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 (小說)

河童》(日语: Kappa),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1927年發表。

簡介

河童日本民間信仰中的一種近似兩棲動物妖怪,面似,身上有,形如稚齡的孩童,在芥川筆下河童不再是可怕的水中怪物形象,反過來成為一個幽默風趣的典型人物,能夠引領人們進入神奇的烏托邦世界。這篇故事是記述一個精神病患回憶他在河童國的所見所聞,借用一個精神病患的眼睛,把讀者從現實中抽離出來,利用第三者的視點回顧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從而迫使我們反省現在的生活。

小說中巨細靡遺地描繪了河童的長相:它們的頭上有個碟子,常會做出青蛙跳躍的姿勢,或是爬在上看人,身體略微透明,且能隨著環境而改變顏色(感覺像是樹蛙雨蛙)。

在河童國境內,所有的觀念都在嘲諷著現實社會中的人們,它們甚至了解人類更甚於了解自己。一旦掌握了它們特有的語言,接受了它們的怪異思想,離開了這個烏托邦之後,便會立刻陷入對人類產生無比嫌惡的煩惱之中。

小說的最後一章,主角好不容易才返回人世間,由於他已經無法習慣人類的生活,而被當作是瘋子對待。如果說來到河童象徵著人類的覺悟和精神力量的超升,那麼回到人類世界就等於是一種自甘墮落的行為,終究造成悲劇,因為這樣的人注定不可能在現實世界裡繼續生存下去,或許這就是作者芥川龍之介最後會選擇以自殺來終結自己生命的主要原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