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汞

化學家盖-吕萨克1815年以氰化汞製得無水氫氰酸(氰化氫 HCN)而證明其僅由等三元素組成而不含後,更加確立了「氫酸」的觀念。不過他不敢推翻拉瓦節「所有酸都含」的說法,說酸中必含氧是錯的,只是將氫酸的名稱帶入如氫氯酸氫碘酸氫氟酸氫硫酸等酸類中(當時尚未發現氫溴酸),以別於「另一類」的「含氧酸」。

氰化汞
IUPAC名
Mercury(II) Cyanide
识别
CAS号 592-04-1  
PubChem 11591
ChemSpider 11103
SMILES
InChI
InChIKey FQGYCXFLEQVDJQ-RYFBSBGDAX
性质
化学式 Hg(CN)2
摩尔质量 252.63 g·mol¹
外观 白色粉末
密度 3.996 g/mL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氰化汞(Hg(CN)2),是一种氢氰酸

制备

氰化汞可由普鲁士蓝氧化汞水浴加热得到[1]

性质

氰化汞是无色、无臭的四方晶体,见光变暗。320℃分解。剧毒。可溶于水,微溶于醇和醚。缓慢溶于丙三醇[1]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氰化汞

参考资料

  1. 《无机化合物制备手册》.朱文祥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十七章 卤族元素. P805. 氰化汞(II)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