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機體列表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機體列表,主要內容為日本動畫作品《機動戰士GUNDAM SEED》、《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机动战士GUNDAM SEED C.E.73 STARGAZER》及附属作品所构成的宇宙纪元所登場的机动战士机动装甲

地球聯合軍

试作型

地球联合军的GAT-X系列和CAT1-X(1〜3)/3 Hyperion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eneral Unilateral Neuro-link Dispersive Autonomic Maneuver。[1]GFAS-X1 Destroy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igantic Unilateral Numerous Dominating AMmunition。[1]

前期的GAT-X系列
  • GAT-X102 Duel 決鬥鋼彈
  • GAT-X103 Buster 暴風鋼彈
  • GAT-X105 Strike 攻擊鋼彈
  • GAT-X207 Blitz 電擊鋼彈
  • GAT-X303 Aegis 神盾鋼彈
后期的GAT-X系列
  • GAT-X131 Calamity 瘟神鋼彈
  • GAT-X133 Sword Calamity 巨劍型瘟神鋼彈
  • GAT-X252 Forbidden 禁斷鋼彈
  • GAT-X255 Forbidden Blue 蔚藍禁斷鋼彈
  • GAT-X370 Raider 侵略鋼彈
  • GAT-X333 RAIDER FULL SPEC 强夺样式
阿克泰翁计划
  • GAT-X1022 Blu Duel[注释 1] 蔚藍決鬥鋼彈
  • GAT-X103AP Verde Buster[注释 2] 翠綠暴風鋼彈
  • GAT-X105E Strike E 攻擊鋼彈E型
  • GAT-X105E+AQM/E-X09S Strike Noir 漆黑攻擊鋼彈
  • GAT-X207SR Nero Blitz[注释 3] 烏黑電擊鋼彈
  • GAT-X303AA Rosso Aegis[注释 4] 赭紅神盾鋼彈
  • GAT-X131B Blau Calamity[注释 5] 蒼藍瘟神鋼彈
  • GAT-X252R Rot Forbidden[注释 6] 緋紅禁斷鋼彈
  • GAT-X370G Gelb Raider[注释 7] 鉻黃侵略鋼彈
  • MBF-P0X Astray Noir 漆黑異端鋼彈
  • MBF-P02VV Astray Turn Red 异端高达逆红色机
X计划(欧亚联邦)
  • CAT1-X(1〜3)/3 Hyperion 亥伯龙鋼彈
其他
  • GFAS-X1 Destroy 破滅鋼彈
雷轰GUNDAM(东亚共和国)
  • GAT-FJ108 Raigo 雷轟鋼彈
GAT系列
  • STRIKE系
  • GAT-01 Strike Dagger 攻擊刃
C.E.70年,為了抗衡Z.A.F.T.劃時代的革命性兵器「Mobile Suit(簡稱MS,即機動戰士)」,由大西洋聯邦開發,歐普的半國營軍需企業「曙光社」暗中協助,於資源衛星殖民地「海利歐波里斯」秘密建造代號「G兵器」的GAT-X系列的試作MS。然而C.E.71年1月25日,G兵器五機中有四機遭Z.A.F.T.部隊強奪,僅存的攻擊鋼彈連同大天使號因「海利歐波里斯」的毀滅而行蹤不明。2月7日哈爾·巴頓提督率領的第八艦隊與之合流。在緊接著發生的2月13日第八艦隊覆滅之前,巴頓提督將攻擊鋼彈的戰鬥資料移交至高層,聯合軍便以此為基礎開發出本機GAT-01 Strike Dagger 攻擊刃[2]
本機作為地球聯合軍首台量產型MS,主要目的是為了抗衡Z.A.F.T.的主力量產機基恩,性能極高,擁有與基恩勢均力敵以上的戰鬥力,搭載專門為自然人設計的OS(Operating System,即操作系統)亦是首例。最初MS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位調整者喬治·葛倫發想並公開,作為調整者在宇宙空間中從事各種工事作業的搭乘工具,長年以來在OS的開發上也是調整者設計給調整者使用的。由於調整者的平均體能和智能較高,故其適用的OS亦十分簡單,配合駕駛員自身的能力就足以駕馭MS戰鬥,而一般自然人能做到讓MS順利步行的程度已屬不易。即便是大西洋聯邦秘密開發的五台原型機「G兵器」,其OS也仍處於開發中狀態而過於簡陋,自然人上手不利。而搭載自然人專用OS的本機正是首台能讓自然人也能靈活駕駛的MS,多少破除長久以來調整者認為「自然人無法駕駛MS」的輕視,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事實上,繼承攻擊鋼彈攻擊者背包系統105刃才是聯合軍預定的量產機,然而為因應日益吃緊的戰事,聯合軍著眼於生產性與整備性的快速和便利,只得將源自於攻擊鋼彈的換裝機能從原案設計中移除,緊急將本機作為先行的簡易量產機投入產線,使得機體泛用性下降許多。作为首款量产机,所以被冠以“”之名(因为突击高达是地球联合唯一未被Z.A.F.T.抢夺的高达)。本機雖無換裝功能,但仍裝備降落傘背包,具備空降作戰的能力,在歐普首長聯合國一戰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本機武裝談不上豐富,僅配備一柄置於右後背的ES01 光束軍刀,攜行一挺安裝榴彈發射器的M703 57mm 光束步槍,防禦火器「豪豬陣」也只有頭部左側一門。通信方面移除鋼彈機型先進的雙眼式探測器與V字天線,而採用便宜的鏡片式探測器和設置於頭部右側的單天線。當然更不可能配備昂貴且能源消耗率極高的相轉移裝甲(PS裝甲),甚至連電磁脈衝(EMP-Electromagnetic Pulse)的防護措施也省去[注释 8]。不過,裝備精簡帶來的好處是能源消耗率降低,使本機的稼動時間充裕,倒也讓聯合軍高層的「機海戰術」得以發揮。
本機的登場扭轉Z.A.F.T.過往的優勢,作為地球聯合軍的主力量產MS活躍於戰場上,C.E.71年5月25日首次投入巴拿马宇宙港的防衛戰,直至同年9月27日大戰結束為止。戰後聯合軍終止本機的生產,汰換為原定的正式量產機105刃和刃式L。然而,本機並未就此離開戰爭的舞台;在11月爆發的南美獨立戰爭中,雖然性能上劣於大西洋聯邦更先進的105刃與刃式L,本機仍作為南美合眾國的主力活躍於第一線,為南美的自由獨立而戰。


  • GAT-01A1 刃/刃式
一般来说,GAT-01A1 刃式多被称为“105刃”。这个俗名是因为本机具有使用攻擊者背包的能力、可模仿原型機GAT-X105攻擊鋼彈且為了與同樣以X105為基礎的GAT-01做出區別而被赋予的;另外,因为出廠时期前後,無法裝備攻擊者背包的GAT-01也被冠以“攻擊”的名称,报道及文献之类中混乱的记述也可以看到不少。
如上所述,本机的最大特征是可对应战况而换装攻擊者背包。其他方面,與GAT-01 攻擊刃的不同之处还有:本機頭部的探测器群是可以换装成拥有和X105同等规格的高性能类型;同时,头部的自动火神炮也变成口径40mm的左右一对。作为在聯合、ZAFT双方的MS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新机轴的武装,技术人员在机体两脚的装甲的部分初次装备50口径(12.5mm)作为对步兵用火器的机关炮,这点值得特书一笔;另外,技术人员还在左右腰部装备了光束军刀,而X105所装备的格斗用刀则被省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机没有采用PS/TP装甲。取而代之,本机的座艙和動力部等重要部位配备採用宇宙船之类突入大气层之际使用的耐热用融除材GEL DPX-D30消融凝膠改良型的積层装甲。因此,本機對光束兵器的耐性較之攻擊刃已得到大幅提升。且除了防禦力之外,本機性能總體上並不比攻擊鋼彈遜色多少。
生产机数能够确认的GAT-01A1的战时生产数量仅为23台。其中包括系统实证机1台、试作型2台。然而,由于本机在C.E.71 9月27日的大战终结后仍然继续生产,还进行了数次的调整,因此生产區改往7区移行。
血腥情人節战爭末期,搭载了有线制导炮背包的本机参加了波亞茲攻防战,其机师是以“月下的狂犬”之名而令人生畏的摩根·雪佛蘭上尉。雪佛蘭其人是在军事系统中把MS运用主義體系化、确认对新人機師教育方式、建立地球连合军的MS战术·战技研究基础的人物,他驾驶本机在这场战斗中所取得的战果虽然被广泛流传着,但是详细情况却并不为人所知。
C.E.73年10月3日後,地球聯合與P.L.A.N.T之間爆發第二次大戰,聯合軍將資源轉移至次世代量產機威達的生產,並陸續配備到各部隊,取代了本機的地位。在主要戰場上,聯合軍MS部隊以威達和刃式L做搭配,欲見本機蹤影並不容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仍有部分軍官仍繼續使用著本機;特殊部隊「幻痛」的主力MS除了威達之外,亦有以本機為基礎的GAT-01A2R Slaughter Dagger,由此可看出聯合軍對本機的信賴感。


