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翥 (中華民國)
生平
王凤翥出身于官僚世家。光绪年间,王凤翥协修县志,署衔“监生侯选州同”。光绪末年,王凤翥成为举人。因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王凤翥日趋开明。时逢清廷推行新政,王凤翥被推举为山东谘议局议员。[2]
后来,在“废科举、兴学校”的影响下,王凤翥回到家乡,会同族人创立了相州王氏私立三等学堂,王氏捐献了祭田五顷,以地租为学堂的创建基金及常年经费。光绪三十年(1904年)秋,学堂正式成立,王凤翥任校长,学部派一位旗人担任校监,王纪龙为副监。该学堂学制三年,聘请地方名士教授古文、历史,聘请外国传教士教授数理化及英文。因办学成绩突出,王凤翥获学部颁金质嘉禾奖章。[3]學校教職員多为支持共和的人士。[3]
武昌起义爆發後,王鳳翥联合隋理堂、臧著仪、王炜辰、王在宣等人,與各校人員組織學生團百餘人,配合民军司令王长庆驱逐了清朝诸城县知县吴埙,宣佈諸城縣獨立,并组织了诸城县议会,成立了军政分府,王凤翥被推为县议会议长、军政分府副民政长。此後,清軍襲擊諸城縣,王鳳翥幾乎罹難。南北統一後,王鳳翥擔任山東省議會、諸城縣議會議員。隨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國會解散後,王鳳翥留在北京。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凱稱帝,山東起義,王鳳翥遂回到家鄉籌備,並以山東護國軍代表的名義,和張魯泉等人奔走於山東、上海、青島之間。[3]民国五年(1916年)护国战争中,孙中山发起讨袁战争,派居正到山东组织中华革命军,王凤翥转为中华革命党党员,并参加讨袁活动,为协助中华革命军进驻诸城县做了许多工作。[2]同年國會復會,王鳳翥再度到北京出任參議院議員一職。[3]
此后,在北京政府时期,王凤翥一直担任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曾代表大总统黎元洪与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谈判。[2]
民国十九年(1930年),王凤翥逝世。[2]
參考文献
- 生年1857年、卒年1930年据《诸城市志 第二十四编 人物》。《民國之精華》作五十七歲,案1916年57歲,則生於約1859年,与此相差不大。
- 诸城市志 第二十四编 人物,山东省情网,于2013-04-28查阅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2-21.
- 佐藤三郎. . 北京寫真通信社. 1916年: 第9頁.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