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动物门

線蟲動物門(学名:[1])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之一,為假體腔動物,絕大多數體小呈圓柱形,又稱圓蟲(roundworms)。

线虫动物门
化石时期:埃迪卡拉纪至现代
PreЄ
蛔蟲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演化支 浮浪幼虫样动物 Planulozoa
演化支 两侧对称动物 Bilateria
演化支 肾管动物 Nephrozoa
演化支 原口动物 Protostomia
总门: 蜕皮动物总门 Ecdysozoa
演化支 環神經動物 Cycloneuralia
演化支 線蟲動物 Nematoida
门: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Rudolphi, 1808
  • 色矛纲 Chromadorea
  • 刺嘴纲 Enoplea
    • 刺嘴亚纲 Enoplia
    • 矛線亚纲 Dorylaimia
  • 胞管腎綱 Secernentea
    • 旋尾亞綱 Spiruria
    • 墊刃亚纲 Tylenchia
    • 雙胃線蟲亞綱 Diplogasteria

線蟲的物種很不容易區分,有相關描述的已超過二萬五千種[2][3],其中超過一半是寄生性的(包括許多植物人類在內動物的病原體[4]。線蟲的物種數估計超過一百萬種[5],只有節肢動物比線蟲更多樣化。线虫的消化系統是有二個開口的管狀消化系統,和刺胞動物門扁形動物門不同。

线虫幾乎已適應了地球所有的生態系,從海洋(海水)到淡水土壤極地赤道、也包括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區。牠們在淡水、海水、陸地上隨處可見,並在極端的環境如南極海溝都可發現,其個體數量及物種個數會常常超過其他的動物,甚至在高山沙漠、南極和海溝中都可以生存。在岩石圈每個部份都有线虫的存在[6],甚至是在南非地下900公尺到3600公尺深的金礦坑表面也不例外[6][7] [8][9][10]海床上有90%的動物是线虫[11]。線蟲的數量眾多,常常每立方公尺就有上百萬個線蟲,佔地球所有動物的80%,線蟲生命週期的多様性,在各種營養條件下都有存在,也使得他們在許多生態系統中有重要的影響[12]。有些線蟲會有隱生的特性。

線蟲原先在1919年被Nathan Cobb命名為Nemata。後來,牠們被降級為囊蠕蟲中的一綱,最後才被重新分類至線蟲動物門

形態學

線蟲是三胚層後生動物,有一套完整的消化器官。線蟲沒有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呼吸及物質的運輸完全是透過擴散作用完成的。體薄、縱切面為圓形,但實際上是兩側對稱的。線蟲的體腔是一個狹窄的假體腔。口部經常有不同的蓋口或突出物,有捕食及感覺的功能。在肛門之後的身體部位稱做尾部。表皮會分泌出堆積成層的角質層,保護身體免於乾燥、消化液,或其他嚴苛環境的破壞,有些種類還會形成移動用的突出物,例如幫助活動的纖毛。雖然此角質層允許移動及形狀改變,它仍非常不具彈性,且不允許蟲體的體積變大。因此,隨著蟲體長大,牠就得蛻皮、並產生新的角質層。角質層不允許體積改變的原因是要維持體內的高液壓。因為這個原因,線蟲沒有環狀肌,只有縱向肌,因為沒有這個必要。線蟲體內的液壓就是牠們是圓形的原因。

線蟲有一套簡單的神經系統。一條主神經索在腹側延伸,在頭端的感覺構造被稱做雙器(amphid),而尾端的感覺構造則被稱做側尾腺孔(phasmid)。

大部分自由生活的線蟲都相當微小,但有幾種寄生性的線蟲,如:蛔虫,可長到好幾公尺。因為無環狀肌的緣故,線蟲的身體只能往兩側方向擺動,所以牠移動的條件是要附著在固體物品上;其扭動掙扎的動作很難游泳,甚至根本無法游泳。

