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 (日本)

日语:臺灣華語語境多稱雅樂笙)是一種日本自由簧樂器,在奈良時代自中國引進。它的原型就是中國笙,不過和笙往往較中國笙小號一些。現在幾乎只在雅樂使用。

演奏者演奏雅樂笙
分類自由簧
H-S
分類
412.132
(在預設坑槽內裝有多個簧片)
相關樂器

笙由17根竹管組成,每根竹管上都裝有一個簧片。有兩根竹管並不會發聲——儘管在平安時代,它們偶爾會應樂曲而使之發聲。據說笙的聲音是模仿鳳凰吟嘯,所以以美觀為考量保留了兩根無聲管,成為兩個對稱的“翅膀”。有一種較大的笙「竽」(源自中國的)已經很少被使用。

音位

名稱
發音せんじゅうおついちはちごんしちぎょうじょうぼうこつもう
近似音F#6G5F#5E5C#5G#5B4E6(G6/A#5)C#6B5A5D6D5A4(D#5/F5)C6
十二律下無双調下無平調上無鳧鐘盤渉平調(双調/鸞鏡)上無盤渉黄鐘壱越壱越黄鐘(断金/勝絶)神仙

合竹

如同中國笙傳統和聲,雅樂笙在傳統曲目中也常會有固定的傳統和聲,稱之為合竹(あいたけ)。

合竹名 構成音
乞(A4)、乙(E5)、行(A5)、七(B5)、八(E6)、千(F#6)
一(B4)、凢(D5)、乙(E5)、行(A5)、七(B5)、千(F#6)
工(C#5)、凢(D5)、乙(E5)、美(G#5)、行(A5)、七(B5)
凢(D5)、乙(E5)、行(A5)、七(B5)、八(E6)、千(F#6)
乙(E5)、行(A5)、七(B5)、上(D6)、八(E6)、千(F#6)
下(F#5)、美(G#5)、行(A5)、七(B5)、上(D6)、千(F#6)
下(F#5)、十(G5)、行(A5)、七(B5)、上(D6)、八(E6)
十(双調)十(G5)、行(A5)、七(B5)、上(D6)、八(E6)
美(G#5)、行(A5)、七(B5)、比(C6)、上(D6)、千(F#6)
行(A5)、七(B5)、上(D6)、八(E6)、千(F#6)
行(A5)、七(B5)、比(C6)、上(D6)、八(E6)、千(F#6)

「十(双調)」僅用於雙調(そうじょう,雅樂中唐樂調式之一)。除了「十(双調)」和「行」由五個音構成外,其餘合竹皆由六個音構成。「十」和「比」之外的合竹皆以構成音中的最低音為合竹名。「行」(A5)、「七」(B5)兩音在所有合竹中都有出現,不過「言」(C#6)就沒有在任何一個合竹中出現。

製笙家

  • 鈴木治夫:東京唯一的製笙家。[1][2]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笙 (日本)
  1. ぶらり途中下車NTV, 2008年8月9日
  2. 第63回 笙職人 鈴木工房 鈴木治夫フロンティアーズ、2010.0904

延伸閱讀

  • Garfias, Robert. .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ISBN 0-520-01977-6. OCLC 2001499.
  • F. T. Piggot, The Music of the Japanese in: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1891: 301–305 [15 July 20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