GAT-01A2R Slaughter Dagger 105殲滅刃
於機動戰士鋼彈 SEED C.E.73 STARGAZER登場,與威達一同作為地球聯合軍特殊部隊‧第81獨立機動群──幻痛的主力MS,性能經過若干提升的機種,通稱「105 Slaughter Dagger」 ;英語「Slaughter」意味著「虐殺」、「殺戮」或「殲滅」。機體色變更為以黑、灰為主的專用色,背部上的裝備是能夠大氣圈內飛行,出力得到強化的翔翼型攻擊裝備。幻痛曾派遣本機部隊和史威恩·卡爾·巴亞中尉駕駛的漆黑攻擊鋼彈參加了針對襲擊吉爾吉斯基地的Z.A.F.T.系調整者游擊隊的掃蕩作戰,期間對疑似有游擊隊潛伏的難民營以對人火神砲進行無差別攻擊。後來亦參加了攻擊D.S.S.D.(深宇宙探查開發機構)的太空站「特洛伊」,並與UT-1D Civilian Astray DSSD Custom(民用異端DSSD仕樣)部隊交戰。
不過,本機固然是「將刃式加以細微變化的改良型」、「以翔翼型背包為標準裝備的機體」,除此之外也是「亦能對應各種戰況,保持靈活性的萬能MS」。如機動戰士鋼彈 SEED C.E.73 Δ(Delta) ASTRAY 中,幻痛在歐普聯合首長國領海內與歐普軍聯合執行的火星居民殲滅作戰中,將五台本機作為禮物被交付予歐普軍,而五機中僅有一機裝備了標準的Aile背包,其它機體則配合各駕駛員的性格與能力分別裝備了巨劍、重砲、I.W.S.P和Lightning背包出擊。然而實際上是幻痛的華金隊司令官華金中校讓該次行動的指揮官,駕駛GAT-X105E 漆黑攻擊的史威恩·卡爾·巴亞得以對該五機進行遠隔操作以轉換其背包的陰謀。


GAT-02L2 Dagger L 刃式L
C.E.70年,為了抗衡Z.A.F.T.劃時代的革命性兵器「Mobile Suit(簡稱MS,即機動戰士)」,由大西洋聯邦開發,歐普的半國營軍需企業「曙光社」暗中協助,於資源衛星殖民地「海利歐波里斯」秘密製造被稱為「G兵器」的GAT-X系列的試驗型MSC.E.71年1月25日,五機中有四機遭Z.A.F.T.強奪,僅存的攻擊鋼彈連同大天使號因「海利歐波里斯」的壞滅而行蹤不明。2月7日哈爾‧巴頓提督率領的第八艦隊與之合流。接著2月13日發生的「低軌道會戰」第八艦隊覆滅之前,巴頓提督將取得的機體資料移交至高層,聯合軍便以此為基礎開發出105刃
是以「搭載攻擊者背包系統MS的大量生產」為前提所設計,降低了機體製造成本,性能比105刃要低下,機體設計亦較105刃近似攻擊刃,同樣採用了積層裝甲。集團戰鬥的總體性能雖與105刃同等,但光束耐久力劣於105刃。在裝備上捨棄光束步槍而改用能源消耗率較低的光束卡賓槍,軀體積層裝甲的排除與局部裝甲的削減,頭部和攻擊刃一樣只有右側的單天線,並取消了105刃的12.5mm 對人火神砲,攻擊裝備的安裝插槽也只保留背部一個,成本的降低隨處可見。不過隨之而來的是生產性比起105刃大幅提升,基本性能又堪比105刃,可謂完成度極高的機體。機體名稱末尾的L為英文Lightweight clothing,輕裝之意。
原先本機武裝和刃式一致,但C.E.72年3月10日「尤尼烏斯條約」締結不久後,Z.A.F.T.在P.L.A.N.T.指示下啟動了整軍計畫,包括新一代量產機「新千禧系列」的開發,以及針對既有的舊型量產MS進行改良。掌握到此一情報的聯合軍,隨即也提交了新一代量產機威達的開發案,之後亦針對本機進行了數次調整,配備的武裝不斷提升。首先是頭部和胸部的火器升級為新型的「死亡的恐怖(Todesschrecken)」12.5mm 自動近接防禦火器,小口徑只有「豪豬陣」約五分之一,但是透過彈芯與炸藥的改良將威力的下降抑制在二分之一,裝彈數亦大幅增加。兩腰裝甲上安裝有ES04B 光束軍刀,這是刃式配備的ES01的改良型號;另外兩腰裝甲內部還新增了前所未見的新概念兵器Mk315 「短劍」投擲噴進對裝甲貫入彈,投擲出的「短劍」由火箭推進到達目標並貫入裝甲,在內部爆炸給予雙重傷害。本機的攜行兵器主要為M703k 光束卡賓槍,這是M703 57mm光束步槍的短槍身模組,比聯合軍、Z.A.F.T.和歐普軍一直以來的傳統光束步槍都要小型化;比起威力和射程距離更強調速射性,以衝鋒陷陣為重點的裝備。C.E.73年間一次調整中,本機新增了另一攜行兵裝,尺寸匹敵MS全高的肩掛式攜帶火砲Mk39 低反動砲,比Z.A.F.T.的基恩裝備的無反動砲更大型,威力和射程亦更勝之,後座力低,彈種不明。
傳聞大戰末期本機已生產了一定數量並配置於月面基地,不過在Z.A.F.T.發射第一擊「創世紀」重創月面基地後,恐慌Z.A.F.T.可能大舉反攻的聯合軍高層下令本機部隊立即返回地球,因此並未出擊參與戰事。C.E.71年9月27日大戰結束後,攻擊刃停產,刃式與本機取而代之成為聯合軍的主力MS,實際上的初戰為戰後於11月爆發的南美獨立戰爭,始大量生產,之後又陸續進行了數次調整。C.E.73年10月2日,儘管以少數奇襲,本機部隊仍壓倒自P.L.A.N.T殖民地「軍械庫一號」出陣迎擊的Z.A.F.T.的MS部隊,本機的隱密仕樣Dark Dagger L亦破壞了殖民地的宇宙港,為奪取「第二世代系列」MS做出貢獻。10月3日發生「Break the world(尤尼烏斯7號墜落恐怖攻擊事件)」後,地球聯合再次對P.L.A.N.T宣戰,本機作為聯合軍的主力量產機大舉出戰。


