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達胺

益達胺英語:)又名吡蟲啉蚍虫林,是新一代類尼古丁超高效殺蟲劑,純品呈無色無味的晶體。主要破壞昆蟲神經系統功能。對昆蟲具有广谱、高效、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哺乳動物植物和天敌則是低毒、低残留安全等特点。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由於藥物會經由植物根部、葉面吸收後傳送到花朵、花粉中,所以對蜜蜂傳粉昆蟲也具有強毒,嚴重影響農作物收成,已經逐步遭到禁用[2][3]。2017年台灣將益達胺、可尼丁、賽速安三種類尼古丁農藥暫時取消使用在荔枝與龍眼上,2018年6月歐盟決議全面禁用益達胺等三種類尼古丁殺蟲劑。歐盟法院,在2018年5月宣判歐盟執委會2013年採「預警原則」禁止在招引蜜蜂的開花植物使用類尼古丁農藥有理,駁回農藥大廠拜耳與先正達的指控。

益達胺[1]
IUPAC名
N-{1-[(6-Chloro-3-pyridyl)methyl]-4,5-dihydroimidazol-2-yl}nitramide
识别
CAS号 138261-41-3  
PubChem 86418
ChemSpider 77934
SMILES
InChI
InChIKey YWTYJOPNNQFBPC-UHFFFAOYAZ
ChEBI 39169
DrugBank DB07980
KEGG C11110
性质
化学式 C9H10ClN5O2
摩尔质量 255.661 g·mol¹
外观 白色透明晶體
熔点 136.4 °C(410 K)
沸点 442.3
溶解性 0.51 g/L (20 °C)
药理学
ATC代码
危险性
闪点 221.3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益達胺

參考文獻

  1. . Extension Toxicology Network. [April 7, 2012].
  2. . 農藥使用資訊系統.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2016-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3. . 農業知識入口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6-01-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