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城
盐湖城(英語:),是美国犹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以紧靠大盐湖而得名,市内人口181,743(2000年)[7],名列美国西部内陆城市的第四位,仅次于丹佛,凤凰城和阿布奎基,大都会区包括萨米特县及图埃勒县总人口达1,018,827人。盐湖城位于一个更大的市区称为瓦萨奇山前区(),以及在2003年为止Ogden-Clearfield都会区是盐湖城的一部份。[8]在瓦萨奇山前区总人口数目达2,150,000。城市位于一个山谷的北端,海拔1,320 m。周围的高山海拔达到3,582 m。
盐湖城 Salt Lake City | |||
---|---|---|---|
市 | |||
盐湖城(市) City of Salt Lake City | |||
![]() | |||
| |||
綽號:"The Crossroads of the West" | |||
![]() 在鹽湖郡的位置 | |||
![]() ![]() Salt Lake City 在猶他州的位置 ![]() ![]() Salt Lake City 在猶他州的位置 | |||
坐标:40°45′0″N 111°53′0″W | |||
國家 | ![]() | ||
美國 | ![]() | ||
郡 | 鹽湖郡 | ||
政府 | |||
• 市長 | Jackie Biskupski (民主黨) | ||
面积 | |||
• 城市 | 110.4 平方英里 (285.9 平方公里) | ||
• 陸地 | 109.1 平方英里(282.5 平方公里) | ||
• 水域 | 1.3 平方英里(3.3 平方公里) | ||
海拔 | 4,226 英尺(1,288 米) | ||
人口(2010)[1] | |||
• 城市 | 186,440人 | ||
• 估计(2017)[2] | 200,544 | ||
• 排名 | US: 116th | ||
• 密度 | 1,678.0人/平方英里(647.9人/平方公里) | ||
• 市区 | 1,021,243 (US: 排名42) | ||
• 都會區 | 1,203,978 (US: 排名48) | ||
• CSA | 2,559,350 (US: 排名23) | ||
居民称谓 | Salt Laker[3] | ||
时区 | 北美山區(UTC−7) | ||
• 夏时制 | 北美山區(UTC−6) | ||
郵遞區號 | ZIP Codes[4]
| ||
電話區號 | 385, 801 | ||
FIPS代碼 | 49-67000[5] | ||
GNIS feature ID | 1454997[6] | ||
網站 | Salt Lake City | ||
「盐湖城」的各地常用別名 | |
---|---|
中文又音 | 索尔特莱克城 |
盐湖城是1847年由杨百翰率领一批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的信徒在此拓荒所建成的一座城市。此后,该教会的总会一直位于盐湖城。目前超过半数的当地人士为该教会教徒,因此鹽湖城又被稱為摩門之都、摩門之城。采矿业和第一条横贯铁路的兴建带来了该市的经济繁荣,该市获得了“西部十字路口”的绰号。进入21世纪,该市大力发展户外活动旅游(包括滑雪和自行车),[9],并且举办了2002年冬季奥运会。
盐湖城都市区是美国的金融中心[10],城市以工业为主,电子产业和生物技术也相当发达。 商业中心在兴旺的瓦萨奇山前区,以及是度假胜地、其他小镇及国家公园的入口,包括犹他公园城、Snowbird滑雪渡假村及拱门国家公园。
历史
在美国西部移民之前,休休尼人、Ute和Paiute等印第安部落已经在山谷中居住了几千年。在山谷中定居的一批白人是1847年7月24日来到这里的摩门教徒。他们为逃离在东部所受的迫害,穿过大半个美国,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实践他们的宗教。他们的先知杨百翰说:「就是这个地方」。
他们到达山谷只有4天,杨百翰說明這裡是鹽湖城聖殿的建造地址。
城市的人口在20世紀初開始緩慢,因為城北和郊區的人口增加。
在近年,城市人口有重大變化。拉丁美州人口佔了19%。在政治的計劃下波黑、苏丹、阿富汗、索马里和俄罗斯难民居住在鹽湖城。另外也有不少來自太平洋島國的人口,包括了薩摩亞及東加。很多太平洋島國出生居民是LDS教會成員。
盐湖城主办了200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颇受爭議。在比賽期間爆出多次醜聞,包括裁判誤判及使用違禁藥品。當地的公路被擴展及維修,亦架建輕軌鐵路。遊客有所上升,新的奧運場館被用作當地、國家性及國際性體育比賽以及成為職業運動員訓練的地方。對城市的發展有所幫助。

地理

气候
盐湖城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地中海式气候的特征,降水少,日照高,特点为:冬季寒冷,潮湿,而日照较少;夏季相对炎热,昼夜气温变化大,春迟,秋短。
根据1981–2010年在盐湖城国际机场的数据,日最高气温低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为23天,日最低气温低于−10 °C(14 °F)的平均日数为16天,−15 °C(5 °F)以下的有3.4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0 °C(86 °F)的日数年均有80天,35 °C(95 °F)以上的有27天。[11]最冷月(1月)均温−1.4 °C(29.5 °F),极端最低气温−34 °C(−30 °F)(1933年2月9日)。[11]最热月(7月)均温25.9 °C(78.7 °F),极端最高气温42 °C(107 °F)(1960年7月26日、2002年7月13日)。[11]无霜期平均为189天(4月18日至10月23日);可测量降雪平均期为11月5日至4月17日。[11]年均降水量约409(16.10英寸),夏季(6月至8月)占全年14%的降水量;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21(8.70英寸)(1979年),最多为616(24.26英寸)(1983年)。[11]年均降雪量为143(56.2英寸);1933–34年的降雪量最少,积累降雪量只有36(14.3英寸),1951–52年的降雪量最多,积累降雪量为2.98(117.3英寸)。[11]
