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愛蓮說》,由北宋著名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所作的一篇議論散文。「」是古代文體之一,明代吳訥《文章辨體序說‧類序》云:「按:說者,釋也,述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颐和园长廊绘画中的茂叔爱莲图画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今江西省于都縣)羅岩,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讚賞。也以此比喻君子的美德。文後附記說道:「舂陵周惇實撰,四明沈希顏書,太原王搏篆額,嘉祐八年五月十五日江東錢拓上石。」最初是碑刻。[1]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書濂溪先生愛蓮說後〉:「先生嘗以『愛蓮』名其居之堂,而為是說以刻焉。」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軍時,曾親自抄寫《愛蓮說》,刻石樹碑於「濂溪書堂」。

正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主旨

通過對蓮花的外形和生長習性歌頌蓮花,說明蓮花是君子之花的理由,藉此以端品潔行自勉,並對重財輕德的世風表達深沉的慨歎。

參考資料

  1. 梁紹輝《周敦頤評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