  • GAT-04 Windam 威達
本機與前代量產機刃式L同樣繼承了攻擊鋼彈的攻擊者背包系統(Striker Pack System),可對應各種戰況進行換裝,確保了高泛用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本機的肩部設計與傳統的GAT-01A1刃式系機體不同,無法兼容全部的攻擊者背包,如AQM/E-X02 巨劍型攻擊裝備和AQM/E-X03 重砲型攻擊裝備便不能完全裝備使用。素體沿用了X100系骨架,顯得更為輕量精悍,頭部追加V字天線強化了通信能力,乍看之下令人產生鋼彈機型的錯覺。肩部、腳部加裝了大型噴嘴,小腿部亦加裝推進器,使得機體出力、推進能力、運動能力較之刃式系機體大幅提升。腳底部也與刃式系不同,採用切割為二分的系統,並新增噴嘴,提高了接地力以及在惡劣地形上的行動能力。不過可惜的是,為了降低製造成本,本機仍未裝備PS裝甲或TP裝甲。
武裝方面,本機也有顯著的進化,固定武裝同刃式L一樣為最新型的M2M5「死亡的恐怖(Todesschrecken)」12.5mm 自動近接防禦火器,頭部、胸部各兩門。主要的攜行兵裝是新開發的M94049L 大型光束步槍,出力、射程皆優於刃式系機體配備的光束卡賓槍,能一發擊破MS,同時槍身也設有輔助用左側握桿,提高射擊時的穩定性。兩腰裝甲上的光束軍刀繼承了刃式L的ES04這一改良型號,而兩腰裝甲內部同樣繼承了刃式L的MK315 「短劍(Stiletto)」投擲噴射型對裝甲貫入彈,如忍者般將「短劍」投擲出去後,末端握柄會伸長並噴射推進,貫穿敵機裝甲後於機身內部炸裂,引發雙重傷害;聯合軍特殊部隊「幻痛」隊長尼歐·羅安納克曾以此兵器擊破一代名機自由鋼彈的盾。新設計的A52 攻盾E型則源自電擊鋼彈攻盾系統的「三犄(Trikeros)」概念,不僅有著較大的防禦面積,還內藏了MK438/B 二連裝多目的飛彈「祭司SA10」;盾前端增設雙叉刀可用以撞、劃等打擊,可謂是「一盾三用」,體現了攻防一體化的概念。
內部構造上,本機的駕駛艙是由第二期GAT-X系列的駕駛艙發展而來,其顯示與控制設備比GAT-01A1刃式系機體更為充實。同時OS方面亦繼承了聯合軍自然人專用OS易於上手的優勢,也有部分王牌駕駛員針對OS進行個人化的事例,證明此OS良好的延展性,使得本機的操作性達到很高的水平。作為聯合軍新一代主力量產型泛用MS,本機性能凌駕刃式系機體,基本上超越了攻擊鋼彈等初期GAT-X系列,在大氣圈內面對Z.A.F.T.的「新千禧系列」量產機薩克戰士也能略占上風,終於實現了聯合軍高層自前次大戰欲將攻擊鋼彈完全量產化的悲願。本機在正式採用前先行生產的機體優先配備於聯合軍特殊部隊—第81獨立機動群「幻痛」,其中隊長級駕駛員還擁有特別塗裝的專用機,由此可看出本機的優越性。
C.E.73年,本機與刃式L活躍於主要戰場上。
  • 暴風系
  • GAT-A01/E2 Buster Dagger 暴風刃
以105刃為基礎所開發的GAT-X103 暴風鋼彈的量產機。原預定開發的是擁有與GAT-X103 暴風鋼彈同等級武器的「暴風型攻擊背包」,但在設計階段時發現單純換裝背包會有無法對應的現象,使得背包變成了與機體固定裝備化的砲擊戰專用機。另外,開發過程中曾檢討過搭載GAT-X131 瘟神鋼彈用的武器的方案,其結果是該火力對量產機而言過剩而廢案。
兩肩的飛彈筴艙從6連裝改為3連裝,兩腋下的砲與暴風鋼彈所裝備的相同,也可以相互連結成對裝甲霰彈砲、超高脈衝長射程狙撃來福槍來使用。另外,為了彌補格鬥能力,於兩臂設置了可以裝備光束軍刀的硬點。
實際所生產的機體於C.E.71年8月8日發動的「八·八作戰」之中的「艾爾斯岩空降作戰」中首次上陣。
  • 電擊系
  • GAT-SO2R N Dagger N N刃式N
電擊鋼彈的刃式量產型,雖然是歸類在刃系列的機種,但頭部卻是標準的鋼彈型。
因為使用了幻象化粒子及反中子干擾器等尤尼烏斯條約禁止應用於軍事的技術,所以在公開資料上並不承認本機的存在。
  • 決鬥系
  • GAT-01D Long Dagger 長刃
以攻擊刃為基礎所開發的決鬥鋼彈的量產機,配色比起原型機較為偏向暖色系。
由於突擊護甲的導入,使得決鬥鋼彈在戰場上發揮出超乎預期的戰果,連帶改變了聯合高層對決鬥鋼彈的觀感,因此使得決鬥鋼彈得以作為刃系機種量產化。
擁有和決鬥鋼彈的突擊護甲相似的增裝配備,在具有決鬥鋼彈的特性的同時,也保有了高度的量產性。雖然長刃擁有優異的性能,但其性能對一般的自然人來說是難以駕馭的。故此相對以自然人能夠控制為大前提而開發的攻擊刃,長刃主要由作為生物CPU的強化人駕駛。
GAT-01D1 Duel Dagger 決鬥刃
基本設計和長刃相同,但配色則比照決鬥鋼彈。
與長刃最大的差異在於長刃是強化人用,決鬥刃則是作為一般駕駛員用機。
  • 侵略系
  • GAT-333 Raider Full Spec 侵略鋼彈全規格式樣
  • 禁斷系
  • GAT-706S Deep Forbidden 深淵禁斷鋼彈
  • GAT-707E Forbidden Vortex 漩渦禁斷
  • 蓋亞系
  • GAT-X399/Q Wild Dagger 野刃
聯合軍以搶來的蓋亞鋼彈為基礎所開發的具備二足/四足遷移機能可變步行式MS
CAT系列
  • CAT1-XG(1〜12)/12 Hyperion G 亥伯龍鋼彈陸戰型
  • CAT1-VGR Hyperion GR 亥伯龍鋼彈陸戰型R
  • CAT1-VGL Hyperion GL 亥伯龍鋼彈陸戰型L
多用途试作型MA
  • TS-MA2mob.00 MOEBIUS ZERO 梅比烏斯零式
為了對應Z.A.F.T.投入實戰的機動兵器MS,由地球聯合所開發的單人戰鬥艇,配備有一門單管電磁炮及四個特殊的全方位攻擊武器「線控式炮桶」,能從敵人的四面八方發動攻擊。這種全方位攻擊武器後來也應用於GAT-01A1 刃式(通稱105刃)的全方位攻擊系統「炮桶型攻擊者裝備」的開發。
開發完成的本機,在之後全數投入到了格里瑪爾迪戰線中,但在月球安迪米翁隕石坑的會戰中,最後僅有穆·拉·福拉卡的座機帶著擊墜五架基恩的戰績平安生還 [注释 9],其餘的十四架皆在該戰事中遭到擊墜。而要熟練地運用線控式炮桶,駕駛員必須擁有高度的空間認識能力,由於失去大多數具備高度空間認識能力的駕駛員,也因此本機後續並未再進行生產,僅存的一機在實質意義上成為穆·拉·福拉卡的專用機。
  • TA-MA4F Exus 艾克薩斯
梅比烏斯零式的後繼機,裝備了兩門電磁炮及四個新型的線控式炮桶,作為MA具有很高的攻擊力,即使面對多架舊ZAFT軍的MS也毫不遜色。本機在劇中是做為尼歐·羅安納克上校的專用機,但在外傳中尚存在如摩根·雪佛蘭上尉專用機等其他同型機的使用紀錄。
大型试作型MA
  • TSX-MA717/ZD Pergrande 佩格蘭迪
  • YMAF-X6BD Zamza-Zah 薩姆札查
地球聯合軍研發的巨大MA,體積為脈衝鋼彈的數倍,是現存機動兵器中最大的一種。其鉤爪和大型光束砲等武裝攻擊力驚人,搭載了一般MS無法裝備的陽電子反射器,能以壓倒性的破壞力令Z.A.F.T.屈居下風。
  • YMAG-X7F Gells-Ghe 傑爾茲克
地球聯合軍研發的新型MA,繼薩姆札查後的另一種多足型MA,也搭載了一般MS無法裝備的陽電子反射器,因此防御力驚人。MS 部分直接沿用前次大戰中聯合軍主力機種的攻擊刃上半身,與六隻腳的 MA 部分組合形成特殊構造。MA 部分同時也是飛行組件,可摺疊腳部變為飛行型態,能在大氣層內飛行。在喀爾納罕基地的羅安格林砲台中就配置了一架同型機作為砲台的護衛。