盐湖城(盐湖城国际机场),1981–2010年正常值,1874年至今极端数据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17 (63) |
21 (69) |
27 (80) |
32 (89) |
37 (99) |
41 (105) |
42 (107) |
41 (106) |
38 (100) |
32 (89) |
24 (75) |
21 (69) |
42 (107) |
平均高温℃(℉) | 3 (37.4) |
6.2 (43.2) |
12.1 (53.7) |
16.4 (61.6) |
22.2 (71.9) |
28.3 (83.0) |
33.7 (92.6) |
32.5 (90.5) |
26.2 (79.2) |
18.2 (64.7) |
9.7 (49.4) |
3.3 (38.0) |
17.7 (63.8) |
平均低温℃(℉) | −5.8 (21.6) |
−3.8 (25.2) |
0.9 (33.6) |
4.2 (39.5) |
8.8 (47.8) |
13.6 (56.4) |
18.2 (64.7) |
17.4 (63.4) |
11.7 (53.0) |
5.2 (41.3) |
−0.8 (30.6) |
−5.2 (22.6) |
5.3 (41.6) |
历史最低温℃(℉) | −30 (−22) |
−34 (−30) |
−18 (0) |
−10 (14) |
−4 (25) |
0 (32) |
4 (40) |
3 (37) |
−3 (27) |
−9 (16) |
−26 (−14) |
−29 (−21) |
−34 (−30)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31.8 (1.25) |
31.8 (1.25) |
45.5 (1.79) |
50.5 (1.99) |
49.5 (1.95) |
24.9 (0.98) |
15.5 (0.61) |
17.5 (0.69) |
30.7 (1.21) |
38.6 (1.52) |
36.8 (1.45) |
35.8 (1.41) |
408.9 (16.10) |
平均降雪量㎝(英寸) | 31.8 (12.5) |
27.2 (10.7) |
16.5 (6.5) |
10.2 (4.0) |
0.8 (0.3) |
0 (0) |
0 (0) |
0 (0) |
0 (0) |
3.6 (1.4) |
19.3 (7.6) |
33.5 (13.2) |
142.7 (56.2) |
平均降水日数(≥ 0.01 in) | 10.1 | 9.4 | 9.9 | 9.9 | 9.0 | 5.6 | 4.4 | 5.4 | 5.8 | 7.1 | 9.1 | 9.9 | 95.6 |
平均降雪日数(≥ 0.1 in) | 8.5 | 6.2 | 4.2 | 2.4 | 0.2 | 0 | 0 | 0 | 0 | 0.9 | 4.2 | 8.2 | 34.8 |
平均相对湿度(%) | 74.0 | 69.8 | 60.2 | 53.2 | 48.7 | 41.4 | 35.9 | 38.5 | 45.6 | 55.7 | 66.3 | 74.3 | 55.3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27.4 | 163.1 | 241.9 | 269.1 | 321.7 | 360.5 | 380.5 | 352.5 | 301.1 | 248.1 | 150.4 | 113.1 | 3,029.4 |
可照百分比 | 43 | 55 | 65 | 67 | 72 | 80 | 83 | 83 | 81 | 72 | 50 | 39 | 68 |
来源:NOAA(1961–1990年日照与相对湿度)[11][12][13][14][15]
盐湖城国际交换站,1874年3月–1928年4月30日在市中心,1928年5月1日起在盐湖城国际机场。[16] |
种族
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该市人口为181,743人(比1990年的159,936人有所增加),占犹他州的8.1%,盐湖县的20.2%,盐湖城都市区的13.6%。盐湖城本市面积占盐湖县的14.2%。相比於都市圈的其他地區,鹽湖城的人口密度較高,為每平方公里643.3人。
都市圈有71,461個家庭,當中有18歲以下孩子的佔27.0%,41.1%是同住的已婚夫婦,10.2%的家庭主婦沒有丈夫,44.3%不與家人同住。在這七萬多個家庭中,未婚同居家庭佔3,904個:當中3,047個是異性戀,458個是男同性戀,399個是女同性戀。全部家庭的33.2%由一人組成,而獨居老人(65歲以上)佔所有家庭的9.7%。每個家庭的同住平均人數是2.48,家庭平均人數則為3.24。
歷史人口數 | |||
---|---|---|---|
調查年 | 人口 | %± | |
1850年 | 6,157 | — | |
1860年 | 8,236 | 33.8% | |
1870年 | 12,854 | 56.1% | |
1880年 | 20,768 | 61.6% | |
1890年 | 44,843 | 115.9% | |
1900年 | 53,531 | 19.4% | |
1910年 | 92,777 | 73.3% | |
1920年 | 116,110 | 25.1% | |
1930年 | 140,267 | 20.8% | |
1940年 | 149,934 | 6.9% | |
1950年 | 182,121 | 21.5% | |
1960年 | 189,454 | 4.0% | |
1970年 | 175,885 | −7.2% | |
1980年 | 163,034 | −7.3% | |
1990年 | 159,936 | −1.9% | |
2000年 | 181,743 | 13.6% | |
2010年 | 186,440 | 2.6% | |
2017年估計 | 200,544 | [2] | 7.6% |
資料來源:[17] |
種族結構 | 2017 (est.)[19] | 2010[20] | 1990[21] | 1970[21] | 1950 |
