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格
生平
王平格自幼聰穎,十四歲應童子試,未成年即進學。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選拔貢。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鄉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張之萬榜三甲第六十名進士。王平格淡泊名利,廷試中式之後,原被分至陕西,以即用知縣任用,但他稱病告歸,主祁縣書院講席。後來雖然一度前往陕西,又以其母年老而回鄉,主太谷講席。曾被選拔蒲州府教授,因母喪而未赴任。守喪結束,改任澤州府教授,太谷人士虛席以待,一年後即告歸,繼續教書,前後主講兩縣書院近三十年,培養人才甚多。去世後,其門人曾立德教碑對其稱頌。[3]光緒《榆次縣續志》有傳。[2]
注釋
- . 榆次新聞網. [2010-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 光緒《榆次縣續志》卷二·人物傳·頁七:“王平格,字仲坦,西長壽人。幼穎敏,十四應童子試,邑令楊雲浦異之。未冠,補弟子員,食餼。道光丁酉,以選拔貢成均。甲辰登賢書,丁未成進士。仲坦內行純篤,讀書外無他嗜。究心語錄注疏諸書,務敦實行,不侮人,不欺人,不道人短,不炫己長,有拂意輒自返曰:‘我亦有不檢處,豈得尤人?’嘗慕陶靖節之為人,作《杏鄰閒逸子傳》以見志。生平澹於榮利,而獎掖後進,惟恐不及。登第後本以知縣即用,分發陝西,以養疴不赴,主祁縣書院講席。其後雖一赴秦,以母老改教歸里待養,主太谷講席,初銓蒲州府教授,未赴任而丁母艱。服闕,選澤州府教授,谷人虛席以待,逾年告歸。遂仍擁皋比,計前後主兩邑講幾三十年,造就甚多。時有經師人師之,目其為文雍容和粹,如其人,卒後門人立德教碑頌焉。有《杏鄰集》《古文制藝》《古近體詩》梓行。”
- 同治《榆次縣志》卷五·選舉·頁八:“(道光丁未科張之萬榜)王平格,號杏鄰,西長壽人,陕西即用知縣,改銓澤州府教授。”
參考文獻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俞世铨、陶良骏、王平格、王序宾.《榆次縣誌》. 清同治二年(1863)刻本.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吴师祁、张承熊、黄汝梅、王傚.《榆次縣續志》. 清光緒十一年(1885). 會元齋 刻本.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