量产型

  • TS-MA2 MOEBIUS 梅比烏斯
是聯合軍的主力MA,梅比烏斯零式的量產型,可配備不同武器來應對各種戰局。
  • MAW-01 MISTRAL 密斯特拉爾
在無重力空間下使用的單人小艇,在梅比烏斯出現後定位變成作業用機具。
  • TS-MB1B Euclid 歐幾里得
是自天堂基地开始配备于地球联合军各据点的量产型MA。与同为MA的薩姆札查及傑爾茲克不同的是本机并没有臂及脚等机构,这一点更接近于莫比乌斯等初期的MA。 本机在地上及宇宙中均可以使用。由于体型较大,可以搭载较为大型的推进器,能够发挥出很高的机动性。武器方面,由于装备了M464型高能大型光束炮和阳电子反射光束盾,使得欧几里得在攻防两面都相当出色。

Z.A.F.T.

GINN(基恩)系

  • YMF-01B PROTO GINN() 原型基恩
Z.A.F.T.最初期開發的MS,基恩的原型機種,現在則多用於新人駕駛員的訓練。
  • ZGMF-1017 GINN() 基恩
Z.A.F.T.量產型MS,在C.E.67年,在PLANT與地球聯合的對立期間,PLANT的軍事組織ZAFT開發了第一台軍事用的機動戰士「ジン」(台譯:基恩,港譯:捷武/金),並實現了量產化。為應對各種作戰需要,ZAFT陸續將基恩改良為不同型態的機種,有更快速的高機動型、沙漠戰仕樣、用於水中搜查巡邏的WASP、適於偵察和狙擊任務的長距離強行偵察複座型。在驗證了機動戰士在戰場上的作用後,ZAFT更以基恩為基礎,開發出其它機動戰士。
C.E.73年,即便已開發出更高性能的新型量產機,ZAFT仍將基恩高機動型再次改良為高機動二型,由此可見ZAFT軍對基恩的信賴與不捨。
  • ZGMF-1017 GINN DECORATED TYPE FOR CEREMONY() 典禮用基恩
基恩的一種版本,進行公式活動或出席典禮時使用。肩膀和背部經過微調,裝備了古色古香的實木真槍。
  • ZGMF-1017AS GINN ASSAULT() 突擊型基恩
  • ZGMF-1017M GINN TYPE HIGH-MANEUVER() 高機動型基恩
  • ZGMF-1017M2 GINN TYPE HIGH-MANEUVER TYPE II() 高機動2型基恩
  • ZGMF-LRR704B GINN LONG DISTANCE FORCING RECONNAISANCE TYPE() 長距離強行偵查複座型基恩
  • ZGMF/TAR-X1 GINN TYPE TACTICAL AIR RECONNAISANCE() 戰術航空偵察型基恩
  • TMF/S-3 GINN OCHER TYPE() 沙漠戰式樣基恩
  • YF-3A GINN FEMWS[注释 10]() 水中用試作型基恩
  • UWMF/S-1 GINN WASP TYPE[注释 11]() 水中戰式樣基恩
  • UWMF/S-1 () 水中戰式樣改良型基恩

CGUE(席古)系

  • ZGMF-515 CGUE() 席古
本機是ZAFT以主力量產機ZGMF-1017 GINN 基恩為基礎而開發的指揮官專用機體。作為基恩的上位機種,本機的機動力和速度更高;雖然裝備和GINN大致相同,如MA-M4A 重劍MMI-M7S 76mm 重火力機關槍,但也加上新的M7070 複合盾牌28mm 火神砲系統
  • YFX-200 Cgue D.E.E.P.Arms[注释 12]() 光束武器試驗型席古

DINN(迪恩)系

  • AMF-101 DINN() 迪恩
AMF-101 DINN的開發是為了在地球內以持久飛行來進行空戰,以對付地球連合軍的MA。因此在機體上增設了三對共六支大型機械翼,增加飛行時的平衡及浮力;也加了一個頭盔狀的附加裝置,也能減少空氣的摩擦力。
因為考量到飛行的需要而大幅削減裝甲,因此耐彈性並不出色,但也因此獲得令人滿意的空戰機動性,可以說是當時期最輕的MS
在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中,出現了偵察形的DINN。是以AMF-101 DINN加上巨型偵察雷達而成。軍事編號為AMRF-101C,名為AWACS DINN。
  • AME-WAC01() 早期預警·空中指揮型迪恩特殊電子戰式樣
  • AMF-101C AWACS Dinn() 早期預警·空中指揮型迪恩
  • AMF-103A Dinn Raven[注释 13]() 鴉型迪恩
BABI(巴比)
  • AMA-953 BABI() 巴比

地面战用四足兽形量产MS

BuCUE(巴库)系
  • TMF/A-802 BuCue() 巴庫
是ZAFT军所开发的地上用MS。考虑到在地球重力下作战的安定性需要,使用了兽型的四足步行机构,也装备了平地行走用履带,与人型MS相比在沙漠和冰原地区的机动性要更胜许多。然而,由于机动力和火力均是优先考虑进行正面攻击的,因此装甲也集中在机体前面,无法有效防范针对腹部的攻击,对于仰倒情况下的应对也没什么好办法。由于武器必须在重力条件下使用,所以巴库的前期型仅能在背部炮塔安装电磁炮或是导弹发射器两种武器,且战斗中无法更换,只能预先根据战术来选择安装使用哪一种武器。通过“高达强夺作战”获取光束军刀的技术之后,技术人员对巴库进行了改修,主要是在口部加装了双向光束军刀,这种改修型被称为后期型巴库。由于光束军刀的设置,使巴库的战术丰富性大为提高。后期型巴库优先配给了位于非洲沙漠的巴尔特菲尔德队,以更换其所使用的前期型。由于巴库的活跃,令降落初期不擅长地面战的大天使号大吃苦头,不过巴库最终还是败给了爆发了SEED能力的煌所驾驶的攻擊鋼彈。
  • TMF/TR-2() 巴庫戰術偵察型
  • TMF/A-802 P-Mod.W() 沃特菲德專用修改型巴库
拉寇的原型機,後來輾轉流落到廢物回收商羅·裘爾的手上,被改造成作業用機。
  • TMF/A-802W2 KERBEROS BuCUE HOUND() 地獄獵犬型巴库
TMF/A-802W2 Kerberos BuCUE Hound地面战用型MS。装备有两柄双向光束剑、两根光束牙、两支光束角以及两门光束加农炮,以三个头为特征的本机是扎夫特的四脚兽型MS“巴库”的衍生机,与以往的“巴库”相比,更强化了近距离机动战斗的攻击力。背部的回转头系统中拴合装备的配件适合于Wizard的规格,因而实现了与“扎古”系列等扎夫特制造的双脚型机体的武器共通化。由于可以搭载加装了以往背包武器的Wizard系统,“巴库”系列的机体在运用及火力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大幅扩展,令兵站部门的负担大为减轻。
新换装的替换了过去型的头部单元是以与地狱犬Wizard的连携使用为前提而同时开发的。乍一看,似乎是下巴的部位收纳了主探测器,可对其进行伸缩防护。配合Wizard的两个头部,这些单元中装备了可以在格斗战中发挥威力的光束尖牙系统。此外,Wizard头部单元内的伸缩装置中,各收纳了一门光束炮。
  • TMF/A-803 LaGOWE() 拉寇
以沃特菲德專用的巴庫開發而成的機種,相較於巴庫,本機強化了近距離戰鬥的能力,除了口吻部的光束軍刀外,在四肢亦追加了爪狀的構造,同時背後則搭載了二連裝光束砲,在遠近距離都能有所發揮。
在與大天使號的戰鬥中由沃特菲德駕駛,與攻擊鋼彈展開死鬥後敗北,而沃特菲德則奇蹟生還。

