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
《瘗鹤铭》是一部摩崖石刻,原石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唐代宗时石碑被雷擊裂成五段,崩落滑坡,滾落江中,在長江躺了三百多年。到北宋慶曆年間,鎮江郡守錢子高在退潮的江底打撈起一塊殘石,便在焦山興建寶墨亭以安立這塊殘石。熙寧年間,因焦山島水域修建運河,在疏流工程中,再尋獲四塊殘石。但命運多舛的《瘗鶴銘》殘石,於明洪武年間再度墜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陈鹏年在冬季枯水期,以鉅資募工打撈,經三個月的搜索,終於在距離焦山下游約三里處,尋獲五塊《瘗鶴銘》殘石,讓《瘗鶴銘》沉入江中七百多年後,又得以重見天日。殘碑石塊後來移置焦山上,砌入定慧寺伽藍殿南壁中,在躲過侵華戰火的掠奪後,於1962年移往焦山寶墨軒碑林至今。
该石刻题载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关于作者和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宋黄庭坚、苏舜钦认为是王羲之所书,也有人认为是唐人顾况、王钻书。宋金石家黄伯思考为梁陶弘景书,后世多同意这种说法。陶弘景(452—536),字通明,晚号华阳真逸。
《瘗鹤铭》字体厚重高古,書風古樸自然,用笔奇峭飞逸,字號大小不一,字序由左寫到右,不具真名,不錄書寫紀年,此舉實在是中國書法史上絕無僅有的異品。楷书中揉和了隶书和行书的风格,颇受飄逸的六朝书法影响。宋黄庭坚誉为“第一断硅残壁,岂非至宝”。曹士冕《法帖谱系》[1]云:“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宋吴琚在诗中描绘:“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可见人们对此铭的重视。其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之风范。[2]
《瘞鶴銘》據黃伯思考,為南北朝陶弘景為埋葬亡鶴所寫的一篇銘文,由於書法字體大字雄偉,筆韻超逸,神彩脫俗,雖為楷書,但兼備草情、隸意,南梁天監十三年(514年)此帖被刻於江蘇鎮江焦山西面崖石上,後世書法家爭相臨習,被譽為「大字之祖」。
碑文
- 瘞[3]鶴銘
- 鶴壽不知其紀也,壬辰歲,得於華亭,甲午歲,化於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邪,奚奪我仙鶴之遽也!乃裹以玄黃之幣,藏乎茲山之下,仙家無隱□□□我□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
- 相此胎禽,浮丘著經。余欲無言,爾也何明。雷門去鼓,華表留形。義唯仿佛,事亦微冥。爾將何之,解化□□。西竹法裏,厥土惟寧,後蕩洪流,前固重扃。左取曹國,右割□□。山陰爽塏,勢掩華亭。爰集真侶,瘞爾作銘。[4]
拓本
- 《瘞鶴銘》宋拓本
- 《瘞鶴銘》水前本
- 《瘞鶴銘》出水本
歷代評論
- 北宋黃庭堅在《論書》中說:「古人有言,大字无过《瘗鹤铭》, 小字莫學癡凍蠅。隨人學人成舊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其勝乃不可貌,譽之為大字之祖」。[5]
- 北宋歐陽修讚:「世以其難得,尤以為奇。」
- 宋代曹士冕在《法帖譜系》:「则推崇其「筆法之妙,書家冠冕」。
- 清代阮元評價:「短笺長卷,意態揮漉,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
- 清代康有為在《瘗鶴銘》劉文清舊藏本跋中说:「大字之妙莫過於《瘗鶴銘》,因其魄力雄偉,如龍奔江海,虎震山岳,歷代書家之臨此者,惟東坡得其神,山谷得其形,外此不足道也!」
- 清代康有為在《廣藝舟双楫》一書中評價《瘗鶴銘》:「筆力厚实,儀態正大,偉然令人起敬。」、「瘦勁,大人氣態,精神飛越,大手大脚,敞步邁去,極有派势。”、「大方,高雅,自生魅力,濃郁,筆筆鄭重,有千鈞之力。”、“派力雄强,大模大樣,無意皆意,方鈎極有味。”“氣態軒昂,圖傲乎不可一世,氣足處全由收處顯示出来,筆筆相關如一體」。[6]
- 清代包世臣在《藝舟雙輯》中說:「南朝遺跡唯《鶴銘》、《石闕》二種,蕭散駿逸,殊途同歸。[7]
- 清代劉熙載《藝概》說:「《瘞鶴銘》剝蝕已甚,然存字雖少,其舉止利落,氣體宏逸,令人味之不盡。[8]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