食性與排泄

線蟲一般吃細菌藻類真菌原生動物,不過有些種類是濾食性的。线虫的排泄器官结构特殊,没有纤毛及焰细胞存在,可分为腺型和管型两种。腺型排泄器官属原始类型,通常由1到2个称为原肾细胞的大的腺细胞构成,开口在神经环附近的腹中线上。海中自由生活的线虫(如Linhomeus)属此,但一般为一个原肾细胞;小杆线虫Rhabdias)则具有两个。寄生线虫多为管型排泄器,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略呈H型,两个侧管在前端以一横管相连分别位于侧上皮索内,最后经过共同的小管以排泄孔开口在前端腹中线上,例如驼形线虫Camallanus)。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的排泄管也呈H形,只是横行管成网状,侧管前端不发达。

生殖與生命史

線蟲一般行有性生殖。雄性通常比雌性小(差異往往相當巨大),而且尾端常呈彎曲狀,好在交配時抓住雌性。交配時,一個以上的幾丁質交接刺(spicule)會從泄殖腔伸出,並插入雌性的生殖孔。似變形蟲的精子會沿著針狀體爬入雌性蟲體。卵被雌性排出時,可能已胚化(embryonated)或尚未胚化(unembryonated),意思是受精卵可能尚未發育。在自由生活的線蟲種中,會孵化成幼蟲,最後變成成蟲;在寄生性的線蟲種中,通常有一個更為複雜的生命週期。

生活方式

非寄生的線蟲

非寄生線蟲的發育通常會經過四次的蛻皮。不同種線蟲的食性也不相同,包括藻類真菌、小型動物、排泄物、生物死屍、或是活的生物組織。非寄生的海洋線蟲是小型底棲生物中很重要且數量繁多的生物之一。海洋線蟲在分解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在海洋環境中的營養再利用,而且對因污染造成的環境變化相當敏感。秀麗隱桿線蟲是一種生活在土壤裡的線蟲,是生物學家已有相當了解的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的所有基因都已經定序,也確定了每一個細胞及所有神經元在發育過程中的變化。

動物寄生

野生靈長類糞便中的蟲卵(多半是線蟲)

寄生性的線蟲常有十分複雜的生命週期,在不同的寄主或是寄主身上不同的部位間不斷的遷移。感染途徑有食用未煮熟而含有蟲卵或幼蟲的肉、經由未經保護的傷口進入、直接穿入皮膚、經由吸血動物的傳移等等。人類身上常見的寄生性線蟲有鞭蟲鉤蟲蟯蟲蛔蟲絲蟲(filarid)。旋毛蟲會感染老鼠、豬,及人類,引起旋毛蟲病貝蛔蟲(Baylisascaris)通常感染野生動物,但是對人類一樣是致命的。捻轉血矛線蟲Haemonchus contortus)是世界各地的綿羊中最常見的寄生蟲,已對羊牧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植物寄生

植物的寄生性線蟲有幾個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類型。最常見的幾個有:穿孔線蟲(Radopholus)、葉芽線蟲屬(Aphelenchoides)、根瘤線蟲屬(Meloidogyne)、胞囊線蟲(Heterodera)、黃金線蟲(Globodera)、偽根瘤線蟲(Nacobbus)、根腐線蟲(Pratylenchus)、莖線蟲屬(Ditylenchus)、劍線蟲屬(Xiphinema)、長針線蟲(Longidorus)、殘根線蟲(Trichodorus)等。一些植物寄生線蟲會破壞植物根的組織,並可能形成可見的蟲癭(根結線蟲),這對牠們的診斷是非常有用的指標。有些線蟲會在牠們以植物為食的時候傳染植物病毒。其中一個例子是標準劍線蟲Xiphinema index),葡萄扇葉病毒(GFLV,Grapevine Fanleaf Virus),一種很重要的葡萄疾病的帶菌者。