ZuOOT系

  • TFA-2 ZuOOT 薩伍特
札夫特最初期的地上用MS,由於機動性並不出色,因此和傳統戰車相比難以佔到明顯優勢。
雖然論機動性並不優秀,但火力上切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在巴庫系列投入戰局後轉為後方火力支援用。
  • TFA-4DE GAZuOOT 加茲烏特
薩伍特的後繼型,進一步的強化了薩伍特原本就不俗的火力,甚至能夠裝備據點攻擊用的大型導彈

GOOhN(古恩)系

  • UMF-04A GOOhN() 古恩
札夫特最初期的水陸兩用MS,沒有配備近距離戰鬥用的武裝。
  • UTA/TE-6() 遁地古恩試驗評估型
  • UTA/TE-6P Geo-GOOhN() 遁地古恩
《Destiny》歐普侵略戰中登场的MS,遁地古恩的正式量產規格。
  • UMF-5 ZnO() 佐诺
札夫特針對淺水海域開發的水陸兩用MS,相較於古恩,額外增設了雙手的鉤爪以應對格鬥戰的需求。
  • UMF/SSO-3 ASH() 亞修
《Destiny》中Z.A.F.T.軍特殊部隊使用的最新銳機體,屬水陸兩用型,較少使用於一般戰鬥,多半運用於著重秘密行動的特殊戰。其雙臂未搭載通用機械手,而是配備了光束鉤爪作為固定武裝。

第二代多用途量產MS

GuAIZ(盖茲)系
  • ZGMF-600 GuAIZ()(盖茲)
Z.A.F.T.量產型MS,由於地球聯合軍的攻擊刃開始投入戰場,而攻擊刃的性能較ZAFT軍的主力量產MS—基恩更為優秀;因此ZAFT軍急需能與攻擊刃抗衡,甚至更優秀的機體。最終以強奪而來的四台GAT-X系列的技術和兵器,開發出新一代的本機。除了機動性超越基恩與席古,還參照了決鬥鋼彈的光束來福槍上付加的榴彈砲擊管,本機的光束來福槍亦增設了近似的榴彈砲擊管。而腰部的制動槍則參考了電擊鋼彈的穿刺鎖,且裝上了光束刃。
  • YFX-600R GuAIZ Type Fire Arms Experimental()(火器運用試驗改良型蓋茲)
自由鋼彈及正義鋼彈的武裝開發測試用機,在雅金·杜威攻防戰期間能確認到有數架投入實戰。
  • ZGMF-601R GuAIZ R()(盖茲R)
Z.A.F.T.量產型MS,是上次大戰末期投入戰場的盖茲改良型。原本在第二次雅金·杜威攻防戰期間已經測試完成,不過到了戰後才正式量產。防護盾的光束刃產生器縮減成一具,腰部的伸縮式制敵鉗更改為「豚式IX」(Pollux IX)磁軌砲。配色則從綠色改成類似基恩的灰色。

新千禧年系列

  • ZGMF-X999A ZAKU MASS-PRODUCTIVE TRIAL TYPE() 薩克試作量產型
薩克戰士的原型機。有鑑於前次大戰中自由鋼彈及正義鋼彈等ZGMF-X系列機大放異彩的表現,Z.A.F.T打算將核子爐搭載型量產機正式實用化,而其成果便是本機。而在戰後到尤尼烏斯條約簽訂的期間,獨立記者傑斯·里布爾曾在南美獨立戰爭時意外目擊本機蹤影。
考慮到當時聯合擁有的積層裝甲技術,為了提升對艦攻擊的有效性,因此武裝上是採用了大口徑磁軌炮及高周波電熱斧。
由於開發測試到一半時因為尤尼烏斯條約的簽訂,使得往後的MS無法再搭載核能動力,原本已完成的47架也遭到銷毀處份(官方的對外說法)。
然而Z.A.F.T並未就此完全放棄本機的開發,在移除核子爐運用後重新設計的本機,最終以薩克戰士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眼前。
因為中子干擾器,電波通訊因而受影響,因應作戰中無線通訊的必要,而開發了的戰域通訊指揮統一用薩克。因為基本上並非最前線交戰用,所以沒有配備武裝,從型式號碼表現"「Fight」(=戰鬥型)"的F文字被省略。對於這樣變得需要運用2架以上的護衛機。天線和肩膀安裝了的發射器是特徵,內部構造與通常的薩克也不同。
  • ZGMF-X101S()飛梭測試型薩克
具備分離合體機能的機種,是脈衝鋼彈分離合體結構的開發測試機。
  • ZGMF-X3000Q Providence Zaku() 天帝型薩克
傳說鋼彈的開發試驗機,基本上可以視為薩克幽靈版本的傳說鋼彈,外觀上亦十分相近。比較大的差異在於天帝型薩克的龍騎兵炮塔本身擁有作為實體刃撞擊的功能(傳說鋼彈採用的龍騎兵砲塔無此功能)。
  • ZGMF-X2000 Gouf Ignited() 古夫烈燄型試作機
接近戰特化的試作MS,配備有短光束槍、光束重斬劍及獵殺鞭等於中近距離能夠充分發揮的武裝,海涅的專用機,塗裝為海涅個人代表的橙色。
在達達尼爾海域的混戰中意外被蓋亞鋼彈擊墜,駕駛員海涅陣亡。
  • ZGMF-2000 Gouf Ignited() 古夫烈燄型
古夫烈焰型的正式量產版本,和薩克相比屬於高階機種,優先配給於以紅衣菁英為主的高階軍官。於天基地攻略戰中首次投入。
因為是正式量產機,故移除了型號中代表試作機的X,塗裝改為藍色。
  • ZGMF-X2000CQGB&S Gouf Crusher()古夫碎擊型
古夫烈焰型的派生機之一,本身未配備任何火器,而是以衝擊鉗和破碎球等打擊性質濃厚的武器為主力。
衝擊鉗採用火藥爆炸產生壓力來輾碎敵機,普通裝甲會直接被其粉碎,就算是PS裝甲,以全自動點火方式練續20~30次連擊也有辦法破壞,是少數能對PS裝甲產生威脅的實體武裝。
破碎球的結構是直接用古夫內藏的「獵殺鞭」做為繩索連結甩動進行攻擊,概念上和侵略鋼彈使用的裝備雷同。

克莱因派

  • ZGMF-XX09T Dom Trooper 德姆騎兵
和薩克戰士同樣是新千禧年系列的機種,整體性能相當優秀,但由於在主力量產機的評比中輸給薩克戰士而未能量產。之後被克萊茵派取得資料並追加若干修改後,將完成的三架投入實戰。

