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琴派

梅庵琴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镇江市
分类传统音乐
序号65
编号项目II-34
登录2008年

梅庵琴派起於民國初年,諸城琴派王賓鲁始传习琴藝于梅庵而得名。梅庵琴派被認為融合中西,平衡古今。

历史

王賓魯徐立孫邵大蘇,於1929年在南通成立梅庵琴社,始有梅庵琴派之名。徐立孫傳吳宗漢劉景韶邵元復陳心園劉赤城等,劉景韶於鎮江成立夢溪琴社,劉赤城在合肥另立梅庵琴社,吳宗漢伉儷於1950年代移居香港、1960年代移居臺灣、1970年代移居美國,在三地皆廣為授徒。

吳宗漢及太太王憶慈是梅庵琴派海外傳播的開拓者,在港台學生中知名者有呂培原,唐健垣,王海燕,而唐健垣更承師命在港多次重刊《梅庵琴譜》,有利梅庵琴派的廣傳。

梅庵琴派的主要琴譜毛式郇著《龍吟館琴譜》和王魯賓遺稿,徐立孫編的《梅庵琴譜》。

主要特点

  • 流畅如歌,绮丽缠绵,吟猱幅度较大
  • 清微淡远与鲜活动律交融

代表琴曲

代表人物

外部链接

擴展鏈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