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英語:,原稱),亦称波士頓茶會事件波士頓茶黨事件,是1773年在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麻省首府波士頓發生的一場政治抵抗運動,由殖民地的民間反抗組織「自由之子」領導並行動,反對英國政府在殖民地徵稅並藉此控制殖民地政府,以及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利用法案壟斷北美的茶葉進口貿易。1773年12月16日,在抗議的最後一天,親英派總督托马斯·哈钦森仍堅持拒絕遣返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船,因此數十名或上百名自由之子成員趁夜色登船將全數茶葉拋入海水毀掉。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革命進程中的關鍵事件。事件發生後,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引發殖民地的連串反抗行動。對抗接連升級,並導致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搗毀貨船上的茶葉並倒入海中——波士頓茶葉事件

事件始末

17世纪,欧洲人大為接受中国的茶叶,沉迷于茶文化。1698年,英国国会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垄断权。并立法规定「北美殖民地」只能从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但东印度公司不直接向北美出口,而是在英国通过拍卖的方式批发给北美的分销商。当时英国对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茶課25%的税,相比之下荷兰政府不課茶叶税,因此走私荷兰茶进大英帝国(包括北美殖民地)的利润很高。为了减少走私,1767年议会通过法律,讓东印度公司出口到殖民地的茶全额退税。但又颁布《汤森法案》,对殖民地直接課税,包括茶叶稅。这導致北美殖民者的不满。

美国辉格党宣称:“既然在英國國會没有代表,国会就无权对我们課税,唯一能对殖民地課税的合法实体应该是殖民地代表大會。”并以 “无代表,不纳税” 為口號抗议英國的唐森德税課税行為。殖民地的抗议活动最终导致1770年大部分唐森德税被废除,唯有每磅三便士的茶叶税保留。英国议会认为这些茶叶税是用来支付北美殖民地官员的工资,因此非常合理。但辉格党人认为这样会导致殖民地官员更依赖于英国,而非殖民地代表大会。

1773年,英國國會頒布《茶叶法案》,允许東印度公司直接到北美市场销售茶叶,这样可以把价格降到比走私的茶叶还低,並由英屬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以幫助英国本土商人。但这极大损害了原先的殖民地茶叶分销商和走私者,如波士顿商人約翰·漢考克的利益。而且唐森德茶税也没有被解除。英国首相诺斯勋爵坚持对殖民地的直接收税权。因此辉格党人、茶叶分销商、走私者联合起来抵制《茶叶法案》和来自英屬東印度公司中国茶葉

1773年11月,有8艘大型商船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前往殖民地,5艘开往波士顿,其他三艘分別前往纽约查理斯顿费城。纽约和费城两地的殖民者拒绝卸货,這两艘商船不得不開回英國。而運往查理斯頓的茶葉被存放在該地的貨艙,后来於美國革命時賣出以支持戰事。

12月16日,四艘满载茶葉的商船抵达波士頓港,遭到辉格党等人的抗议。但親英派總督托马斯·哈钦森拒絕遣返東印度公司的茶船。波士顿革命分子塞缪尔·亚当斯领导的組織“自由之子”,每組五十個人,跑到三艘船上,將船上貨物搗毀,並將價值18,000英鎊的茶葉倒入港口內,共342箱,整個過程相當平靜,但是此舉使得英國政府憤怒,下令關閉波士顿港,英軍也入駐殖民地。雖然自由之子的組員們舉事之時,喬裝為印地安人,但還是被識破,故被稱為茶葉黨

本傑明·富蘭克林认为被倾倒的茶叶應該被賠償,並表示愿意用自己的钱来赔,并引用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句:“死則一了百了”。[1]1774年,英國政府通过一系列「強法案」,旨在加强控制。這些法案雖然是針對麻塞諸塞州,但被北美居民称作“不可容忍法案”,後來費城等其他港口也陸續響應,終於導致1775年4月的美國獨立戰爭

參考文獻

  1. Roseane M. Santos; Roseane M. Santos, M.Sc., Ph.D. & Darcy R. Lima, M.D., Ph.D.; Darcy R. Lima. . Xlibris Corporation. 8 October 2009. ISBN 978-1-4535-3424-3.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波士頓傾茶事件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