---|---|---|---|---|---|
白種人 | 73.7% | 75.1% | 87.0% | 96.8% | 98.3% |
— 非拉丁裔 | 65.9% | 65.7% | 82.6% | 90.6%[22] | n/a |
黑人或非裔美國人 | 2.0% | 2.6% | 1.7% | 1.2% | 0.6% |
西班牙裔和拉丁裔(各種族) | 21.3% | 22.3% | 9.7% | 6.4%[22] | n/a |
亞裔(包括1990年以前的太平洋島民) | 5.4% | 4.4% | 4.7% | 1.1% | 1.0% |
太平洋島民 | 1.7% | 2.0% | n/a | n/a | n/a |
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 | 1.3% | 1.2% | n/a | n/a | n/a |
.png.webp)
2000年時城市的年齡分佈:
- 23.6% 18歲以下
- 15.2% 18歲至24歲
- 33.4% 25歲至44歲
- 16.7% 45歲至64歲
- 11.0% 65歲或以上
年齡的中位數是30岁。每100名女性有102.6名男性。每100名18岁以上女性有101.2名男性。家庭入息中位數是$36,944,家族中位數收入是$45,140。男性入息中位數為31,511美元,而女性則為26,403美元。
大约50%的盐湖城居民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成员。市郊的成員更達80%,以整個猶他州計算,約佔60%。
经济

過去採礦和鋼鐵業曾支撐著鹽湖城之經濟。今天鹽湖城的經濟是以服務業為主,主要產業是公用事業、貿易、交通運輸、專業商業服務等等。
鹽湖城2013年就業人口中,最多者為貿易和物流業,佔全市就業人口20.4%[23];其次是專業商業服務,佔16.14%;另外從事政府部門、教育、醫療等服務性行業,則分別佔15.26%和21.47%。
教育
猶他大學
文化
体育
大多數渡假村莊在夏季亦公開招待遊客。盐湖城拥有NBA球隊猶他爵士以及2005年創立MLS球隊皇家鹽湖城,他們的主場在犹他大学的Rice-Eccles Stadium。皇家鹽湖城擁有他們的足球專用場。 本城也是美國職棒小聯盟球場鹽湖城蜜蜂的主場,它是洛杉磯天使的3A附屬球隊。盐湖城擁有Arena Football League球隊名為猶他刀鋒隊,在第一年球季在猶他州比賽。
由於猶他州缺乏職業美式足球球場。市內對大學足球非常注目。猶他大學和楊伯翰大學成為了市中的勁旅及宿敵。有時兩者之間被稱為「聖戰」。
交通


盐湖城週邊的高速公路包含了15號州際公路、80號州際公路等。
大眾運輸部分,由掌管本市公共交通的猶他州交通局營運市內公車系統、通勤鐵路(FrontRunner)以及鹽湖城輕軌(TRAX)
鹽湖城國際機場位於鹽湖城市中心西部與大鹽湖中間,是全美第十五繁忙的机场[27]。
姐妹城市
旗幟 | 國家/地區 | 城市/鎮 |
---|---|---|
![]() |
玻利維亞 | 奧魯羅 |
![]() |
波赫 | 塞拉耶佛 |
![]() |
巴西 | 馬瑙斯 |
![]() |
愛爾蘭 | 瑟勒斯 |
![]() |
俄羅斯 | 伊熱夫斯克 |
![]() |
義大利 | 都靈[30] |
![]() |
日本 | 松本市 |
![]() |
菲律賓 | 奎松城 |
![]() |
中華民國 | 基隆 |
![]() |
烏克蘭 | 切爾諾夫策 |
![]() |
秘魯 | 特魯希略[31] |
參考文獻
- . 美國人口調查局. [October 1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7).
- . [July 20, 2018].
- . Merriam-Webster. July 16, 2014 [July 29,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30).
- . USPS. [October 1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3, 2010).
-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anuary 3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1).
-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October 25, 2007 [January 3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6).
- Salt Lake City-Ogden population estimate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20-02-12. 人口調查局. Retrieved on 2007-03-06.
- . 勞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 March 2005 [2007-03-06].
until 2003 Salt Lake City and Ogden formed a single metropolitan area
- FDIC Industrial Ban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2004-06-25). Retrieved on 2007-03-06.
- . [200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2013-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1-07-03].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7月3日).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7月3日).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3-10].
