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加成

氧化加成反應還原消除反應有機金屬化學中的两種重要的反應。[1][2][3] 二個反應都和配合物有關。

說明

氧化加成反應中,參與反應的配合物其中心金屬有空軌域且氧化態較低,氧化的方式則是增加一個和中心金屬鍵結的共價鍵(X-Y)。反應之後,金屬的形式氧化態 n 和配合物的電子個數皆加 2。[4] 雖然加入各種不同的共價鍵都會產生氧化加成反應,最常見的是加入 H-H 及碳(sp3)-鹵素鍵。sp2 混成的碳(如乙烯基),也出現在氧化加成反應。

還原消除反應是氧化加成反應的逆反應。[5] 反應之後產生 X-Y 化合物,若新形成的 X-Y 鍵度強度較強,反應會往還原消除反應的方向移動。不過 X 和 Y 原來需要在相鄰的位置和中心金屬原子配位,才會產生還原消除反應。

以下用Vaska配合物, trans-IrCl(CO)[P(C6H5)3]2的反應來說明氧化加成反應。此反應的生成物配體中有三個陰離子:Cl及二個H,因此可看出中心金屬被氧化,由 Ir(I) 變成 Ir(III)。反應物的金屬配合物有16個價電子,其配位數為4,而反應後有18個價電子,其配位數為6。此反應也可以以逆反應進行,反應物失去氫,而金屬配合數被還原,即為還原消除反應。

氧化加成反應及還原消除反應出現在許多有催化劑參與的反應中,如有使用威爾金森催化劑(Wilkinson's catalyst)的蒙山都法氫化反應。

參考

  1. Th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of Transition Metals by Robert Crabtree
  2. Inorganic Chemistry (3rd Edition) by Gary L. Miessler, Donald A. Tarr
  3. Inorganic Chemistry by D. F. Shriver, P. W. Atkins
  4.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oxidative add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6 Feb 2007.
  5.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reductive elimin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6 Feb 20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