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道路

海中道路日语: Kaichūdōro */?),是位於日本沖繩縣宇流麻市的一條四分隔式公路[1],屬於沖繩縣道10號伊計平良川線的一部分,連接勝連半島平安座島,全長4.7公里[2](一說全長5.2公里[3])。海中道路修建在一座橫穿海中的堤壩上,乃是一條堤道[1][3];為方便船舶通行和潮汐通過,海中道路設有一座橋樑和兩處水路。海中道路初期是作為產業道路建造的,但近年來,海中道路已成為沖繩熱門地標之一,而其一帶也是沖繩的熱門娛樂區[3]

沖繩縣道10號伊計平良川線
(海中道路)
主要地方道
海中道路(2010年9月)
道路资讯
總長4.7公里(2.9英里)
存在期間1971年5月(始建)
1972年4月22日(通車)-现今
主要连接道路
日本沖繩縣宇流麻市勝連半島
日本沖繩縣宇流麻市平安座島
公路系統
一般國道
日本高速公路

歷史

趁潮退徒步橫過勝連半島和平安座島之間的水域的人(1955年攝)

由於勝連半島屋慶名地區和平安座島之間的水域較淺,古時的人會在潮退時徒步來往兩地。平安座島流傳著和平家落人有關的傳說,而相鄰的宮城島則是琉球國罪犯的流放地。雖然這兩個島嶼在太平洋中看似各自獨立,但兩者在海底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3]

為方便來往勝連半島和平安座島,駐琉球美軍自1956年開始把一些軍車改裝為兩棲車輛[2]。1960年,琉球當地居民組建「海中道路建設委員會」,並於1961年開始嘗試興建海中道路,但在建成約200米後,琉球遭颱風吹襲,而道路建築也被吹倒[4]

1970年,美國企業海灣石油公司(已被雪佛龍收購)在平安座島興建其在琉球的石油基地。為補償平安座島島民的損失,也同時出於方便來往沖繩島和沿海工業區的緣故,海灣石油公司其時決定自資興建海中道路。[5]

海中道路於1971年5月開工,於1972年4月22日通車,設二車道,路旁設街燈照明[6];吊橋長33米[7]。海中道路於1974年正式完工,並被無償轉贈予當時的與那城村作為村道之用。1991年,海中道路升格為沖繩縣道,並開展道路改善工程[8]。1999年,海中道路拓寬至四車道,而位於兩個方向的之間的道路中央公園也同時完工。原本在海中旋轉的舊橋也被較長的新橋所取代。2003年4月27日,「海之驛美麗之橋館」()在道路中央公園開幕[2]

地理

由高空望向金武灣和海中道路(2010年5月26日攝)

海中道路位於在淺灘建造的堤壩之上,和其他直望海底的橋樑不同,金武灣美麗、翠綠色的淺海有如沿人的視野在道路兩側蔓延[2][3]。海中道路也是從沖繩島駕駛到平安群島、宮城島和伊計島的熱門路線。位於路中心的「海之驛美麗之橋館」()是一個設有停車場、廁所和交通消息室等設施的道路中央公園。公園還設有餐廳和淋浴設施,也適合海上休閒娛樂活動[1]。海中道路也設有文化博物館,以及銷售沖繩本土特產(例如以灯心草編織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等的直銷商店[2]

活動

在每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海中道路都會舉行「美麗之橋海中公路賽」()。該比賽除了設有長21.0975公里的半程馬拉松競跑之外,也設有其他不同長度的競跑比賽,其中最短程的比賽短至3.5公里。[2]

參考資料

  1. 須藤英一 2013, pp. 184-185.
  2. ロム・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2005, pp. 17-19.
  3. 浅井建爾 2001, p. 170.
  4. 沖繩縣官方頻道 2013, p. 0:11.
  5. . 沖繩縣建築技術中心 (沖繩縣土木建築部技術管理室). 1995: 56-58.
  6. 沖繩縣官方頻道 2013, p. 1:30.
  7. 沖繩縣官方頻道 2013, p. 2:30.
  8. 沖繩縣官方頻道 2013, p. 2:40.

參考書籍

  • 浅井建爾. 初版. 日本實業出版社. 2001-11-10: 170–171. ISBN 4-534-03315-X.
  • 須藤英一. . 大泉書店. 2013. ISBN 978-4-278-04113-2.
  • . 平安座自治会. 1985: 22, 166–170, 329–332.
  • ロム・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编). . KAWADE夢文庫. 河出書房新社. 2005-02-01: 17–19. ISBN 4-309-49566-4.

參考影片

  • . 沖繩縣官方頻道. 2013-12-15 [2019-02-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