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學獎

澳門文學獎澳門基金會、澳門筆會合辦,宗旨是為繁榮澳門文學,鼓勵寫作。首次舉辦於1993年,每兩年舉辦一屆。共分小説散文新詩戲劇四個組別。於第十二屆開始,分為「本地組」及「公開組」,並增至共散文新詩戲劇短篇小説中篇小説五個組別。

第六屆澳門文學獎

  • 新詩組
    • 冠軍:盧傑樺《等火抓到水為止》;
    • 亞軍:鄭國偉《第七首哀歌》;
    • 季軍:黃燕燕《十二離歌》。
  • 散文組
    • 冠軍:禤小華《家與家鄉》;
    • 亞軍:龔剛《時間之悟》;
    • 季軍:郭濟修《漫步在澳門歷史城區》。
  • 小說組
    • 冠軍:鄧曉炯《刺客》;
    • 亞軍:周家樂《賭徒》;
    • 季軍:梁淑琪《死亡時間》。
  • 戲劇組
    • 冠軍:從缺;
    • 亞軍:梁淑琪《哭泣的天使》、王智豪《江記士多》;
    • 季軍:劉居上《鋼門》、鄧曉炯《魔法寶石》。

第十二屆澳門文學獎(本地組)

  • 散文組
    • 冠軍:從缺;
    • 亞軍:袁紹珊《白蘭地與白蘭花》;
    • 季軍:郭妙瑜《消失的放學地圖》;
    • 優異奬:麥健駿《巴士時光》、譚健鍬《果欄街的老爸》、甘駿暉《一個懷疑論者的自由》、黃燕燕《海殤》、莫羲世《無事常相見》。
  • 新詩組
    • 冠軍:袁紹珊《野蠻便利店》;
    • 亞軍:鄭國偉《消失的自然聲音》;
    • 季軍:莊志豪《憂鬱之前,我們回收了整個城市》;
    • 優異奬:姚慕然《雨錄》、梅仲明《偽墓誌銘》、李潤霖《手機雜想二十四節──關注“同妻”》、鄭卓立《給詩人陶里的信》、呂志鵬《記錄‧歷史存在的一瞬》。
  • 戲劇組
    • 優異奬:何凱琪《評‧衡》、鍾志業《露娜與露絲》、楊雪慧《浮生夢》。
  • 短篇小說組
    • 冠軍:譚健鍬《永福圍紀事》;
    • 亞軍:伍鴻真《生如夏風》;
    • 季軍:莊志豪《匿名者們》;
    • 優異奬:周家樂《永耀茶餐室》、邱逢霖《無家可歸》、陳錦添《花面蠻姬》、留婷婷《B的休日》、陳芷楓《紅伶會館》。
  • 中篇小說組
    • 優秀獎:李宇樑《血色迷宮》、席地《阿門》
    • 入選獎:《在邊緣歌唱,然後我走了》、《海角孤星》、《我們都一樣》、《層叠間》、《赤魅瞳》及《微光》。

第十二屆澳門文學獎(公開組)

  • 散文組
    • 冠 軍:馮晏〈象徵主義的澳門〉(原載於2018年12月26日《澳門日報》);
    • 亞 軍:陳德錦〈麻鷹‧松樹‧花崗石階〉(原載於2018年5月20日《大公報》);
    • 季 軍:譚健鍬〈沒有庇山耶的庇山耶街〉(原載於2017年11月10日《光明日報》);
    • 優異奬:
      • 朱少璋〈瘋堂瘋景〉(原載於2018年7月號《香港文學》);
      • 林健新〈食得是福〉(原載於第67期《澳門筆匯》);
      • 尹紅梅〈香雲紗──出淤泥而染的精美絶倫〉(原載於2017年9月20日《澳門日報》);
      • 吳鈞堯〈為父親買餅〉(原載於2017年6月21日《澳門日報》);
      • 鄭偉力〈我與我的師範實習生〉(原載於2018年2月23日、3月16日及3月23日《華僑報》)。
  • 短篇小說組
    • 冠 軍:王亦馨〈到燈塔去〉(原載於2018年第6期《小說界》);
    • 亞 軍:莊志豪〈癮〉(原載於第67期《澳門筆匯》);
    • 季 軍:李宇樑〈那些年,我們追著巴士跑〉(原載於2018年1月號《香港作家》);
    • 優異奬:
      • 黃春年〈失蹤者〉(原載於2018年1月號《香港作家》);
      • 呂志鵬〈載客〉(原載於第64期《澳門筆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