語中的銀 argentum(古希臘語ἄργυρος),意為“白色”或“ 閃亮的」,這是金屬的原始印歐語詞彙,無法在德語、巴爾托語和 斯拉夫語中找到此詞義。 巴爾托·斯拉夫語對白銀的說法與日耳曼語非常類似(例如俄語 серебро及波蘭語 srebro,立陶宛語 sidabras)而且它們可能有共同的起源,雖然這是尚未確定的,一些學者猜測以阿卡德語中 sarpu:"精煉 銀" 作為這些單字的起源,與sarapu這個詞相關(意指改善或冶煉)。

化合物

+1价态化合物

银在化合物中主要以+1价的形式存在。

银溶于硝酸HNO
3
),生成硝酸银AgNO3)。硝酸银是一种透明晶体,有感光性,且易溶于水。硝酸银是合成许多其他银化合物的原料,也可作为防腐剂,还用于彩色玻璃中的黄色添加剂。银不易与硫酸反应,因此硫酸在珠宝制造中用于清洗银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铜火痕。银易与以及硫化氢H
2
S
)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Ag
2
S
),这在失去光泽的银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见。当银制电气触点在富含硫化氢的环境下工作时,触点上的硫化银还会生成银晶须

4 Ag + O2 + 2 H2S → 2 Ag2S + 2 H2O
Cessna 210人工降雨装备了碘化银發生器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离子会沉淀出氯化银AgCl),同样地,加入溴盐碘盐可以沉淀出用于制造感光乳剂的其他卤化银。氯化银用于制造检测pH值和测量电位玻璃电极,以及用于玻璃的透明水泥。将碘化银AgI)撒入云层以人工降雨。卤化银在水溶液中高度不溶(除了氟化银),因而常用于重量分析

向硝酸银溶液加入,沉淀得到氧化银 (Ag
2
O
)。氧化银用作纽扣电池正极。向硝酸银溶液加入碳酸钠 (Na
2
CO
3
),沉淀得碳酸银(Ag
2
CO
3
)。[31]

2 AgNO3 + 2 OH → Ag2O + H2O + 2 NO3
2 AgNO3 + Na2CO3 → Ag2CO3 + 2 NaNO3

雷酸银(AgONC)是一种强烈的、对碰撞敏感的炸药,是银与硝酸在乙醇(C
2
H
5
OH
)的存在下反应得到的,用于雷管。其他危险易爆的银化合物包括叠氮化银 (AgN
3
),由硝酸银与叠氮化钠 (NaN
3
)反应得到,[35]还有乙炔银(Ag
2
C
2
),由硝酸银或银氨溶液乙炔(C
2
H
2
)反应得到。

卤化银晶体曝光后形成的潜像还原剂,如氢醌米吐尔(4-(甲氨基)苯酚硫酸氢盐)或抗坏血酸碱性溶液显影处理后,曝光的卤化银被还原成金属银。硝酸银的碱性溶液(银氨溶液)可被还原糖,如葡萄糖等还原为金属银,这个反应用于制造银,以及玻璃圣诞饰品的内表面。卤化银可溶于硫代硫酸钠(Na
2
S
2
O
3
)溶液,因此硫代硫酸钠可作为定影剂,去除显影后感光乳剂上多余的卤化银。[31]

溴化钾(KBr)的存在下,金属银可被强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
4
)或重铬酸钾(K
2
Cr
2
O
7
)侵蚀;这些化合物在摄影中用于漂白可见影像,将其转化为卤化银,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钠去除,又可以重新显影以加强原始的影像。在过量的氰根离子(CN-)存在下,氰化银(AgCN)可以形成可溶于水的氰配合物(Ag(CN)
2
-)。银的氰配合物溶液用于电镀银。[31]

其它价态化合物

银还能形成其它价态的化合物,如氟化亚银(Ag2F)、二氟化银(AgF2)、一氧化银(AgO)等。

在生物中作用

银的离子以及化合物对某些细菌病毒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但对人体却几乎是完全无害的。银的这种杀菌效应使得它在活体外就能够将生物杀死。然而,银制品的测试以及标准化却存在很大难度。

希波克拉底曾经有描述银在治疗和防止疾病方面的功用。腓尼基人曾经用银瓶子来盛放,以此防止这些液体變壞。20世纪初期,人们也曾把银币放在牛奶,以此来延长牛奶的保鲜期。银的杀菌机制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探讨,但至此还没有确凿的定论。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微动力效应,成功的解释了银离子对微生物的作用,但却不能解释其对病毒的作用。

