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

王麻子剪刀是始创于1651年(清朝顺治八年)的一所剪刀铺,因为所售剪刀质量上乘而出名,素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之说。其品牌经过多次整合之后,现由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进行品牌管理。王麻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颁牌的中华老字号。其传统锻制技艺在200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刀锻制技艺
(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分类传统技艺
序号388
编号项目Ⅷ—38
登录2008年

王麻子的生平与传说

王麻子,清代顺治年间人,大号王犟。王犟幼年时在北京南城菜市口“长兴铁铺”当学徒。

坊间相传,一次王犟和铁铺师傅打制出了一批合格的夹钢剪刀,师娘很是高兴,便宰鸡庆祝,不料王犟失手将新打的剪刀掉入热鸡血里,弄得自己满脸都是烫血泡。而后王犟把剪刀捞起来一看,剪刀蓝光闪闪、锋刃极快。此后,他们总结出一套秘方:用夹钢打成剪刀后,用动物血淬火,便能制成上好的剪刀。王犟脸上脱皮后,成了麻子,他的剪刀却因此出名,被人们称为“王麻子剪刀”。坊间有诗赞曰:“刀店传名本姓王,两边更有万同汪。诸公拭目分明认,虎额三横看莫慌。”[1]

历史沿革

1651年店铺成立,因对其所售剪刀实行“三看两试”(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试剪刃、试手感)的检查工艺而确保售出的剪刀都是质量上乘之作,因而逐渐积累起口碑。潘荣陛在其所著《帝京岁时纪胜》(乾隆二十三年)中,皇都品汇一章中提到:“王麻子,西铁锉三代钢针。”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在北京宣外大街135号,王麻子的后人开始经营“三代王麻子”。


民国之后,因竞争激烈出现了多个仿冒品牌,同时因战乱等原因,品牌一度衰落。

1956年初,当时的北京市政府将北京所有刀剪作坊联合在一起,使用“王麻子”商标进行统一管理,1959年,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市崇文门外大街命名成立王麻子剪刀厂,并注册商标,后来剪刀厂于1964年在昌平县沙河镇建设分厂,并于65年完全迁入。

1995年北京市企业结构调整变动,王麻子剪刀厂与其他4家工厂组成王麻子工贸集团,并在1999年重新在昌平注册为“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以“栎昌王麻子”为品牌进行销售。在2002年5月,王麻子剪刀厂申请破产保护,并于翌年1月正式破产。[2]

另外王麻子工贸集团销售中心在2002年国企改制时,另外成立了北京世纪王麻子刀剪有限公司,以“世纪王麻子”为品牌进行销售。[3]


官方网站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ISBN:7-216-00281-4/G·18
  2. 刘冀人. . [2013年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12日) (中文(中国大陆)‎).
  3. . 2012-07-04 [2013年1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3)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