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吉伊坦山

漢密吉伊坦山(Mount Hamiguitan)位於菲律賓棉蘭老島東南部的東達沃省,最高點海拔1,637公尺[2]。該地區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聞名於世,包括菲律賓國鳥食猿雕以及多種豬籠草,後者當中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盾葉毛豬籠草小瓮豬籠草等為當地特有種[3][4]。該山保育林面積約為2,000公頃,此林地的土質為超鎂鐵質土壤,有布滿百年古樹的矮林,其中有許多瀕危與特有動植物[5]

漢密吉伊坦山
漢密吉伊坦山
最高点
海拔1,637(5,371英尺)
相對高度1,497(4,911英尺)[1]
6°43′1.81″N 126°10′24.35″E
地理
漢密吉伊坦山
漢密吉伊坦山在菲律賓的位置
地质
山脈類型複式火山
漢密吉伊坦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世界遗产
官方名稱(英文)
(法文)
位置 菲律賓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 (x)
編號1403rev
登录年份2014年(第38屆大會
網站UNESCO的记录(英文)

2014年,漢密吉伊坦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成為棉蘭老島的第一個,菲律賓第六個世界遺產[6]

簡介

漢密吉伊坦山位於菲律賓棉蘭老島東南方的普哈達半島(Pujada Peninsula),其山脈走向為南北向,行政區域屬於東達沃省菲律賓政府在2004年7月通過第9303號法案《漢密吉伊坦山脈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法》,對於該區域之野生動植物給予保護[7]。野生動植物保護區海拔介於75至1,637公尺之間,共有1,380個物種,其中的341種為菲律賓特有物種,其中包括極度瀕危的物種,如具有特殊象徵性意義的菲律賓國鳥食猿鵰[8]菲律賓鳳頭鸚鵡[6]

漢密吉伊坦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除了當地的原住民(小於100人)、以及部分科學研究人員之外,目前不允許一般遊客進入該保護區[9]

動物

食猿鵰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登錄了此地區至少11種瀕危動物,另根據菲律賓農林及自然資源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漢密吉伊坦山棲息5種瀕危物種、27種稀有物種、44種特有物種和59種重要經濟物種[6]。漢密吉伊坦山之特色動物包括:

植物

漢密吉伊坦山豬籠草
漢密吉伊坦山的矮林

漢密吉伊坦山的植物種類相當豐富,包括山地森林植物462種、龍腦香森林338種、雲霧森林植物246種。另外還有45種蘭花,其中23種僅出現於菲律賓[10]。漢密吉伊坦山之特色植物包括:

世界遺產登錄

漢密吉伊坦山在2008年9月被菲律賓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當時是漢密吉伊坦山與阿波火山一起以《阿波火山與漢密吉伊坦山:棉蘭老島的原生生物保護區》名稱登錄[14]。2009年12月,菲律賓政府將阿波火山與漢密吉伊坦山兩者拆分成不同的保護區,根據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評估,最後選定漢密吉伊坦山向世界遺產委員會呈報[15]

2012年10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赴現地進行勘查,於2013年4月提出報告[16]:55。報告內容指出了該地點之生物多樣性已符合世界遺產的登錄標準,但由於保護範圍界定不夠周全,建議為「延後登錄」[16]:58-61,該建議亦被2013年舉行之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所採納[17]

菲律賓政府根據IUCN的意見進行修正,並於2014年1月提出修正版本,IUCN複查後建議為「登錄」[18]:17-19。同年7至8月,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卡達首都杜哈召開,「漢密吉伊坦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經大會通過,成為菲律賓第六個世界遺產[2]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x)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
世界遺產編號 名稱 所在地 保護範圍 緩衝範圍
1403rev 漢密吉伊坦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6°43'1.81"N 126°10'24.35"E 16,923.07公頃 9,729.47公頃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汉密吉伊坦山
  1. Jonathan de Ferranti; Aaron Maizlish. . 2005-08-11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7) (英语).
  2.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英语).
  3. . The International Carnivorous Plant Society. April 2008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9) (英语).
  4. . 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January 2011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3) (英语).
  5. . GMA News (GMA 7). 2008-05-05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0) (英语).
  6.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4-06-23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6) (英语).
  7. . The LawPhil Project. Congress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2003-07-23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英语).
  8. . Ettoday. 2019-05-21 [202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中文(台灣)‎).
  9.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英语).
  10. Florfe M. Acma; Noe P. Mendez. .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iology. 2018-06-30, 16 (2): 111–115. ISSN 1691-8088. doi:10.22364/eeb.16.10.
  11. Stewart McPherson. Andreas Fleischmann , 编. .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Ltd. 2010-07-26 [2020-10-30]. ISBN 978-09558918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12. Stewart McPherson. Alastair Robinson , 编. .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2009-05 [2020-10-30]. ISBN 978-0955891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13. Thomas Gronemeyer; Wally Suarez. . Plants. 2016-05-06, 5 (2) [2020-10-30]. doi:10.3390/plants5020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14. (PDF). 世界遺產委員會. 2009-05-11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3) (英语).
  15. (PDF). 世界遺產委員會. 2012-05-11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5) (英语).
  16. (PDF).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2013-06-16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4) (英语).
  17.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英语).
  18. (PDF).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4-06-15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4) (法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