试作型

Z.A.F.T.及克莱因派开发的核能机体(型号后缀为A)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eneration : Unsubdued Nuclear Drive/Assault Module。[1]采用重氫供能的ZGMF-X23S Saviour、ZGMF-X24S Chaos、ZGMF-X31S Abyss、ZGMF-X56S Impulse、ZGMF-X88S Gaia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eneration Unrestricted Network Drive/Assault Module。[1]采用核·重氫混合供能的ZGMF-X42S Destiny和ZGMF-X666S Legend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unnery United Nuclear-Duetrion Advanced Maneuver system。[1]

第一世代ZGMF-X系列试作MS

  • YMF-X000A Dreadnought() 勇士鋼彈
外傳漫畫「SEED X Astray」中登場的機體,是作為MS搭載核子動力爐的試驗機,雖然是鋼彈型機種,但骨架則是沿用自蓋茲,在完成測試後就遭到解體,之後在馬爾奇歐導師的私下交涉下被運出Z.A.F.T,繼而引發後續的事件。
配備有全方位攻擊武器「鯊式龍騎兵」,能夠作為有線式使用,也能無線遙控操作,另外還有存在於設計圖階段的多用途有線式砲塔追加裝備,其完全裝備的形態被羅·裘爾另外命名為「X異端鋼彈」[注释 14]
  • ZGMF-X09A Justice() 正義鋼彈
  • ZGMF-X10A Freedom() 自由鋼彈
  • ZGMF-X11A Regenerate() 重生鋼彈
作為第一世代的ZGMF-X系列试作機之一,搭載了類似神盾鋼彈的變形結構,同時為了容納更複雜的變形結構而將機身大型化,也因此得以使用與一般機型相比甚為強力的武裝。
值得一提的是,其駕駛艙是設置在背包中,因此能在戰鬥中隨時更換整架MS軀體,ˊ背包本體也能夠與其他擁有背包接口的MS接合並強制奪取後者的操控權。
後因故遭到聯合軍捕獲,重新修復的本機背包被裝在同樣從Z.A.F.T手中取得的原型救星鋼彈身上。
  • ZGMF-X12A Testament() 聖约鋼彈
作為第一世代的ZGMF-X系列试作機之一,聖約鋼彈的開發目的是為了測試VPS裝甲及攻擊者背包的換裝結構」[注释 15],因此除了背後擁有攻擊者背包系統的接頭以外,也是Z.A.F.T首架搭載VPS裝甲的機種。
原本被秘密存放在創世紀α,但後來遭到地球聯合軍的情報機關潛入偷走。之後另外建造的2號機來不及完成,戰爭就宣告終結,也因此處於骨架狀態的2號機就此遭到棄置。
  • RGX-00+AQM/E-X05 Divine Testament 神兵型聖約鋼彈
地球聯合軍自創世紀α偷走聖約鋼彈後,將編號改為RGX-00並搭載特別設計的「神兵型攻擊者裝備」及量子病毒放射器。
其裝備的量子病毒放射器在於能夠直接干擾MS的量子電腦系統,竄改敵機的顯示螢幕等資訊,能導致敵機判斷失誤或是達到間接匿蹤的效果,但是對直接目視無效。
而之後本機在圍繞著創世紀α的紛爭中被傭兵凱特·馬帝坎捕獲(量子病毒放射器則在此役中毀損無法修復),並將本機改造成其專用機。
  • ZGMF-X12 Astray Out Frame 異端鋼彈非規格機
廢物回收商工會的羅·裘爾在創世紀α中找到的、處於骨架狀態的聖約鋼彈2號機,因為骨架類似異端鋼彈而命名之[注释 16]。在前往火星之際將本機連同公事包型電腦「8」交給了記者傑斯·里布爾,之後成為傑斯在戰地採訪時的攝影器材。
和原本的聖約鋼彈最大的差異在於並未配備反中子干擾器及PS裝甲,而是使用電池動力及輕量的發泡金屬(因此型號中沒有代表核動力機的A)
因為是進行攝影採訪的非戰鬥用機體,故沒有配備常規武裝。
  • ZGMF-X12D Astray Out Frame D 異端鋼彈非規格機D
非規格機因為遭受神兵型聖約鋼彈的襲擊嚴重受損,為了應對神兵型聖約鋼彈的攻勢而由羅·裘爾重新改造而成。
原本的非規格機外裝多是採用拼裝零件,因此外觀和原本的聖約鋼彈相差甚大,D型則較以往更接近原本的樣貌。
為了對抗神兵型聖約鋼彈的量子病毒,在頭部另外增設了能以目視進行觀測的副座艙。
  • ZGMF-X13A Providence() 天帝鋼彈
「SEED」中的最終反派拉烏·魯·克魯澤於故事末期所搭乘的機體。
Z.A.F.T.利用從地球聯合軍強奪而來的四部G兵器的資料,並導入P.L.A.N.T自身的最新技術所開發出酷似G兵器的新型機,是應用了核引擎、小型光束兵器和PS裝甲的先進機體。
本機亦搭載了中子干擾消除器,以核能驅動,因此除非核原料耗盡,否則本機的能源供應理論上是半永久狀態。
身為大戰中第一台正式把無線誘導型光束兵器「龍騎兵系統」投入實戰的MS,十一支突擊光束機動砲脫離本機後可依駕駛員的意志進行全方位攻擊。
此外機體OS亦安裝最新系統「G.U.N.D.A.M.COMPLEX」以提升操控靈敏度,因設定為砲擊型,因此全機披上重裝甲。
雖然天帝鋼彈在第二次雅金·杜威攻防戰最後被「創世紀」消滅,但本機還是被評為C.E.71年最強的MS,其龍騎兵系統在戰後評為最優秀的武器。

第二世代ZGMF-X系列試作MS

  • ZGMF-YX21R Proto Saviour() 救星鋼彈原型機
為ZGMF-X23S Saviour的原型機,後因故被讓渡於歐普軍,P.L.A.N.T.的軍械庫一號發生「第二世代系列」MS強奪事件時仍在歐普而逃過一劫。不過,開戰前被歐普當作禮物移交給地球聯合軍特務情報局手中,並被賦與新的型号「RGX-04」。
  • ZGMF-X23S Saviour()救星鋼彈
  • ZGMF-X24S Chaos() 渾沌鋼彈
被联合夺走后型号改为RGX-01。
  • ZGMF-X31S Abyss() 深淵鋼彈
被联合夺走后型号改为RGX-02。
被联合夺走后型号改为RGX-03。

第三世代ZGMF-X系列試作MS

克莱因派

歐普軍

第一代泛用量產MS

  • MBF-M1 M1 Astray M1異端鋼彈
MBF-M1 M1 Astray
主要由歐普軍士兵駕駛。
  • 為確保歐普的自我中立的地位,也確保不讓其它國家攻陷,歐普國必需要有一定數量的軍事武器保護,因此由曙光社開發MBF-M1 M1 Astray[3]
  • 地球聯合軍X系列相同,擁有光束武器。
  • 硬體成功開發後,一直停留在操作系統開發。最初使用「海里歐波里斯」設計的測試版作業系統,而經過多次更新也未有很大的進展,只是操縱MS作出基本的活動也很費力。
  • 之後歐普提出以作業系統開發及的戰鬥資料以作為大天使號的補給交換條件,而大天使號方面亦答應此條件。因此,由煌·大和MBF-M1 M1 Astray開發一套完整的作業系統給自然人駕駛者。
機體型式
  • 類型:量產形MS
  • 隸屬:歐普三艦同盟
  • 駕駛:歐普軍士兵
  • 全高:17.53米
  • 重量:53.5公噸
  • 主要顏色塗裝:(地球型)白、黑、紅;(宇宙型)白、黑、藍
機體武裝
基本武裝
  • 75mm 對空自動火神砲砲塔系統「豪豬陣」× 2(裝設於頭部,左右各一)
  • 70式光束軍刀 × 2(使用時持於右手;不使用側保存在背部)
  • 71式光束步槍 × 1(使用時持於右手;不使用側放在腰背)[注释 17][3]
MBF-M1 + EF-24R M1 Astray Shrike M1異端鋼彈伯勞鳥裝備型
  • 「豪豬陣」75mm 多槍管 CIWS × 2
  • 70式光束軍刀 × 2
  • 71式光束步槍 × 1
  • EF-24R「伯勞鳥」飛行旋轉翼 × 1(裝設於背部)[3]

