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面黃魴鮄
波面黃魴鮄 | |
---|---|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鮋形目 Scorpaeniformes |
科: | 黃魴鮄科 Peristediidae |
属: | 轮头鲂𫚒属 Gargariscus |
种: | 波面黃魴鮄 G. prionocephalus |
二名法 | |
Gargariscus prionocephalus Duméril, 1869 | |
異名 | |
|
深度
水深20至70公尺。
特徵
頭寬扁,兩側具有凹突,突出部分扁平而寬大,上頜有一絨毛齒帶,下頜無齒,擁有七對鬚。體呈橘紅色;背鰭具黑緣,胸鰭的薄膜有三個不規則黑斑。本魚體長約30公分。
生態
本魚平時靜伏於海底,並利用眼眶前骨挖掘泥土,再利用頜下的鬚尋找食物,以底棲生物為主要食物。
經濟利用
多作為魚粉用。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