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鴞

笑鴞學名Sceloglaux albifacies)是紐西蘭特有的一種貓頭鷹,然而已滅絕。在歐洲人於1840年到達紐西蘭時,牠們的數量仍很豐富。牠們的標本存放於大英博物館,其科學描述於1845年出版。

笑鴞
保护状况

绝灭  (1914年?) IUCN 3.1[1]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鴞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 Strigidae
属: Sceloglaux属 Sceloglaux
Kaup, 1848
种: 笑鴞 S. albifacies
二名法
Sceloglaux albifacies
(Gray GR, 1845)
亞種

描述

笑鴞的羽毛呈黃褐色,有深褐色的斑紋。肩膀上有白斑,有時在頸後也有。背部羽毛有白邊,雙翼及尾巴有淺褐色斑紋。腳上有橙黃色羽毛。眼睛周圍及下方呈白色,向中央漸變成灰色。一些笑鴞較為紅色,面部呈褐色。最初認為牠們是一個亞種,但更有可能是個別的變異。雄鳥色彩似乎較為豐富。眼睛呈深橙色。牠們長35.5-40厘米,翼長26.4厘米,雄鳥較雌鳥細小。[2]牠們重約600克。

叫聲

笑鴞的叫聲像陰深的笑聲,故得其名。另外亦有指牠們的叫聲像狗吠聲、像尖聲的呼叫聲、或是憂鬱的嗚響聲等。[2]只有在夜間、雨後或牠們飛行時才聽到牠們的叫聲。在飼養的笑鴞中紀錄了多種吹哨聲、笑聲及喵喵叫聲。

有指笑鴞會被手風琴演奏的音樂所吸引。[3]

分佈及亞種

北島,於1856年及1868年分別在塔拉納基山懷拉拉帕發現了笑鴞的亞種北島笑鴞。後者不詳的發現過程及最後兩個標本一同消失,都使人懷疑北島笑鴞是否真實存在。不過在發現北島笑鴞的亞化石後,牠們的存在就得到了證實。[4][5]毛利人相傳牠們最後於烏雷威拉出現。

南島,較大的南島笑鴞生活在低雨量的區域,包括納爾遜坎特伯雷奧塔哥地區。牠們可能在中部山區及菲奧德蘭出沒。牠們的標本是約於1881年在斯圖爾特島採集。

生態及行為

笑鴞一般生活在充滿岩石及低雨量的地區。[2]牠們亦會在北島森林地區出沒。牠們吃很多不同的食物,包括甲蟲鳥類老鼠等。[2]牠們似乎是捕獵地上的獵物,多於在空中捕獵。這些都是從牠們唾餘化石亞化石得知的。[6]這些唾餘對於晚更新世全新世紐西蘭古生物研究很有幫助。

從笑鴞的食性可以知牠們周邊的生態,包括有鋸鹱奧克蘭鷸紐西蘭啄羊鸚鵡蚯蚓等。緬甸小鼠曾一度入侵紐西蘭並令當地的獵物數量減少,不過笑鴞卻能夠改變食性,並以牠們作為食物。當歐洲人到達殖民時,笑鴞的數量仍很豐富,而且可以面對大家鼠的入侵。不過用來控制野兔野貓白鼬,卻對牠們造成威脅。

絲角亞目下的Strigiphilus寄生在笑鴞的。[7]

繁殖

笑鴞於每年的九月至十月間繁殖。[2]牠們的巢是以乾草造成,並築在地上或石縫間。每胎會生下兩顆白色圓蛋,長44-51毫米,闊38-43毫米。蛋需要25天來孵化,孵蛋期間雄鳥會餵食雌鳥。[2]

滅絕

到了1880年,笑鴞已變得很稀少,最後的標本是於1914年在坎特伯里發現。[4]自此以後有很多未確認的觀察。最後一次是於1925年及1927年在北島發現。[8][9]於1940年代,在近奧波蒂基曾指觀察到笑鴞。於1956年,在菲奧德蘭聽見一隻不明的鳥類發出像笑鴞的叫聲。[10]在坎特伯里亦發現像笑鴞的蛋碎片。[11]

笑鴞的滅絕是因被獵殺、失去棲息地及如白鼬野貓物種的入侵所致。20世紀前,一般都接受笑鴞的消失是因與入侵物種爭奪掠食緬甸小鼠[3]但是由於緬甸小鼠本身也是一種入侵物種,笑鴞原先應是獵食其他細小的鳥類爬行動物蝙蝠,後來則才獵食緬甸小鼠。笑鴞似乎更有可能是被掠食而滅絕。[11]

參考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11 May 2006].
  2. Lewis, Deane P. . The Owl Pages. 2005 [2008-12-24].
  3. Buller, Walter L. . London. 1905.
  4. Worthy, Trevor H. (PDF). Notornis. 1997, 44 (4): 241–25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9).
  5. Greenway, James C., Jr. 2nd edition. New York: Dover. 1967: 346–348. QL676.7.G7.
  6. Worthy, Trevor H. (PDF). Notornis. 2001, 48 (4): 223–23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9).
  7. Pilgrim, R. L. C. & Palma, R. L. (PDF). Notornis. 1982, 29 (Supplement): 1–3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9).
  8. St. Paul, R. & McKenzie, H. R. (PDF). Notornis. 1977, 24 (2): 65–7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30).
  9. Blackburn, A. (PDF). Notornis. 1982, 29 (1): 191–19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9).
  10. Hall-Jones, John. (PDF). Notornis. 1960, 8 (7): 7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9).
  11. Williams, G. R. & Harrison, M. (PDF). Notornis. 1972, 19 (1): 4–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03).
  • Fuller, Errol. 2nd ed.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19-850837-9.
  • Worthy, Trevor H. & Holdaway, Richard N.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253-34034-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