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性低氣壓WP182009

熱帶性低氣壓WP182009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獲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為熱帶低氣壓的熱帶氣旋。該熱帶性低氣壓雖然結構較弱且生命短暫,但帶給馬里亞納群島幾陣驟雨,其活躍期間,西北太平洋海面上還有颱風凱莎娜颱風芭瑪颱風米勒活躍。此系統後期受到芭瑪及米勒的雙颱效應影響,持續減弱而消散,最終其殘留雲系併入芭瑪之中。


熱帶性低氣壓WP182009
熱帶低氣壓(日本
熱帶低氣壓(美國
於9月29日達到巔峰的熱帶性低氣壓WP182009。
形成2009年9月26日 (2009-09-26)
消散2009年9月30日 (2009-09-30)
最高風速10分鐘持續 55公里/小時(35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55公里/小時(35英里/小時)
最低氣壓1000百帕毫巴);29.53英寸汞柱
影響地區馬里亞納群島、關島
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在此系統抵達關島前,美國國家氣象局對其發布熱帶氣旋監測及警報,隨後關島進入緊急狀態並發放救急補助,但由於風暴強度較小,並未造成重大損失,僅對當地造成強風與陣雨。

氣象歷史

 本段強度分級以世界氣象組織分級敘述。依臺灣中央氣象局的標準,「颱風」即強度被評級為輕度颱風以上的熱帶氣旋。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一個低壓區在9月24日於波納佩州東北偏東約725公里之海面上生成,該低壓區在發展的同時,持續有深對流發展並圍繞其環流中心[1][2][3]。26日,該低壓區持續發展出強對流[4]日本氣象廳於當日晚間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同日對該系統於1日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注 1][6]

雖然該系統有短暫增強的跡象,但在9月28日開始,該系統的對流開始有顯著減弱,隨著颱風芭瑪的生成,使得氣象機構對相關系統的預報更加複雜,該系統在當天晚上的路徑轉向西北偏西,以影響位在其上方的副熱帶高壓[7],也造成系統高低層結構嚴重分離,中心幾乎沒有任何對流發展[8]。29日上午,該系統被觀測到中心重新有對流發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一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9],但最終在事後的分析中,認定其巔峰並未達到熱帶風暴的標準[10]

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期間,日本氣象廳認定其已達巔峰,中心最低氣壓達999百帕[11];然而,持續受到颱風芭瑪及颱風米勒的影響,造成此系統在接近關島過程中,對流持續減弱[12]。在掠過關島後,其底層遭到破壞,結構難以維持,系統結構消散,日本氣象廳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對其發布最終警報[13][14]

防災及影響

氣象雷達觀測此系統消散前掠過關島的雨帶

在此系統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後,美國國家氣象局針對關島與羅塔島發布熱帶氣旋監測[15],翌日,此系統升格為熱帶風暴後,美國國家氣象局隨即將熱帶氣旋監測改發為熱帶氣旋警報[16],關島隨即啟動災害應變中心,並通知島上的公立學校停課且關閉校園[17]。馬里亞納群島在此系統影響前即發出警告,但當地居民大多數沒有注意到警告,五金行的銷售額雖略有成長,但仍未有足夠的手電筒與發電機,使得當地大多數人未獲得充分的防災準備[18]。當地政府總共開設12個緊急避難所,但並沒有提供補給,僅建議民眾攜帶至少3日以上的食物與水[19]

隨著此系統逐漸接近關島,時任關島州長菲力克斯·佩雷斯·卡馬喬宣布關島進入緊急狀態,同時撥出25萬美元投入救災,島上軍方所使用的熱帶氣旋戒備狀態(TCCOR)亦提升至最高級別,約有250名居民在29日在上午9時開始至避難所避難,往返關島的航班亦取消[20],羅塔島的熱帶氣旋戒備狀態亦達到三級[21]美國海軍在風暴期間,共有5艘艦艇與1艘潛艇出海防災,僅有1艘潛艇無法離開停留在港口[22]紅十字會亦佈署100名救災人員为此系統所造成可能的損失進行準備[23]

此系統在29日晚間至30日上午經過關島與羅塔島時帶來陣風及雨勢[24],風暴掠過不久後,關島州長菲力克斯·佩雷斯·卡馬喬宣布將熱帶氣旋戒備狀態降至四級並取消所有熱帶風暴警報,當地避難所亦於30日下午5時關閉[25]

註釋

  1.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5]

参考资料

  1. Staff.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3年7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0日).
  2. Mayers, John. (PDF).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33. [2013年7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年2月21日).
  3.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4日 [2009年10月2日].
  4.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6日 [2009年10月2日].
  5. Digital Typhoon. . 2011-03-17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日語)
  6.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8日 [2009年10月2日].
  7.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8日 [2009年10月2日].
  8.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8日 [2009年10月2日].
  9.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4日].
  10.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10年3月1日 [2010年3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3月4日).
  11. .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09年9月28日 [2009年10月4日].
  12.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4日].
  13.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2009年9月30日 [2009年10月4日].
  14. .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09年9月30日 [2009年10月4日].
  15. Dan Mundell.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in Tiyan, Guam.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9月27日).
  16. Dan Mundell.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in Tiyan, Guam.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9月29日).
  17. Mana Silva Taijeron. . Pacific News Center.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18. Laura Matthews. . Pacific Daily News: Guam. 2009年9月30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19. . Pacific News Center.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20. . Pacific News Center.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21. Emergency Management Office. . Saipan Tribune. 2009年9月29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22. CNN. . wibw. 2009年9月30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23. Laura Matthews. . Pacific Daily News: Guam. 2009年10月1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24. Kevin Kerrigan. . Pacific News Center. 2009年9月30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25. . Pacific Daily News. 2009年9月30日 [2009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3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