第二代泛用量產MS

  • MVF-M11C Murasame 村雨/ MVF-M11C Murasame Reconnaissance Type 村雨偵察型
歐普聯合首長國於C.E.73年後的新型量產機,作為M1 Astray的後繼機成為主要戰力。
儘管歐普擁有雄厚的軍事工業實力,但自烏玆米政權發表歐普中立宣言後,始終堅持側重於本土及沿海地區防衛的國防政策。然而C.E.71年6月,面對大西洋聯邦的聯合軍大舉進攻,致使歐普失陷,烏玆米殉國;停戰雖復國,此事亦令國防總省開始檢討昔日方針,最終得出有必要轉變成足以將兵力投射至遠洋甚至宇宙空間,積極對外的防衛策略。透過建造大批搭載MS的戰艦,建立海上壓制力,以免重蹈往日遭圍攻時只能被動防守之覆轍。此後歐普全力開發各種戰艦和MS,其中最重要戰力,便是擁有足以進行遠洋作戰的大型航空母艦「建御雷神」,以及裝備固定翼、擁有作為戰鬥機攻擊能力的可變形MS「村雨」。
村雨以擔當歐普軍國土防衛為開發目的,同時歐普作為島嶼國家,特別需要優秀空中作戰能力。另外,考慮到當時ZAFT已經開發擁有換裝系統的MS,故此本機被賦予可變形結構,以對應大氣層內飛行的戰鬥機型態作戰(由於歐普軍方認為國防軍力,能夠對應更多不同環境更好,本機不單能在地球使用,同樣可對應宇宙空間作戰)。機體輕量化,換來機動性、加速能力、續航距離的大幅提升。同時亦保留背包換裝系統。
本機武裝包括MS型態的標準裝備光束步槍、光束劍、以及MA型態的光束炮及空對空飛彈。機體主翼更裝備與地球聯合軍「空中霸王」相同的對艦飛彈,是兼備MS及戰鬥機作戰能力的高完成度機體。
機體型式
  • 類型:量產形可變MS
  • 隸屬:歐普、大天使號
  • 駕駛:歐普軍士兵
  • 沙漠之虎機:安德列·渥特菲德、雷德尼爾·奇薩卡
  • 全高:17.82公尺
  • 重量:46.88公噸
  • 主要顏色塗裝:
  • 黃(根據HG模型說明書所示,村雨主色實為黃色,而非一般人所指的金色。)
機體武裝
基本武裝
  • 72式「迅雷」光束步槍
  • 70J式改光束軍刀 ×1
  • M2M5D 12.5mm自動近接防禦火器 ×2
  • 盾牌
  • MA形態額外特殊配備
  • M2M5D 12.5mm自動近接防禦火器 ×4
  • 66A式「疾風」空對空導彈 ×4
  • MA形特殊光束砲
MVF-M11C Murasame Reconnaissance Type 村雨偵察型
  • 72式「迅雷」光束步槍
  • 70J式改光束軍刀 ×1
  • M2M5D 12.5mm自動近接防禦火器 ×2
  • 盾牌
  • 72式高能量光束炮 ×1
  • 大型偵察用雷達

試作MS

ORB-01 Akatsuki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eneral Unilateral Neuro-link Dispersive Autonomic Maneuver。[1]

本機是以作為歐普軍的旗艦機為前提,而以擁有最大限度的防禦力為考量所開發的。基本設計上可看出骨架的基礎結構與攻擊鋼彈有著相當多的共通點,兩者的開發有可能是同時秘密進行的。但是,實際上的開發因技術問題而難以克服,特別是武裝部分幾乎都是在機體完成1~2年後才大功告成。機體本身在C.E.71年5月15日,大天使號來航時就已完成,但因為其OS與專用裝備尚未完成而無法投入實戰,後來卡佳莉是以嫣紅攻擊鋼彈參戰。原本預定是以成為歐普國防軍的制式量產型MS所開發的機體,但因其開發費用過高,僅完成一架原型機,計畫便凍結了。之後,本機在歐普的原代表烏茲米·那拉·阿斯哈的授意下,以體現歐普的國家理念並成為卡佳莉的專用機,在極秘的狀態下進行調整、保存。在歐普國內知道本機存在的,僅有擔任卡加莉護衛的雷德尼爾·奇薩卡一佐,與擔任開發、設計主任的愛麗卡·西蒙斯等人而已,就連卡佳莉本人也是直至C.E.73年Z.A.F.T.侵攻時才知道本機的存在。基於以上種種理由,本機並未登錄在歐普軍的資料庫中,而本機在第二次歐普攻防戰中初出擊時,直到卡佳莉對歐普軍國防本部進行通信前都被視為所屬不明機。
而本機最大特徵的金黃色裝甲,是由被稱為「八咫鏡」的奈米比例的光束曲折格子層與超細微等離子臨界制御層所組成的鏡面裝甲,能夠將敵人的光束攻擊以及戰艦的陽電子砲直接反射回去,在設定上寫曉的裝甲連創世紀也能反彈,以MS來說是一台擁有神等級防禦力的機體。雖然本機的裝甲帶來極高的防禦力,但同時裝甲的製造、維修成本變得相當龐大,本機僅裝甲的建造成本,足可生產20台以上的M1異端。
機體型式
  • 番號:ORB-01『Akatsuki』General Unilateral Neurolink Dispersive Autonomic Maneuver Synthesis System
  • 駕駛:卡佳里·由拉·阿斯哈 → 尼歐·羅阿諾克(穆·拉·弗拉加)
  • 建造:歐普
  • 隸屬:歐普、大天使號
  • 類型:換裝型量產試作機
  • 用途:對光束兵器防禦用MS
  • 全高:18.74公尺
  • 重量:87.82噸(大鷲裝備時)90.00噸(不知火裝備時)
  • 主要顏色塗裝::
  • 金色
  • 黑色
  • 紅色
機體武裝
基本武裝
  • M2M5D 12.5mm 自動近接防禦火器

與歐普的二代主力量產型MS村雨所裝備的同樣,主要用於牽制與迎擊飛彈。

  • 73J2式 試製雙頭型光束劍

本機開發計畫凍結後所開發的武裝,平常以2把相互連結的狀態裝備於左腰部,使用時兩側直接輸出光束當成雙頭劍來使用,當然也可分離成2把來使用。

  • 72D5式光束步槍「百雷」

本機開發計畫凍結後所開發的武裝,與攻擊鋼彈所裝備的57mm 高能量光束步槍實際上是同系統的,共通零件也很多;另各部有進行改良與若干程度的大型化。於槍管下方設置有光束劍的接點,能夠將光束劍裝上槍管當成光束刺刀來使用。

  • 試製71式防盾

曉的試作型專用防盾,由於光束類的攻擊大都能靠八咫鏡來防禦,本防盾主要是用來防禦飛彈或砲彈之類的實體彈攻擊;盾體下端相當的尖銳,能夠在近身戰時當作毆擊兵器來使用。

  • 大氣圈用背包「大鷲」

大氣圈內專用的空戰組件,搭載噴射引擎4具與火箭推進器2具,有著能讓本機加速到高亞音速的強大推力。在與本機分離的狀態下可能使用AI自律操作進行單獨無人飛行,但實戰中未確認到有使用過該機能。

