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督轄區

烏克蘭總督轄區德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佔領烏克蘭後設置的管理烏克蘭地區的政權。存在1941年9月至1944年3月期間。希特勒在1941年7月17日曾簽署一個法令,確立德國在東部佔領區新的行政體制[1]。在納粹德國佔領之前,烏克蘭是蘇聯的一部分,主要民族是烏克蘭人,但也有俄羅斯人波蘭人猶太人白俄羅斯人德國人羅姆人克里米亞韃靼人等少數民族居住。烏克蘭在納粹的戰後德國國家和文明擴張計劃中擁有重要地位。

參見

參考資料

  1. . Decree of the Fuehrer concer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newly-occupied Eastern territories. The Avalon Project at Yale Law School. 1996–2007 [2007-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8).

延伸閱讀

  • Toynbee, Arnold; Toynbee, Veronica; 等, ,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6–337, 1954.
  • Berkhoff, Karel C., ,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2004, ISBN 0-674-01313-1.
  • Rich, Norman,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74, ISBN 0-393-05509-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