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福德宮

永福福德宮,又名中壢藝術園區福德宮,是位於臺灣桃園市中壢區永福里、中壢藝術園區內的土地祠,建物狀似合掌。

永福福德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桃園市中壢區永福里
主神 土地公

沿革

此廟在日治時期由當地信眾立石為磊[1],原坐落於今中園路上[2],普義里7鄰附近[1]

1973年,因政府闢建中壢工業區,此土地公遷移至今日的中壢藝術園區[1][2]。該公園原名「忠福公園」,舊隸屬忠福里,隨人口增加,在2000年代,行政區域分割成忠福、永福及幸福三里,改屬於永福里[3]。廟也稱作「永福福德宮」[1],「永福里福德宮」[2]。同里則還有祭祀水尾大伯公的永福里福德祠,位在中壢玉尊宮旁[4]

沿革寫名稱還有「中壢藝術園區福德宮」,並記錄祭祀大伯公的廟方也有捐錢。

原先永福福德宮是鐵皮屋的小型廟,為永福里居民重要的信仰重心[2]。2007年,信徒發起改建[1][2]。設籍永福里的菩剛工藝設計公司、建築師廖文廣等人也義務參與,以保護老榕樹原貌為設計基礎點,創作用雙手合十造型為寺廟入口[1]。廟後有五棵老榕樹與廟相映襯[2]。廟內以自然採光與柔和燈光為主[1],也提供免費茶水與書報雜誌[5]

此規劃獲得重建委員會一致決議通過,並向土地公擲筊獲得聖杯,該年5月15日動土重建,經歷260多天竣工,同時也打造一尊新的金身石雕像[1]。2007年尾,有魚池鄉民意代表慕名來考察,稱讚這座外觀歐式,內部卻保有傳統廟宇的新土地公廟[2]

2008年1月5日,一千多位信徒走西園路、萬能路、中園路2段、南園2路等地遶境祈福,次日上午舉行登龕安座[1]

參考

  1. 劉愛生. . 《聯合報》. 2008-01-05 (中文(台灣)‎).
  2. 胡欣男. . 《中國時報》. 2008-01-05 (中文(台灣)‎).
  3. 曾增勳. . 《聯合報》. 2003-10-01 (中文(台灣)‎).
  4. 曾增勳. . 《聯合報》. 2000-08-03 (中文(台灣)‎).
  5. 游文寶. . 《聯合報》. 2008-11-28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永福福德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