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的一条人工河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1]。是中国政府为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投资建设的战略性骨干工程[2],亦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治理淮河19项骨干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战略性防洪工程。2003年度一期工程完成后,即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3]。
概况
西通过二河与洪泽湖相通,东北流经清浦、淮安、阜宁、滨海4县(区),与京杭大运河、通榆河立体交叉,至扁担港入黄海。水道南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形成两河三堤格局。水道全长163.5公里[1]。
一期工程于1999年正式开工[1],2003年6月28日,水道主体工程完工。6天后,因淮河特大洪水的缘故,即投入使用[3]。2006年,通过竣工验收[1]。
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拓宽、浚深全线河道,加高、加固防洪大堤,扩大、扩建各枢纽泄洪建筑物,设计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预计工程总投资200多亿元,2020年前建成发挥效益[4]。
淮河入海水道的建成,结束了自1194年黄河决口南泛夺淮以来,淮河800多年没有直接入海通道的历史,将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对于解决淮河洪涝灾害频繁问题发挥了重要战略性作用。[5]
淮河入海水道有四级控制工程:
- 二河新泄洪闸:水道第一级控制工程,即保证入海水道泄洪入海,也不影响“淮水北调,分淮入沂”;
- 淮安水利枢纽: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城南,为入海水道穿京杭运河立交地函,采用上槽下洞结构,上槽宽80米,供京杭运河南北通航,下洞15孔,供入海水道泄洪;
- 滨海枢纽:位于滨海县城南约6公里,是入海水道穿通榆河立交地函,结构与淮安水利枢纽类似;
- 海口枢纽:位于扁担港,是入海水道的末级枢纽,由海口南闸(5孔,单孔净宽10米)和海口北闸(11孔,单孔净宽10米)组成。[1]
参考文献
-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M) 1.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9月: 130~132. ISBN 978-7-5084-7953-8.
- . 楚州政协. 2004-04-12 [2013-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0) (中文(中国大陆)).
- . 江苏水利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水利学会). 2006, (2006年第10期): 12. ISSN 1007-7839 (简体中文).
- . 人民网. 2012-11-20 [2013-02-24] (中文(中国大陆)).
- . 人民网. 2011-01-30 [2013-02-24]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