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1][2]。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國製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羅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劉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並漫步太空的國家(其中,翟志刚完全出舱。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任务徽章
任务概要
任务名称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运载火箭长征2号F(遥七)
人数3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 2008年9月25日
21:10:04.988(UTC+8
返回 2008年9月28日
17:37(UTC+8
任务时间2天20小时27分钟35秒钟
导航
前次任务后次任务
神舟六号神舟八号

飞船结构

展示於香港的神舟七號的返回艙

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3],飞船重达12吨。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4],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5]。三个舱段可满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5]

  • 轨道舱——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出舱时的气闸舱。无留轨功能,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出舱活动通信、舱外活动照明及舱外摄像等功能[4]。在轨道舱的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内部还提供了睡袋、食品加热、个人生活用品和个人卫生装置等生活设施[6]
  • 返回舱——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通过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还装有用以降落的两具降落伞[4]和反推力火箭。当返回舱距地面一米时启动反推力火箭,施行软着陆。返回舱直径2.5米[7]
  • 推进舱——安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外部装有一对太阳能[4]

神舟七号宇航员

执行航天员

姓名职责飞行次数飞行时间轨道数
翟志刚指令长0
刘伯明操作手0
景海鹏实验员0

候补航天员

姓名职责飞行次数飞行时间轨道数
陈全指令长0
费俊龙操作手1115小时32分钟76圈
聂海胜实验员1115小时32分钟76圈

主要任务

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各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

空间应用系统

载人飞船系统

运载火箭系统

发射场系统

  • 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发射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崔吉俊
  •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 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

  • 相关单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测控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测控站、“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队
  •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主任 董德义
  •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钱卫平
  • 神七任务飞控组组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 朱民才

着陆场系统

  • 着陆场:内蒙古中部地区主着陆场
  • 相关单位:某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地面搜救分队、搜救直升机分队
  •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 隋起胜
  •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吴斌

空间试验室系统

  • 相关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 空间试验室系统总指挥:尚志
  • 空间试验室系统部设计师:杨宏

发射

火箭於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UTC+8,下同)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

时间轴

  • 9月18日
    • 神舟七号飞船与长征2F火箭对接完毕
  • 9月20日
    • 15时15分,船、箭、塔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 9月24日
    • 16时,火箭推进剂加注程序正式启动
  • 9月25日
    • 17时55分,三位航天员到达发射塔下
    • 18时25分,三位航天员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就座
    • 19时50分,逃逸发动机和整流罩的安全机构解锁,打通“点火”通道
    • 21时10分04秒988毫秒,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
    • 21时12分04秒,火箭抛弃助推器及逃逸塔
    • 21时12分43秒,火箭一、二级分离
    • 21时13分24秒,整流罩分离
    • 21时18分24秒,二级火箭关机
    • 21时19分47秒,船箭分离
    • 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 9月27日
    • 04时03分,启动变轨控制程序
    • 04时04分,完成变轨
    • 10时20分,航天员开始舱外航天服的组装与测试
    • 12时00分36秒至12时0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执行载人航天测控
    • 16时35分,航天员翟志刚劉伯明先後出舱活动,並向安裝在舱外的攝影機揮手和揮動五星紅旗。翟志刚其後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并开始太空漫步。
    • 16时58分,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
    • 17时01分,轨道舱门关闭
    • 19时30分,神舟七号释放伴飞小卫星
  • 9月28日
    • 16时54分,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 17时16分,飞船返回中國上空
    • 17时25分,太空船離開「黑障區」,并且打開主傘
    • 17时36分,成功着陸
    • 18时02分,航天员在舱内适应地球重力环境
    • 18时22分,航天员自主出舱
    • 18时29分,常万全宣布任务成功

