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弄之战

瓦弄之战,中国称瓦弄大捷[1],是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的最后一战。第一阶段战斗结束后,至11月中旬,中国方面在瓦弄方向集中了1个师近万人的兵力。11月14日,印军为庆祝尼赫鲁的生日,首先向瓦弄方向的中国军队发起小规模攻击,解放军第130师打退印军攻击后,于16日向印军发起大规模反击,并取得胜利。[2]

瓦弄战役
日期1962年11月16日-21日
地点
结果 中國勝利
参战方
印度 中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前线指挥官丁盛

部署

西山口
德让宗
邦迪拉

瓦弄原驻印军第四师第五旅一部。中国边防部队自卫反击作战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印度迅速扩军,调整部署,在中印边境东线增加了一个新建的师部——第二师(指挥第一八一旅、第十一旅)。瓦弄地区的防务由印军第一八一旅负责,10月31日又改由第十一旅接管。

鉴于印度在瓦弄方向不断增加兵力,中国于10月27日决定,将第一三〇师全部转用察隅地区,在昌都军分区前指配合下攻歼瓦弄地区印军。10月28日,中央军委电令第54军军长丁盛组成指挥所,以丁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副军长韦统泰,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晋武任副司令员,该军副政治委员钟池、昌都分工委书记苗丕一任副政治委员、韦统泰兼任参谋长,昌都军分区参谋长赵衍样任副参谋长[3]。10月31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决定,增补第五十四军政治部主任兰亦农任丁指政治部主任,该军副 参谋长霍烈坤任丁指副参谋长,丁指统一指挥第一三○师、昌都前指所辖部队以及其他加强部队在瓦弄地区的反击作战行动。并确定第三九○团进至察隅、古玉通和、打坝地区集结,第一三○师师指率两个团及直属分队在然乌、竹瓦根一带集结。为加强瓦弄方向的人力,中央军委即调第一三四师两个120 迫击炮连和一个无坐力炮连进至察隅、沙马地区,归丁指指挥;调第五十四军高炮营第四连进至察隅,第一三五师高炮营进至吉公担负防空任务。[4]

经过

11月7日和8日,瓦弄地区的印军连续用重炮向中国边防部队轰击,共发射170余发。自11月14日起,瓦弄地区的印军第二师第十一旅辖4个营(约1800~2100人)在炮火支援下,向中国边防部队连续发动猛烈进攻。11月16日凌晨4点40分发起瓦弄战役,仅仅10个小时就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步兵旅三个营全部、一个营大部和印军第11旅旅直分队等部共1200多人[5],夺回瓦弄。21日进至金古底[6],逼近至传统习惯线附近。12月1日,中国前线各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开始后撤。至此,瓦弄作战全部结束。[7]

结果

尼赫鲁11月19日在人民院宣布说:“我不得不向本院宣布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瓦弄丢给了敌人”。在瓦弄地区作战中,中国边防部队共歼灭印军库马盎联队第六营、廓尔喀联队第三营、道格拉斯联队第四营全部,锡克联队第四营大部和第十一旅直属分队等部1200余人,其中击毙道格拉斯联队中校营长以下750余人,俘印军库马盎联队第六营及廓尔喀联队第三营中校营长以下 502人。击落、缴获印军飞机各1架,缴获51口径以上火炮62门、轻重机枪94挺、长短枪715支、炮弹10000余发、枪弹102万余发、手榴弹5400余枚、地雷1400枚和其它装备、作战物资一部。[4]

中方伤亡共752人。其中,亡干部26人、战士172人,伤干部68人、战士486 人。战斗中涌现出二等功臣连2个,三等功臣连15个,一等功臣排2个,二等功臣排6个,二等功臣班16个、三等功臣排和班106个,战斗英雄2人,一等功臣16人,二等功臣60人,三等功臣1199人。[4]

参考文献

  1.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编写组. . 铁血读书. 2013-06-04 [2017-07-27].
  2. . 凤凰网. [2017-07-27].
  3. 拉巴平措,陈庆英总主编;朱晓明主编. .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6.04: 279. ISBN 978-7-80253-833-7.
  4.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编写组. (PDF).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7-07-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9-10).
  5. . 搜狐军事. [2017-07-27].
  6. . 北方网. 2009-08-16 [2017-07-27].
  7. . 搜狐网. 2016-09-12 [2017-07-2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