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果

神秘果学名:),又名变味果蜜拉聖果,屬於山欖科多年生矮生灌木,原產於西非熱帶地區,1960年代引入中国大陆后,在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都有種植。其他地区如台湾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也有栽種。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約2-3米,分枝多,短而密集,形成紧密的树冠;倒卵形革質叶子互生,单生或簇生于果枝叶腋间。

神秘果的花在枝條上著生,一年有两次明显的花果期(第一次2-3月盛花、4-5月果熟,第二次4-5月盛花,6-7月果熟),全年都有少量花果出现;小漿果外表光滑,未熟時青裏帶紅,直徑0.6至1cm似花生米,成熟時呈橙紅色,果實尾端有一根較強的小鋼毛,只有一層薄薄的果肉。

神秘果的果肉酸澀,但內含有神秘果蛋白,吃了神秘果半小時內,接着吃其他酸性水果,會覺得这些酸水果不再是酸味,而变为甜味,故名神秘果。另外其籽大而苦,葉可泡茶,樹形美觀,也可作盆景。

食用方法

神秘果果實內覆一籽,食用時僅吃外部果肉,果皮富含花青素可吃入,外層果肉吃完,將保留完整的籽吐出(若不慎咬破會產生苦味,變味效果受影響)。

再來吃富含水果酸的水果,如檸檬、蘋果、番茄、鳳梨、芒果、百香果等,水果味覺會轉化至可口香甜。

變味效果持續30~200分鐘(依個人味蕾差異有所不同)。欲中斷變味效果,飲溫熱水即可使味覺回復。

醫療應用潛力

從2006-2012年研究論文不斷發現, 神秘果具有深厚的醫療應用潛力,如:

1.解決胰島素抗性:在2006年11月的植物療法研究期刊研究發現,神秘果蛋白可以提高老鼠胰島素的敏感性,解決二型糖尿病胰島素抗性問題[1]

2.抗氧化清除自由基:2009年中華民國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研究發現,神秘果應用於自由基的清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餵食高血糖的老鼠,降血糖表現良好[2]

3.改善化療患者味覺:2010年美國西奈山腫瘤醫療研究中心臨床實驗發現,神秘果應用在化學療法患者的味覺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是天然的助食劑[3]

4.降尿酸緩解決痛風:2012年中華民國嘉義大學的食品科學研究實驗發現,神秘果具有降尿酸的效果[4]

營養價值

神秘果抗氧化成份

神秘果的富有抗氧化成份,其中含量最高的分別為維生素C兒茶素沒食子酸,除此之外還有多種有機酸與酚類的抗氧化營養,其成份皆為抗氧化劑,有益於人體健康所需。[5]沒食子酸為例,有具於抑制造成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類澱粉蛋白[6][7][8]

参考文献

  1. Chang-Chih Chen 1, I-Min Liu 2, Juei-Tang Cheng 3. . Phytotherapy Research: 987–992, 2006. doi:10.1002/ptr.1919.
  2. 邱毅超,賴宏亮,陳建志. . 學術研究論文.
  3. H. P. Soares, M. Cusnir, M. A. Schwartz, J. F. Pizzolato, J. Lutzky, R. J. Campbell, J. L. Beaumont, D. Eton, S. Stonick and R. Lilenbaum.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 翟枻棻,吳思敬. . 學術研究論文.
  5. Liqing Du a, Yixiao Shen b, Xiumei Zhang a, Witoon Prinyawiwatkul b, Zhimin Xu b. . Food Chemistry.
  6. Yanqin Liu, Tara L. Pukala, Ian F. Musgrave, Danielle M. Williams, Francis C. Dehle, John A. Carver. .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13-12-01, 23 (23): 6336–6340 [2019-02-12]. ISSN 1464-3405. PMID 24157371. doi:10.1016/j.bmcl.2013.09.071.
  7. Yan-Jiang Wang, Philip Thomas, Jin-Hua Zhong, Fang-Fang Bi, Shantha Kosaraju, Anthony Pollard, Michael Fenech, Xin-Fu Zhou. . Neurotoxicity Research. 2009-1, 15 (1): 3–14 [2019-02-12]. ISSN 1476-3524. PMID 19384583. doi:10.1007/s12640-009-9000-x.
  8. Yanqin Liu, John A. Carver, Antonio N. Calabrese, Tara L. Pukala. .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4-9, 1844 (9): 1481–1485 [2019-02-12]. ISSN 0006-3002. PMID 24769497. doi:10.1016/j.bbapap.2014.04.0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