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
正坐是席地坐姿的一種,又稱“跨鶴坐”,通稱“跪坐”。古漢語中,臀部接觸腳跟為「坐」,特指正坐;挺直上身而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正坐時,雙膝應併攏著地,臀部壓足,雙手放在腿上。
正坐是宋代以前的中國人正式的坐姿,其起源至少可追溯至商代,後來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北宋以後,椅子在民間普及,中國人徹底改變了席地正坐的習慣。而日本、朝鮮的正坐傳統則保存至今。
歷史
席地而坐的姿勢主要有三種,一為正坐,即屈膝跪坐;二為「趺坐」,即盤腿而坐;三為「箕踞」,即兩腿前伸而坐。中國人的正坐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1]婦好墓出土玉人即為此姿。甲骨文中也有多個明確描繪出正坐形象的文字。
正坐成為符合禮儀的坐姿,可能與華夏民族的服裝傳統有關。古人上衣下裳,並不著褲,冬季則在雙腿套上用於保暖的脛衣,故而敞開雙腿的「趺坐」和「箕踞」皆屬不雅。[2]在正式場合,趺坐和箕踞都是不合禮節之舉。箕踞時身軀倚靠几案,則更屬輕慢無禮。《禮記·曲禮上第一》:「坐毋箕」。正坐也是華夏文化與夷文化的重要區分之一,夷人習蹲踞,即足底著地,聳膝下臀。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夷()”字,即像蹲踞之姿。[3][4]
商周以來,正坐長期是中國人的標準坐姿。“坐”字本身即特指正坐。《史記·項羽本紀》中描繪的鴻門宴場景即體現出時人正坐分餐的習慣。[5]對人不循正坐之規,或為刻意羞辱,如漢高祖劉邦輕視趙王,箕踞而罵[6];或為追隨夷俗,如南越王趙佗統治嶺南,“椎髻箕坐”;[7]或為放蕩不羈,如“竹林七賢”中的阮籍醉酒散发,箕踞坐床。[8]
五胡亂華以後,胡人大量進入中原,胡床、胡座等坐具隨之傳入,并逐漸流布,坐於椅上的姿勢因而稱為「胡坐」。但直至唐代,正坐仍然是正式場合的規範坐姿。到了宋代,椅子逐漸在民間大量普及,胡坐成為主流坐姿,中國房屋的結構也因此發生許多重大變化。[2]
參考文獻
- 李濟,《跪坐、蹲踞與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季刊》24,1953年
- 王四新,《另类也流行: 不可思议的潮流风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李學勤,《四海尋珍》,頁83,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吳大徵《字說》:夷為東方之人。(夷)字與人字相似,象人曲躬蹲居形。《白虎通》:“夷者,僔夷無禮義。”《論語》:“原壤夷俟”,《集解》引馬注:“夷,踞也。”東夷之民蹲居無禮義,別其非中國之人。
- 《史記·項羽本紀》: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韛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 漢王充《論衡·率性》:南越王趙佗本漢賢人也,化南夷之俗,背畔王制,椎髻箕坐,好之若性。
- 《世说新语·任诞》: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