其他的線蟲會攻擊樹皮和森林中的樹。這群線蟲中最重要的代表是松材線蟲,常見於亞洲及美洲,最近也於歐洲發現。

分类

线虫动物门的种类繁多,因為缺乏許多关于线虫的知識,其分类系统仍有爭議。Chitwood BG兄弟及Chitwood MB提出一個最早期,也是很具有影響力的分類系統[13],後來也有再作修改[14],此分類系統將线虫分為無尾感器亞綱(Aphasmidia)及尾感器亞綱(Phasmidia)。後來重新命名為有腺綱(Adenophorea)及胞管腎綱(Secernentea)[15]。胞管腎綱有許多共同的特徵,包括具有尾感器,也就是一對在後方兩側之處的感覺器官,這也成為分類的基礎。因為無尾感器亞綱這個分類中還有些不同,因此也產生了許多後續不同的分類。

流行病學

2002年每十萬人因為线虫感染造成的失能調整生命年
  無資料
  小於25
  25–50
  50–75
  75–100
  100–120
  120–140
  140–160
  160–180
  180–200
  200–220
  220–240
  大於240

許多线虫會造成人類的疾病,例如蛔虫病鞭虫病鉤蟲感染。蝇类线虫會造成絲蟲病

土壤系統

90%的线虫居住在土壤上層15公分的範圍。线虫本身是以生物為食,不會分解有機物質。线虫可以有效的調整細菌的數量以及其組成。线虫每分鐘可以吃掉超過五千個細菌。线虫可以進行氮的礦物化,是氮循环中重要的一部份[16]

食肉真菌中的食線蟲真菌是線蟲的天敵。他們利用絲狀物或是黏合結構來誘騙线虫[17] [18][19]

注释

  1. 來自希臘文nema:nematos()加ode(類似的)。
  2. Hodda, M. . Zootaxa. 2011, 3148: 63–95.
  3. Zhang, Z. . Zootaxa. 2013, 3703 (1): 5–11. doi:10.11646/zootaxa.3703.1.3.
  4. Hsueh YP, Leighton DHW, Sternberg PW. (2014). Nematode Communication. In: Witzany G (ed). Biocommunication of Animals. Springer, 383-407. ISBN 978-94-007-7413-1.
  5. Lambshead PJD. . Oceanis. 1993, 19 (6): 5–24.
  6. Borgonie G, García-Moyano A, Litthauer D, Bert W, Bester A, van Heerden E, Möller C, Erasmus M, Onstott TC. . Nature. June 2011, 474 (7349): 79–82. PMID 21637257. doi:10.1038/nature09974.
  7. Lemonick MD. . Time. 2011-06-08 [2011-06-08]. ISSN 0040-781X.
  8. Bhanoo SN.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6-01 [2011-06-13]. ISSN 0362-4331.
  9. . Nature. June 2011, 474 (7349): 6. doi:10.1038/474006b.
  10. Drake N. . Nature News. 2011-06-01 [2011-06-13].
  11. Danovaro R, Gambi C, Dell'Anno A, Corinaldesi C, Fraschetti S, Vanreusel A, Vincx M, Gooday AJ. . Curr. Biol. January 2008, 18 (1): 1–8. PMID 18164201. doi:10.1016/j.cub.2007.11.056. Lay summary EurekAlert!.
  12. Platt HM. . Lorenzen S, Lorenzen SA (编). . London: The Ray Society. 1994. ISBN 0-903874-22-9.
  13. Chitwood BG, Chitwood MB. . J Parasitol. 1933, 20: 130.
  14. Chitwood BG. . . Moscow: All-Union Len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37: 67–79.
  15. Chitwood BG. . Bull Zool Nomencl. 1958, 15: 860–95.
  16. Nyle C. Brady & Ray R. Weil. . Prentice Hall. 2009. ISBN 9780135014332.
  17. Pramer C. . Science. 1964, 144 (3617): 382–388. PMID 14169325. doi:10.1126/science.144.3617.382.
  18. Hauser JT. (PDF).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December 1985, 14 (1): 8–11.
  19. Ahrén D, Ursing BM, Tunlid A. .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1998, 158 (2): 179–184. PMID 9465391. doi:10.1016/s0378-1097(97)00519-3.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