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尾鴨亞科

硬尾鴨亞科學名Oxyurinae)是雁形目鴨科下的一個亞科,其分類包含的範圍與演化關係仍有爭議。多數硬尾鴨亞科的成員尾部都有僵硬、在休息時會上挺的羽毛,也具有較大的。雖然牠們的演化關係仍不明確,但普遍認為與天鵝的關係較與的關係接近。硬尾鴨亞科種類最多的地區是美洲較暖的地區,但至少有一個種類是分布於全球的。

尖尾亞科
藍嘴鴨Oxyura australis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纲: 色矛綱 Chromadorea
目: 小桿目 Rhabditida
科: 尖尾科 Oxyuridae
亚科: 尖尾亞科 Oxyurinae
  • 硬尾鴨屬
  • 花臉硬尾鴨屬
  • 麝鴨屬 (詳見內文)
  • 黑頭鴨屬

硬尾鴨的形態與淡水的潛水鴨類似,尤其是在陸地上行走時,其腿的位置太靠後而不便在陸上行走,所以較少離開水面。休息時其尾部挺起的硬羽是特徵,游泳時通常吃水較深。硬尾鴨在繁殖季時的求偶展示包括用膨大的喉囊發出嗡嗡的聲響、搖晃頭部和挺起的冠羽。通常是單獨以特別的儀式求偶,但麝鴨求偶時會集中到求偶場,求偶儀式因而較簡單。

分類

硬尾鴨亞科下有四個屬,其中一個屬為中等大小,另外三個(或兩個)屬都是單型[註 1]

黑頭鴨屬被認為較接近基群[註 2],其外型與典型的鴨科物種相似,具有較短的尾與較典型的喙。花臉硬尾鴨的分類地位在硬尾鴨亞科中則較中型,在黑頭鴨稍後從主要分支分出。

麝鴨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是兩性異形,其分類地位並不十分明確,解剖學上的特徵較類似硬尾鴨,但仍有許多獨特的特徵。細胞色素b粒線體DNA序列分析顯示麝鴨與紅耳鴨屬的關係較接近,若結果屬實,則硬尾鴨將是雁形目下已知最劇烈的分歧演化適應的例子之一[參 1][參 2]

演化

目前較為確定的是麝鴨嚴格來說可能不屬於硬尾鴨亞科的成員,而是另一個距離不是很遠的支序,其後肢骨骼與硬尾鴨亞科的相似則來自趨同演化。麝鴨與硬尾鴨兩支可能都很古老,是岡瓦那大陸(主要是現在的澳洲輻射適應的水鳥,同時期輻射適應演化出的物種還包括蠟嘴雁扁嘴鵝澳洲斑鴨[註 3]棉鴨等,但這些支序彼此間的關係都不明確,例如白背鴨也有些與硬尾鴨屬相似的特徵,但有可能也是來自趨同演化[參 1][參 2][參 3]

硬尾鴨亞科下有一屬化石物種:Tirarinetta,存在於上新世澳洲。另有三個分類地位不明的水鳥的屬:存在於恰特期晚期至中新世中期的中歐的Mionetta、存在於中新世中早期的紐西蘭奧塔哥DunstanettaManuherikia,皆與硬尾鴨亞科具有某些相似之處,而從生物地理學來看,後兩者很可能真的與硬尾鴨亞科有關聯。另一方面,ManuherikiaMionetta有時被合併為一個稱為Dendrocheninae的亞科,皆演化出了潛水的能力,並與鴨科一支較古老的支序樹鴨亞科較為接近[參 4]

註腳

  1. 意指其下只有包含一個物種
  2. 指性狀較為原始,在親緣關係學中最早的大型演化支,通常會被安排於演化樹的最底層,並可進一步延伸其他演化分支
  3. 曾一度歸屬於硬尾鴨亞科

參考資料

  1. Livezey, Bradley C. (PDF). Auk. 1986, 103 (4): 737–754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17).
  2. Sraml, M.; Christidis, L.; Easteal, S.; Horn, P. & Collet, C. . Australian Journal of Zoology. 1996, 44: 47. doi:10.1071/ZO9960047.
  3. McCracken, Kevin G.; Harshman, John; McClellan, David A. & Afton, Alan D. (PDF). Systematic Biology. 1999, 48 (4): 683–714. PMID 12066296. doi:10.1080/10635159925997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14).
  4. TREVOR H. WORTHY. . Palaeontology. 2008-5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