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

汪晖1959年10月10日),中國大陸学者,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被称为新左派领袖。[註 1]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清华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柏林高等研究所、海德堡大学研究员。

生平

1959年10月10日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1976年毕业于鲁迅中学,后做了两年工人。1978年录取为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77级本科生。1981年本科毕业,1982至1984年为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是章石承。师承章石承曾华鹏李关元。1985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5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生,导师是唐弢[2]1988年获博士学位。1988年—2002年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91年底,汪晖同陈平原、王守常一同创办了《学人》丛刊。1996—2007年任《读书》杂志主编,2002年受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2018年,汪晖成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3]

荣誉和评价

瑞士苏黎世大学高级研究员韦伯博士(Ralph Weber)评价说: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汪晖在中国一直是学术、文化和政治论坛中一个响亮的声音, 而近年以来,他在欧洲和美国也愈来愈是如此。[4]

2013年10月20日,汪晖被授予年度“卢卡·帕西奥利奖”(Luca Pacioli Prize)。和汪晖同时获奖的是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5] 2014年10月1日,东方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探寻中国的现代性:汪晖学术思想评论集(一)》(ISBN:9787506077057)和《理解中国的视野:汪晖学术思想评论集(二)》(ISBN:9787506077101),收入评论汪晖的文章。

争议

关于汪晖的争议有长江读书奖事件和汪晖涉嫌抄袭事件

1996年,汪晖与黄平受邀出任在知识界影响甚广的《讀書》主編,直至2007年离任。1999年10月-2000年6月李嘉诚基金会捐资100万,与《读书》杂志共同设立长江读书奖,设3个著作奖(每部奖金30万元人民币),3个文章奖(每篇奖金3万元人民币)。首届“长江读书奖”评奖工作从1999年10月启动,负责评选的是为此次评选活动所设立的学术委员会,其召集人为《读书》执行主编汪晖、黄平及学者汪丁丁。评奖结果出台后,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召集人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最终演变成为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一场论战。[6]

著作

汪晖早期的学术生涯围绕着鲁迅研究展开,一直到1988年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为这个时期的标志。[7] 其后他的研究工作转向现代中国思想的研究。写于1988年的《预言与危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分析了五四运动得以形成的思想和社会条件,以及这个文化运动的内在思想矛盾。

汪晖主要中文著作有:

  • 《去政治化的政治:短二十世纪的终结与九十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
  • 《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北京:三联书店,2004;增订版2008
  • 《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旧影与新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 《真实的与乌托邦的》,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 《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 《反抗绝望:鲁迅及其〈呐喊〉〈彷徨〉研究》,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北京:三联书店,2008。

翻译成外文的著作有:

  • 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translated by Theodore Hu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 The End of Revolution: China and the Limits of Modernity, (London: Verso, 2010).
  • China’s New Order: Society,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Transition, translated by Ted Hut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思想空間としての現代中国(《作为思想空间的现代中国》,日文),村田雄二郎小野寺史郎砂山幸雄翻译,东京:岩波书店,2006。
  • Il Nuovo Ordine Cinese, translated by Anna Maria Poli, (Roma: Manifesto Libri Srl., 2006).
  • El Nuevo Orden de China, Sociedad, Política y Economía en Transición, Traducido por Olga Curell Sanmarti, Carles Prado-Fonts y Lin Longbo, (Barcelona: Bellaterra, 2008).
  • 《死火重温》(韩文): 首尔: Samin Publishing Co., 2005.
  • 《新亚洲想象》,首尔: 创批出版社, 2003.

注释

  1. 虽然他本人从来没有直接承认过这个称呼。事实上汪晖本人对于“新左派”这一标签所指的实际含义一直有所保留。[1]

参考文献

  1. 汪晖.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3-01: 457. ISBN 9787301133415 (中文(简体)‎).
  2. 马国川. . 经济观察报. 2007-08-06: 42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1).
  3. 崔宁宁. . 山西经济日报. 2018-01-24: 6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4. Weber, Ralph. (PDF). Europa Regional. 2011,. 17.2009 (4): 221–2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2-07) (英语). For roughly two decades now, WANG HUI has been a prominent voice within acade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iscourses in China, but increasingly also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5.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10-23: 4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6. . [2011-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7. 汪晖.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3-01: 463. ISBN 9787301133415 (中文(简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