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音乐组合
男子組合(英語:)指由兩名或以上男歌手所組成的流行音樂團體。成員的主要表演項目包括歌唱和舞蹈等,音樂類型較為主流及大眾化,並迎合當時市場主流變更造型以及擁有華麗的舞台表演等。
「男子组合」和「Boy band」意思不盡相同,「Boy band」通常是指由一群年青人組成的歌唱組合。
歷史
馬瑞斯·史達()和New Kids on the Block通常被認為是開創起男子音乐组合潮流的先鋒,雖然當時「」這個名詞還不存在。史達的想法是將當時節奏藍調的原型利用到在流行音樂中。這個模式後來被一些歐洲的經紀人例如尼加·馬丁-史密斯()和路易·華許重新定義、並且佔據當時的英國流行音樂市場。
頑童合唱團()一般被認為是第一個男子音乐组合。電視節目製作人伯特·史耐德()和()找了四位歌手演唱了一些容易上口的流行音樂和在演出電視劇。猴子男孩成立於1965年並在1970年解散、而「猴子男孩」這四個字後來也常被用來形容成立於1990年代前的男子音乐组合。披頭四、海灘男孩()和誘惑合唱團()、以及1960年代的比吉斯()、、與在1970年代相當受歡迎的大地、風和火()被部分人認為也是另一種類型的男子音乐组合。
在美國最具知名度的男子音乐组合經紀人羅·佩爾曼()經營過一些非常成功的團體比如說後街男孩以及超級男孩()。英國方面製作人西蒙·高維爾因為曾經製作過西城男孩而成名。
中心概念
一個男子音乐组合除了銷售成績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形象。男子音乐组合的形象通常藉由嚴格控制團員衣著造型、廣告行銷(通常利用青少年讀物)、以及音樂錄影帶等。銷售成績等同於這個團體的。最常見的是每個團員都會有一些特徵來描寫、例如說人格特質像是「鄰家男孩」、「壞男孩」、或著是「好好先生」等。雖然刻意維持流行歌手形象的這種行為幾乎和流行音樂的歷史一樣老,但是經紀公司對團員的特別呵護是男子和女子音乐组合的一種特徵。
在大部分的狀況中,男子團體的音樂作品通常是已經由負責經營團體的製作人編寫、安排和發布、如果必要的話甚至會僱用合音歌手來個別執導團員。
一個典型的男子音乐组合的表演包括精心製作的舞蹈和成員輪流演唱(雖然有時是用預先錄製好的音樂對嘴)。男子音乐组合通常並不編寫他們自己的音樂,除非團員們願意(例如猴子男孩和超級男孩)。
男子音乐组合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流行。這表示一個男子音乐组合必須要能夠跟隨著當時流行的音樂和衣著來改變。雖然一些符合刻板印象的男子音乐组合都紛紛解散,這個概念延伸至現今的話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比較極端的團體例如我的另類羅曼史以及Hellogoodbye。
用辭爭議
「樂團()」在字典中的定義是一個演奏樂器的團體[1],因此有時“男子樂團()這個名詞的用法具有爭議,因為大部分的男子樂團並不演奏樂器。
同理,广义上的“音乐组合”包含“演唱组合”及“乐队(乐团)”,也包含无配器伴奏的人声合唱“阿卡贝拉”。
批評
男子音乐组合因其市場目標為年青的小女生,與及過度包裝的關係而經常遭到批評。基於男子音乐组合極端公式化的特質,在美國,某些批評常將男子音乐组合大量發行的流行音樂作品和小說家喬治·奧威爾所寫的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中的情結作比較。另外有些人則是將男子音乐组合當作是種後現代主義和商業主義的研究。
在流行文化中的影響
男子音乐组合不僅僅經常受到批評、同時也是諷刺的目標。
- 《南方公園》, 阿ㄆ一ㄚˇ(、中國大陸譯卡特曼、港譯蛋散)組成了一個叫做指叉()的男子音乐组合。
- 阿姆曾在專輯The Real Slim Shady中表示「我對你們這些小男子和女子團體感到噁心、你們只會讓我感到厭煩」。
音樂方面的成就
雖然一些男子音乐组合的支持者對他們的音樂表示瘋狂的支持,但這些男子音乐组合的銷售成績通常不會維持太久。當支持者(通常是年紀相當小的女生)長大並且改變喜好的音樂類型時,通常會逐漸對這些團體失去興趣。如果當一個團體持續暢銷的話,通常團體的成員會選擇離開團體(尤其是當他們有創作歌曲的能力時)、例如賈斯汀 ()、瑞奇·馬丁()等。
某些男子團體在成員步入中年後依然受到歡迎,例如美國的新好男孩、愛爾蘭的西城男孩、臺灣的5566、日本的SMAP、韓國的SHINHWA、香港的草蜢等等。
中国大陆男团在2016年左右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大量偶像团体通过选秀综艺涌现,例如,《燃烧吧少年》《星动亚洲》分别成团X玖少年团、SWIN。同时,日韩造星工业的引入为大陆男团走向工业化、国际化创造了条件,大陆出现了一批模仿日韩的经纪公司,“偶像养成”成为大陆娱乐产业的典型特征之一。遗憾的是,这些男团在音乐上的成就暂时无法与日韩相比。
各國(地區)男子團體組合一覽表
2019年全球最暢銷男子組合專輯
排名 | 組合名稱 | 國別 | 銷售紀錄 | 音樂類型 | 錄音室專輯 | 成員 | 活躍時間 |
---|---|---|---|---|---|---|---|
1 | 嵐 | 日本 | 3.3億+[2] | 日本流行音樂 | 22 | 5 | 1999-至今(21年) |
2 | 防彈少年團 | 2.5億+[3] | 韓國流行音樂 | 21 | 7 | 2013-至今(7年) | |
3 | 皇后樂團 | 英國 | 1.2億+[4] | 英國搖滾樂 | 18 | 4→2 | 1970-至今(50年) |
4 | Rammstein | 德國 | 0.9億+[5] | NDH、重金屬 | 12 | 6 | 1994-至今(26年) |
5 | The Beatles | 英國 | 0.8億+[6] | 搖滾流行音樂 | 12 | 7 | 1960年-1970年(10年) |
參考資料
- .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5).
- (PDF). IFPI. Reports & Resources. [2020-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26).
- (PDF). IFPI. Reports & Resources. [2020-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26).
- (PDF). IFPI. Reports & Resources. [2020-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26).
- (PDF). IFPI. Reports & Resources. [2020-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26).
- (PDF). IFPI. Reports & Resources. [2020-09-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26).
外部連結
- Boy Band Phenomen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英文)
- Top 10 Boy Bands Archived 2012-10-05 at WebCite(英文)
- Yahoo Pages Boy Band(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