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星經

甘石星经》,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是世界上现存第二早的天文著作,僅次於前1800年的巴比倫星表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已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天文学专著和关于天文的观测记录用以皇帝星占之用。其中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取名为《甘石星经》;原著已散佚,現只能在同期之相關史籍中零碎抄錄,如《開元占經》中。

本書之天文学成就

  1. 书中详细记载了五星之运行情况,以及它们的出没规律,並肉眼记录木卫二(甘德所載,1981年席澤宗指出,但國際上未被承認)。
  2. 书中记录800多个恒星的名字,並劃分其星官,其體系對後世發展頗有深遠影響。
  3. 书中提及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食的现象(为纪念石申之发现,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以其姓名命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