出舱

9月27日,翟志刚劉伯明准备进行出舱活动。当时气闸舱泄压到1千帕,完全符合打开舱门条件。但翟志刚用力拉了三下,门却丝毫没有反应。而当时飞船即将飞出测控区,翟志刚必须尽快完成任务,于是他用辅助工具撬了两次,但残留气体又将舱门吸上。在刘伯明鼓励下,翟志刚用尽全力将舱门打开,开启了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出舱活动。翟志刚出舱后,刘伯明将五星囯旗递给他。翟志刚接过后在太空挥动[8]

火警误报

在出舱五分钟左右时,神舟七号曾报告“仪表显示,轨道舱火灾”[9][10]。地面经检查为飞船工作正常。后经证实是传感器误报。[11][12][13][14][15]

舆论

评价

  • 美联社报道说,中国航天员返回地球并从返回舱中顺利走出,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任务。
  • 法新社报道称,实施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们周日(28日)在中国土地上着陆。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神七”返回舱在中国北部内蒙古的着陆场缓缓飘落。
  • 路透社的消息称,在成功完成一场具有挑战性的、包括太空行走在内的太空飞行任务后,中国3名航天员已安全着陆。这是中国科技水平的展现,也是中国向登月迈进了一步。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说,三名中国宇航员周日返回了地球,完成了包括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在内的三天的任务。消息还称,“神七”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场着陆前,负责搜救任务的多架直升机已起飞待命。航天员在着陆前告诉控制中心他们很安全,状态良好。
  •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则称,“神舟七号”返回舱在北京时间28日17时40分左右着陆。[16]
  • 國際評估與策略中心(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認為中國在過程中演練了共軌反衛星。[17]

质疑与回应

在翟志刚出舱片段播出后,在各大影片分享网站中流傳。其中就航天服冒出氣泡等问题提出质疑[18]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王忠贵则回应,出现气泡的原因是舱内外存在0.02个大气压的气压差,因此出现气泡,纯属正常现象[19][20]。2009年Discovery News的物理學家Ian O'Neill也在網上發文支持神舟七號的真實性[21][22]。本次航空行動美國NASA亦有報導[23][24],而ESA亦有專家協助分析太空員的身體狀況,未有質疑[25]

参考文献

  1. 刘芳编. .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03: 58. ISBN 978-7-5396-3959-8.
  2. 邹春梅编著. .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4.03: 63. ISBN 978-7-5427-6048-7.
  3. . 新华网. 2008-09-20 [2008-09-27] (中文(简体)‎).
  4. . 新华网. 2008-09-26 [2008-09-27] (中文(简体)‎).
  5. 孙彦新、徐壮志. . 新华网. 2008-09-26 [2008-09-27] (中文(简体)‎).
  6. 孙彦新、徐壮志. . 新华网. 2008-09-26 [2008-09-27] (中文(简体)‎).
  7. . news.sohu.com.
  8. 赵雁著. .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4.01: 176. ISBN 978-7-5033-2480-2.
  9. 梅大勇编著. . 济南:黄河出版社. 2014.03: 93. ISBN 7-5460-0491-8.
  10.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 .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8.04: 181. ISBN 978-7-5147-0844-8.
  11. . 搜狐新闻. 2008-09-27 [2017-06-01].
  12. . 腾讯网. 新京报. 2008-09-28 [2017-06-01].
  13. . 新华网. 2010-09-11 [2017-06-01]. (摘自《通天秘旅》,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1月版)(稿件来源:光明日报—书摘)
  14. 扬子晚报. . 中国网. 2012-06-12 [2017-06-01].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赶快走出大厅,来到指控大厅旁边的飞船控制室一看,原来是一个感烟探测器失效了,所以传感器发出了高电频信号,误报为“出现火警”。尚志进一步解释说,实际上,当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下,没有氧气,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
  15. 《国家记忆》 20161118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系列第七集神舟飞天路 | CCTV-4,第22分钟
  16. . news.sina.com.cn.
  17. Fisher, Richard D., Jr., "China's Close Cal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31 October 2008, p. 15.
  18. . TVBS.
  19.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0).
  20. .
  21. O'Neill, Author Ian. . 2008-10-08.
  22. .
  23. .
  24. .
  25. .

外部链接

专题报道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