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保福宮

永和保福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新北市永和區下溪里仁愛路202巷11號
創建年份 道光二年(1822年)
主神 保生大帝
例祭 農曆三月十五

永和保福宮,是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下溪里的保生大帝廟,分靈自大龍峒保安宮

沿革

永和地區早期居民多來自泉州,保生大帝係其守護神[1]。過去永和的泉州人常渡河至大龍峒保安宮祭拜,因長途跋涉十分辛苦,地方仕紳遂商議迎香火在現今永和保福宮西側於道光二年(1822年)建廟,稱為「輪寮腳」[2]

當時的永和下溪里一帶地勢低窪,一遇到豪雨就淹水[2]。最早的廟身僅為草屋,常遭水患,最後沖失殆盡[1]。同治十二年(1875年),信眾曾萬成捐地五百坪,於現址興建公厝[2]。1911年,該宮再次遭洪水沖毀,間隔四年後,1916年改建為三間聯式廟宇[1][2]。1958年經過多次修繕及增建,廟方有擴建之議,於1967年8月動工,1971年10月完工[2]。該廟由原本的四百多坪面積,擴增至一千兩百餘坪,成為永和最大的廟宇[1]

2009年決定再次改建,次年拆除舊廟,2011年動工興建新廟,斥資六億,興建面寬四十公尺、深四十八公尺的三落大殿,第一落三川殿高十六公尺、第二落主殿高廿三公尺、第三落凌霄寶殿高卅四公尺[2]。宮廟內外殿龍柱為中國大陸石雕師王經民作品、剪黏為林光輝與弟子作品、交趾陶為葉星佑作品、門神為潘岳雄與蔡龍進作品、神龕為陳石亮作品、藻井為陳惠德作品,其餘創作者包括蘇天福、廖慶章、許良進、莊春波、潘坤地、王瑞瑜、許榮德、黃春泰等[3]。2016年1月3日新廟落成,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及地方民代參與[4]

門牌為仁愛路202巷11號。

祭祀

祭祀的保生大帝神像分為大祖、二祖、三祖[5]。祭祀組織有大會祖、二會祖、三會祖等[6]。祭祀圈包含頂溪、網溪、上溪、中溪、下溪、店街、秀朗等里[7]。以往配合政府政策選擇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舉辦統一祭典,並安排有賽豬公活動[1]。繞境時會邀請木柵忠順廟保儀大夫與此廟保生大帝一同巡視龜崙蘭溪洲,出巡起因是早期農民以期解決蟲害之苦、穩定農作豐收[8]。近年來已將祭典時間改回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聖誕當日舉辦遶境慶典。

每四十年舉行祈安建醮大拜拜[7]

年例繞境

保福宮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與迎請保儀大夫出巡每年均會辦理繞境,範圍整個溪洲與店仔街與中和瓦窯里一帶(秀朗地區自行獨立辦理遶境慶典),在戒嚴時期配合政府統一祭典政策訂於3/23媽祖生當天遶境,現已改回農曆3/15保生大帝聖誕當日辦理。

繞境隊伍排列固定為當地各參讚宮廟與各頭家聘請陣頭在前,後依序為三祖會,二祖會,大祖會,最後是溪州南清社迎請客神保儀大夫神轎押後。在路關後段南清社隊伍直接回駕不再回保福宮入廟。

參考

  1. 顏玉龍. . 《中國時報》. 2004-08-03 (中文(台灣)‎).
  2. 翁聿煌. . 《自由時報》. 2015-11-10 [2019-09-02] (中文(台灣)‎).
  3. 翁聿煌. . 《自由時報》. 2015-11-10 [2019-09-02] (中文(台灣)‎).
  4. 張安蕎. . 《自由時報》. 2016-01-03 [2019-09-02] (中文(台灣)‎).
  5. 羅佑純. . 《人間福報》. 2016-01-04 [2019-09-08] (中文(台灣)‎).
  6. 羅佑純. . 《人間福報》. 2016-04-15 [2019-09-02] (中文(台灣)‎).
  7. . 《聯合報》. 1959-12-26 (中文(台灣)‎).
  8. 葉書宏. . 《中國時報》. 2014-04-23 [2019-09-02]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永和保福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