- . [2014-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 Moffatt, Riley. .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1996: 310.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 [October 1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 . U.S. Census Bureau.
- . U.S. Census Bureau. July 8,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8, 2014).
-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anuary 3,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6, 2012).
- From 15% sample
- http://www.bls.gov/eag/eag.ut_saltlakecity_msa.htm
- Greater盐湖城Annual Events (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EventGuide.network.
- Radio Stations - Arbitron Radio Market Rankings (2005) Archived 2013-02-01 at WebCite. Arbitron.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 Nielsen Media Research Local Universe Estimates (US)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6-05-17.. Nielsen Media Research. Retrieved December 29, 2004.
- . 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 U.S. DOT. [201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 Sister Cities International (SC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ister Cities International.
- . Saltlakesistercities.com. [201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3).
- Pessotto, Lorenzo. . International Affairs Service in cooperation with Servizio Telematico Pubblico. City of Torino. [201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8).
- Salt Lake sister citi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2).
參考書目
- Alexander, Thomas G. . Heritage Media Corp. 2001. ISBN 978-1-886483-60-6.
- Thomas G. Alexander and James B.Allen. . Pruett Publishing Co. 1984. ISBN 978-0-87108-664-8.
- Bagley, Will. S-Sn. World Book Inc. 2004: 76–76a. ISBN 978-0-7166-0104-3.
- McCormick, John S. . Signature Books. 2000. ISBN 978-1-56085-132-5.
- Rainey, Virginia. 4th. Globe Pequot Press. 2004. ISBN 978-0-7627-2836-7.
- Stober, Daniel (2004). Utah Street Names. Retrieved 2004.
- McCarthy, Terry. . Time.com. February 3, 2002.
- Area Information - Salt Lake City's Climate (1991). slcgov.com. Retrieved March 2005.
- Area Information - Employment (2002). slcgov.com. Retrieved March 2005.
- Area Information - FAQ (2005). slcgov.com. Retrieved March 2005.
- Cities and Counties of Utah Census Brief (May 2001). Retrieved April 15, 2005 (PDF file).
- Comparative Climatic Data Publication - Data Tables. NOAA National Data Centers - NOAA Satellite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2004.
- Salt Lake City History (2004). slcgov.com. Retrieved September 2004.
- Salt Lake City (2005). Encarta Encyclopedia. Retrieved March 2005.
- The Official Site of the Mormon Tabernacle Choir.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ormon Tabernacle Choir. Retrieved Ma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