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1985年8月31日),全名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阿拉伯语:)。是沙烏地阿拉伯現任薩勒曼國王国王第八子,被排定為王儲沙特阿拉伯王储。从2017年就任太子任内到国王任内一直兼任国防大臣;曾任经济和发展事务委员会主席、沙特皇家法院首席(院长)等職。穆罕默德在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员中以作風激進、開明著稱,在擔任政職後進行了廣泛的內政改革,如推動沙國國營石油公司IPO計畫,並大幅投資觀光、服務等產業,試圖整頓沙國過於依賴石油的產業體系[1]。穆罕默德在文化、人權政策上相對以往執政者更加世俗化、現代化,使他在沙國年輕人中獲得廣泛支持。他在2017年被國王正式任命為新王儲[2],並在不久後的反腐行動以及後續的逮捕中,羈押了多達五百多名沙國的王族與政要,要求他們交出以往收受的賄賂金。此外,穆罕默德亦以強硬的對待反對派與什葉派群眾聞名,其中以涉嫌暗殺記者賈邁勒·卡舒吉一事最具爭議性。

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現任沙特阿拉伯王储
沙特阿拉伯第一副首相
HRH Crown Prince of Saudi Arabia
2017年會見訪沙的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之時。
  • 沙特阿拉伯王储
  • 沙特阿拉伯第一副首相
統治2017年6月21日 -
前任穆罕默德·本·纳伊夫
国王薩勒曼國王
国防大臣
統治2019年2月1日 -
前任薩勒曼
国王薩勒曼國王
出生 (1985-08-31) 1985年8月31日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
配偶Sarah Bint Mashhoor bin Abdulaziz Al Saud(2008年結婚)
子嗣2子2女
全名
Mohamma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bin Abdul Rahman bin Faisal bin Turki bin Abdullah bin Mohammed bin Saud
王朝沙地王朝
父親薩勒曼國王
母親法赫達王妃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瓦哈比派

早年经历

穆罕默德王子生于1985年[3],是萨勒曼国王和第三王妃法赫达(Fahda bint Falah bin Sultan Al Hithalayn)之子[4]。同母弟有图尔基·本·萨勒曼王子(Turki bin Salman),现任沙特研究和营销集团主席[4]。穆罕默德王子持有沙特国王大学法律学士学位[5]

參政

大学毕业后,穆罕默德王子在私营部门当助理。2009年12月15日,穆罕默德王子进入政坛,担任父亲利雅得省省长萨勒曼亲王的政治特别顾问[6]。2011年10月22日,沙特苏尔坦王储去世,萨勒曼亲王成为副王储兼国防大臣,开始掌权,穆罕默德王子仍然担任父亲的“私人顾问”[7]。2012年6月16日,纳伊夫王储去世,萨勒曼亲王继任王储,穆罕默德王子进入王储办公室任职[8]。2013年3月2日,王储法院院长沙特·本·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被任命为东部省省长,穆罕默德王子接替他的职位,担任部长级的法院院长[9][10][11]。2014年4月25日穆罕默德王子被任命为国务大臣[12]

2015年1月23日,阿卜杜拉国王去世,萨勒曼王储继位,穆罕默德被任命为国防大臣[13],同时兼任皇家法院秘书长[14],并保留国务大臣职务[15]

2015年1月29日经济和发展事务委员会成立,穆罕默德王子被任命为主席[16],取代了解散的最高经济委员会[16]。三天後,他以29歲之齡兼任沙國國防部長一職,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國防相[17][註 1]

在他担任国防大臣後,沙特对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伊斯蘭勢力展現強硬態度,包括領導對鄰國也门发动果断风暴行动,对什葉派、獲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组织进行空袭,导致数千人的死亡,数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18]。沙特在2017年6月5日亦宣布跟伊朗友好的卡塔尔断交並实施制裁[19],理由為卡塔爾「支援恐佈主義」。

2015年4月29日,萨勒曼国王发布国王令,宣布重立王储、副王储和更换外交大臣等一系列重大人事任命。萨勒曼异母弟穆克林亲王被免除王储职务,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接任新王储,国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升任副王储。公告意味着自1953年以来沙特王权将传递给新一代。沙特大部分权力集中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和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两人的手中。外交方面,沙特驻美国大使阿德尔·朱拜尔接替沙特·本·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任外交大臣,这是沙特建国以来首个非王室成员担任这一职务,而沙特·本·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自1975年开始一直担任外交大臣,共任职40年,是世界上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外交部长(他的父亲费萨尔国王曾于1930年至1960年、1962年至1975年两度出任外交大臣共计43年)[20]

2016年,穆罕默德提出「沙特愿景2030」財政改革計畫,包括讓國營石油公司於2018年上市,並計畫拿股票收益來投資採礦業、風力和太陽能等產業,預計在2030年,將10%的主要電力來源轉移到可再生能源。「願景2030」也提出開放教育、醫療等私有產業,鼓勵旅遊業發展,更打算突破禁忌大力發展娛樂產業,計畫包括755項國家級交通項目,更希望打造出媲美拉斯維加斯的娛樂大城,興建主題樂園及野生動物園等等,讓大眾能夠在國內度假,促進國內消費。[21]