凝胶以及绷带大量使用銀。银的抗菌性来源于银离子。由于银离子可以和一些微生物用于呼吸的物质(比如一些含有元素分子)形成强烈的结合键,以此使得这些物质不能为微生物所利用,从而使得微生物窒息而亡。

抗生素發明之前,银的相关化合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用于防止感染。

银作为效用广泛的抗菌剂正在进行新的应用。其中一方面就是将硝酸银溶于海藻酸盐中,用于防止伤口的感染,尤其是烧伤伤口的感染。2007年,一个公司设计出一种表面镀上银的玻璃杯,这种杯子号称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除此之外,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协会(FDA)最近也审批通过了一种内层镀银的导气管的应用,因为研究表明这种导气管能够有效的降低导气管型肺炎

銀並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無毒銀化合物也會引致銀質沉著症(Argyria)。因為身體色素產生變化,皮膚表面會顯出灰藍色,雖無毒性,但會影響外觀。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分類

参考资料

  1. . www.providentmetals.com.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英语).
  2. . dna. 2009-03-03 [2017-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4) (美国英语).
  3. Masuda, Hideki. . Janecek, Milos; Kral, Robert (编). . InTech. 2016. ISBN 978-953-51-2252-4. doi:10.5772/62288.
  4. Hammond, C. R. 81st. CRC press. 2004. ISBN 0-8493-0485-7.
  5.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78
  6. George L. Trigg; Edmund H. Immergut. . 4: Combustion to Diamagnetism. VCH Publishers. 1992: 267–72 [2 May 2011]. ISBN 978-3-527-28126-8.
  7.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77
  8. Alex Austin. .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7: 43. ISBN 1600591310.
  9. Edwards, H.W.; Petersen, R.P. . Physical Review. 1936, 50 (9): 871. Bibcode:1936PhRv...50..871E. doi:10.1103/PhysRev.50.871.
  10. . Gemini Observatory. [201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11. Russell AM & Lee KL 2005,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 in nonferrous metals, Wiley-Interscience, New York, ISBN 0-471-64952-X. p. 302.
  12. Nichols, Kenneth D. . Morrow, NY: Morrow. 1987: 42. ISBN 978-0-688-06910-0.
  13. Young, Howard. . 11 September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14. Oman, H. .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1992, 7 (1): 51–53. doi:10.1109/62.127132.
  15. Nichols, Kenneth D. . Morrow, New York: Morrow. 1987: 42. ISBN 0-688-06910-X.
  16. Young, Howard. . 11 September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8).
  17. Oman, H. .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1992, 7 (1): 51–53. doi:10.1109/62.127132.
  18. . [200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19. . [200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1).
  20. . [2012-01-15].
  21. . [201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22. . [2012-01-15].
  23. Kelly, William R.; Wasserburg, G. J.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78, 5: 1079. Bibcode:1978GeoRL...5.1079K. doi:10.1029/GL005i012p01079.
  24. Russell, Sara S.; Gounelle, Matthieu; Hutchison, Robert.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1, 359 (1787): 1991. Bibcode:2001RSPTA.359.1991R. JSTOR 3066270. doi:10.1098/rsta.2001.0893.
  25.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79
  26.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80
  27.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76
  28. Lidin RA 1996, Inorganic substances handbook, Begell House, New York, ISBN 1-56700-065-7. p. 5
  29. Goodwin F, Guruswamy S, Kainer KU, Kammer C, Knabl W, Koethe A, Leichtfreid G, Schlamp G, Stickler R & Warlimont H 2005, 'Noble metals and noble metal alloys', in Springer Handbook of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rials Data, W Martienssen & H Warlimont (eds), Springer, Berlin, pp. 329–406, ISBN 3-540-44376-2. p. 341
  30. "Silver Artifacts" in Corrosion – Artifacts. NACE Resource Center
  31. Bjelkhagen, Hans I. . Springer. 1995: 156–66. ISBN 978-3-540-58619-7.
  32. Riedel, Sebastian; Kaupp, Martin. .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09, 253 (5–6): 606–24. doi:10.1016/j.ccr.2008.07.014.
  33.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1188
  34. Greenwood and Earnshaw, p. 903
  35. Meyer, Rudolf; Köhler, Josef and Homburg, Axel publisher = Wiley–VCH. . 2007: 284. ISBN 3-527-31656-6.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銀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