  • 73F式改 高能量光束砲

裝載於「大鷲」背包兩側的光束砲,使用時將砲身拉抬至腰部兩側;另砲身也施作有八咫鏡的鍍層。

  • 宇宙空間用背包「不知火」

大氣圈外專用的宇宙戰組件,搭載與龍騎兵相似但完全不同的「M531R 誘導機動光束砲塔系統」,從其性能來看,本組件的開發是在本機開發計畫凍結後進行的。[4]。

  • M531R 誘導機動光束砲塔系統

裝備於「不知火」背包上的7支3連裝光束砲,砲本身也施作有八咫鏡的鍍層,除了能夠發揮出色的全方位攻擊能力外,還能展開完全包覆一架戰艦的立體防禦力場,立體防禦力場甚至可以抵擋戰艦的主砲,是可與Z.A.F.T.軍的第一代「龍騎兵系統」匹敵的同等級的自律機動光束砲,但本系統具體應用了甚麼技術,目前尚未明瞭。

废物商公会

  • MWF-JG71 Raysta 雷斯塔
  • MWF-JG73 Civilian Astray JG Custom

DSSD(深宇宙探察开发机构)

GSX-401FW Stargazer的操作系统开机画面显示的名称为Guider UNmanned Deployment Autonomic Manlpulation。

  • GSX-401FW Stargazer 观星者高达
「GSX-401 FW」是由调整者中立组织「Deep Space Survey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深宇宙探查开发机构)」独自开发的MS。对地球联合及PLANT双方保持中立的DSSD,以探察、开发火星以外轨道宙域为目的而开发了这架非战斗用MS。观星者的最大特征是搭载了被称为“Voiture Lumiere”的行星间推进系统及由于具备了高度的自律性而使高水准的无人运用成为可能。本机及其运用支援系统被统称为“Guider UNmanned Deployment Autonomic Manipulation(无人、自律运用展开教导机)”,首字母的缩写为“GUNDAM”。
背部所搭载的名为“Voiture Lumiere”的行星间推进器,是装备于以能够进出广阔的太阳系宙域为目的而开发的观星者能够单独进行行星间空间航行所使用的划时代的推进系统。如同它的法语名称“光辉的传递者”所表示的那样,本系统根据可变装备机构能够从自由变形成环状的构造体那里,获得伴随着强烈发光现象的长时间持续的高G推力。
由于该机体主要是为了进行探索行动而并非为战斗而开发的,机体本身并无装备武装。紧急状况下可以装备「D.S.S.D」的防卫用保安机「UT-1D Civilian Astray DSSD Custom 民用型异端DSSD制式」常用的「KSM71/J光束步枪」。
虽然该机体不是为了投入战斗而开发的,但却搭载了许多当代领先的高机动性科技,例如先进的AI系统,因而引起了众军事集团的注意。在剧集中地球联邦军的「第81独立机动群——幻痛」曾试图通过武力手段抢夺此机体。
该机体为探索行动采用了新开发的操作系统。名为「Guider.UNmanned.Deployment.Autonomic.Manipulation(无人自律运用展开教导机)」,顾名思义,机体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行进行探索宇宙的行动。在有驾驶员参与的情况下,「GSX-401 FW」采用的是双座复合型驾驶舱,可供两名驾驶员同时对机体进行指令操纵。无人搭乘自主是运动时也可转换成别的零件。
  • UT-1D Civilian Astray DSSD Custom 民用型异端DSSD制式

Librarian(图书管理员)

  • LR-GAT-X102 Regen Duel [注释 19] 暴雨決鬥鋼彈
  • LH-GAT-X103 Hail Buster 雹陣暴風鋼彈
  • LG-GAT-X105 Gale Strike 疾风攻擊鋼彈
  • LN-GAT-X207 Nebula Blitz [注释 20] 迷霧電擊鋼彈
  • LN-ZGMF-X13A Nix Providence 吹雪天帝鋼彈
  • LV-ZGMF-X23S Vent Saviour [注释 21] 旋風救星鋼彈
  • MBF-P02 Astray Red Frame Reproduced 異端鋼彈紅色機再生產型
  • MBF-P05LM Astray Mirage Frame 異端鋼彈幻惑機
  • MBF-P05LM2 Astray Mirage Frame 2nd Issue 異端鋼彈幻惑機二期型
  • MBF-P05LM3 Astray Mirage Frame 3rd Issue 異端鋼彈幻惑機三期型

其他

  • NMS-X07PO Gel Finieto ()
《机动战士GUNDAM SEED ASTRAY》中登场的试作特殊战用MS,由阿克泰翁社制造。

型号含义

Z.A.F.T.

AMA:Aerial Maneuver Attacker(航空机动攻击型)

AMF:Aerial Maneuver Fighter(航空机动战士)

SSO:Support/Special Operation(特殊战支援)

TFA:Terrestrial Fighter Artillery(地面炮兵战士)

TMF/A:Terrestrial Maneuver Fighter/Attacker(地面机动战车攻击型)

UMF:Underwater Maneuver Fighter(水下机动战士)

ZGMF:Zero-Gravity Maneuver Fighter(无重力下用机动战士)

X(末尾):experiment(试验型)

A(末尾):Atomic(核能型)

C(末尾)[例如AWACS]:Carry(天线罩搭载)

DE:directional emission(定向发射)

R:Reinforced(强化型)

大西洋联邦

GAT:Gressorial Armament Tactical(战术步行兵器)

GFAS:Gressorial Fortress Armament Strategic(战略步行兵器要塞)

Mod.(末尾):modified(修正型)

TS-MA:Theater Suppression-Mobile Armor(前线镇压机动兵器)

L(末尾):Lightweight clothing

E(末尾):Enhanced(强化型)

欧亚联邦

CAT:Composition Armament Tactical(战术组合兵器)

G(末尾):Ground Type(陆战型)

歐普

MBF:Main Battle Figure(主要戰鬥機體)

注释

  1. 为意大利文,意为蓝色
  2. 为意大利文,意为绿色
  3. 为意大利文,意为黑色
  4. 为意大利文,意为红色
  5. 为德文,意为蓝色
  6. 为德文,意为红色
  7. 为德文,意为黄色
  8. 在巴拿馬宇宙港的防衛戰之中,攻擊刃部隊正是因為沒有電磁脈衝防護措施,而落得被投入EMP兵器「永恆之槍」的札夫特軍全滅的下場
  9. 此即「安迪米翁之鷹」稱號的由來
  10. FEMWS为Fighter Experiment Maneuver in Water & Surface的缩写
  11. WASP为Water Adapted Search & Patrol Type的缩写
  12. DEEP为Directional Energy Emission exPerimental 的缩写
  13. Raven为Reconnaissance Attack adVanced Electronic iNstllation的缩写
  14. MS本身是殺人的兵器,但駕駛員普雷亞卻是希望用勇士鋼彈守護人,故羅·裘爾認為這符合「異端」的意涵而命名之
  15. 實際上本機的開發參考了情報機關自聯合盜取的攻擊鋼彈設計圖,所以就某方面而言,本機可算是Z.A.F.T版本的攻擊鋼彈
  16. 聖約鋼彈原本就是設計成能對應攻擊者裝備的機種,因此在設計上和同樣參考自攻擊鋼彈的異端鋼彈系列有所雷同
  17. 更確切來講是後背推進器下緣外側的武器掛架
  18. 为法文,意为红色
  19. 为德文,意为雨
  20. 为拉丁文,意为霧
  21. 为法文,意为風

参考资料

  1. . 日本: 株式会社一迅社. 2008-11-15: 138. ISBN 978-4-7580-1126-6 (日语).
  2. 機動戰士鋼彈SEED〈5〉飛向無止盡的明天 ISBN 986-7299-59-0
  3. 機動戰士鋼彈SEED3和平之國 ISBN 986-7427-85-8

参考书籍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MSエンサイクロペディア》(《MOBILE SUIT SEED MS ENCYCLOPEDIA》)
  •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DESTINY MSエンサイクロペディア》(《MOBILE SUIT SEED DESTINY MS ENCYCLOPEDIA》)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