2017年6月21日,穆罕默德之父罷黜了自己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原本的王儲之位,改任命穆罕默德為新任王儲[22]。負責挑選王位繼承人的機構「效忠委員會」(Allegiance Council),以31比3的票數壓倒性同意撤換王儲,效忠委員會是由王室高級成員組成,這也是薩勒曼國王在2015年登基後第二次撤換王儲;

2017年11月,穆罕默德王储领导的反腐委员会进行反腐行动,抓捕了许多重要的王子大臣以及財閥

穆罕默德於亦積極推動沙特社會改革,尤其減少對婦女的限制。如於2017年9月起,婦女首次被准許在國內駕駛[23]。而2018年2月起,婦女可於未經男性親屬許可下創業[24]。其後更於同年3月,規定了婦女離婚後對子女的監護權不受影響[25]。2019年10月起,女性更可以從軍,擔任軍士士兵。然而在推动改革的同时,沙特当局也扣押国内多数女性维权分子。

穆罕默德同時亦被指控非法打壓異見人士。2018年10月發生仼職於《華盛頓郵報》的沙特異見記者賈邁勒·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總領事館失蹤事件,沙特當局最初否認曾禁錮或殺害卡舒吉,並聲稱他已安全離開。但土耳其当局将卡舒吉被遇害的调查结果公布后,让沙特當局的说法屡次产生出入,最终沙特当局迫于压力,承認他在領事館中死亡。由於調查迹象顯示事件發生和策劃與穆罕默德本人有莫大關連,有一些研究員認為該事件大大影響他的形象。[26]

个人生活

穆罕默德于2008年与表妹Sarah bint Mashhoor bin Abdulaziz Al Saud公主结婚,并育有4个儿女。[27]

2015年,穆罕默德以5亿欧元的价格从俄罗斯伏特加大亨尤里·谢弗勒(Yuri Shefler)购买了意大利制造并在百慕大注册的Serene号游艇。[28]他同年以超过3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法国的路易十四城堡。[29]

2017年12月,许多媒体报道穆罕默德利用Badr bin Abdullah bin Mohammed Al Farhan为中介,购买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画作《救世主》。这幅画作在11月的拍卖以4.503亿美元的价格创下了最昂贵画作的新纪录。[30][31][32][33]

註解

  1. 本資料來源於2015年報導時,提及就任部長的穆罕默德為34歲(實際29歲),應為該新聞誤植。


参考文献

  1. . 風傳媒. 2017-06-22 [2017-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1).
  2. . 中新網. 2017-06-21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1).
  3. . Al Arabiya. 2015-02-04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5).
  4. . Datarabia.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9).
  5. . Embassy of Saudi Arabia, Washington DC.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16日).
  6. . AMEinfo. 2011-10-31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1).
  7. . Bahrain News Agency. 2012-04-22 [201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8. . Saudi Gazette. 2013-10-24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4日).
  9. . Saudi Gazette. 2013-03-03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20日).
  10. . Saudi Business News. 2013-03-02 [2013-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11日).
  11. . Asharq Alawsat. 2013-03-03 [201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1).
  12. . MISK. [2015-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28日).
  13. . Al Arabiya. 2015-01-23 [2015-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14. . Al Arabiya. 2015-01-23 [2015-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4).
  15. Anthony H. Cordesman. . Newsweek. 2015-01-24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6).
  16. Simeon Kerr. . Financial Times (Riyadh). 2015-01-30 [2015-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1).
  17. . Middle East Eye. 2015-02-01 [2015-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3).
  18. . Al Jazeera. 2015-03-26 [2015-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6).
  19. . The Guardian. The Guardian.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20. . Reuters. Wed Apr 29 20:27:56 UTC 2015 [2017-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4).
  21. . 風傳媒. 2017-06-22 [2017-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1).
  22. . 中新網. 2017-06-21 [201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1).
  23. . The Economist.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24. . Al Arabiya.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1).
  25. . CNN. [201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26. . 德國之聲. 2018-10-17 [2018-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7).
  27. Kurtz, Steve. . Fox News. 2018-03-15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美国英语).
  28. Mazzetti, Mark; Hubbard, Ben. .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0-15 [2020-01-1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美国英语).
  29. Kulish, Nicholas; Forsythe, Michael. .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2-16 [2020-01-1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美国英语).
  30. Dubai, Shane Harris in Washington, Kelly Crow in Miami and Summer Said in. . WSJ.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3) (美国英语).
  31. . Fortune.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4) (英语).
  32. Kirkpatrick, David D. .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2-06 [2020-01-1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美国英语).
  33. . www.cbsnews.com. [2020-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美国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