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號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奇)

降b小調第13號交響曲,作品113,是俄國作曲家蕭士達高維契的音樂作品。完成於1962年,同年12月18日由莫斯科愛樂樂團、指揮基里爾·康德拉辛、男低音格諾密斯基(Vitali Gromadsky)及來自共和國合唱團(the Republican State)和格涅辛音樂學院合唱團的男低音聲部作首演。

作曲家以娘子谷大屠殺事件為題裁,並選取俄國詩人葉甫根尼·葉夫圖申科於1961年為巴比雅爾所創作的詩篇作為交響曲的歌詞部份。因此這首交響曲亦冠以標題為「巴比雅爾」。

背景

作為「革命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當蕭士達高維契完成了《第12號交響曲》並作首演後,便立即動筆開始創作另一首交響曲。他曾向作曲家傑尼索夫和評論家沃爾科夫分別提及過,他對任何形式的反猶太主義行為都極為憎恨[1][2]。因此,猶太人的慘況和蘇共之間的聯繫,就因葉夫圖申科的詩篇而串聯起來。再加上葉夫圖申科的詩篇出版後未有惹來官方的批評或禁制,蕭士達高維契看準了時機,便從詩集中抽出了部份內容來加進在新的交響曲當中。

蘇聯當時雖由較開明的赫魯曉夫掌政,但蘇軍和德軍於二戰時期先結盟後決裂的曖昧關係,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官方的禁忌。上一任蘇共總書記斯大林更曾聲稱在蘇聯境內從沒有發生過種族滅絕的事件。同時,所有跟猶太屠殺相關的內容,當時都被禁止刊載及出版。葉夫圖申科的詩集,最先是在一份文化周報Literaturnaya Gazeta中最先被刊載的。蘇聯出版界在斯大林時期後如雨後春筍,數之不盡的新刊物形渾而生,而蘇共政府亦不像斯大林時期般,對每一份出版都作出審查,所以總會有少部份漏網之魚,能在審查系統之下成功脫逃。

曾遭蘇共兩次公開譴責的蕭士達高維契,就是要藉此曲,再一次測試官方對文化創作的底線。他自二戰起已對猶太音樂和其音調產生興趣[3](或許是受當年他一位於戰爭中死去的猶太裔學生弗萊施曼所影響),戰後開始,蕭士達高維契的作品都加入了猶太音樂元素[4](當中以作品79的《猶太民歌詩集》最為明顯),而本交響曲則是另一首猶太意識極明顯的作品。

然而,這一首作品為作曲家帶來了不少麻煩。他於1962年3月27日完成了第一樂章的初稿,他的創作意念已被傳達至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對如此的題裁顯然甚不滿意,覺得蕭士達高維契把猶太人的重要性放得比俄羅斯人還要高[5],既不合國情,也觸及了國家可以容忍的限度。親政府的宣傳機器再一次運作。所有和首演有關的音樂家都被各種形式的游說要求退出演出。結果,一直為他作品作首演的穆拉文斯基拒絕擔任指揮,亦令兩人多年的合作關係破裂。其次,原首演獨唱及第一後備獨唱亦先後辭演[6],後備指揮基里爾·康德拉辛一度亦曾想過辭演,但最後被作曲家所拒絕[7],他退而私下作出了一些演出上的改動,包括臨時把第1樂章抽掉[8]

及後在1963年1月15日的另一場演出,葉夫圖申科將原本部份的歌詞修改,以合符官方的要求,蕭士達高維契亦作出了配合。可是,作品再經過數次公演後,便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禁演期(其實官方並沒有下達禁演令,可是樂團卻不願冒這個風險,紛紛都婉拒了這作品的演出)。

2006年,負責出版蕭士達高維契新全集的 DSCH Society,為慶祝作曲家100歲冥誕,將本曲的手稿版作首次公開出版。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3 *3 =3 *3—4 3 3 1—tmp+4—2-4hp, cel, pf—str"[9]

結構

本交響曲共分為五個樂章,第3,4,5樂章為連續演奏。

  1. 巴比雅爾(Babi Yar),行板(Adagio),4/4為主,亦有3/2及3/4。
  2. 幽默(Humour),小快板(Allegretto),4/4為主,亦有3/2及3/4。
  3. 在商店內(In the Grocery),行板(Adagio),4/4及3/2為主。
  4. 恐懼(Fears),緩板(Largo),4/4為主。
  5. 事業(Career),行板(Adagio),開頭為3/4,但及後則以4/4及3/2為主。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第五樂章

參考資料

參照
  1. Wilson, 272.
  2. Volkov, Testimony, 158—159.
  3. Wilson, 268.
  4. Maes, 364
  5. Wilson, 400.
  6. Wilson, 403.
  7. Wilson, 409.
  8. Maes, 367.
  9. Daniels, David.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380. ISBN 0-8108-3228-3.
書籍
  • Maes, Francis. (tr.) Arnold J. Pomerans and Erica Pomerans, A History of Russian Music: From Kamarinskaya to Babi Yar.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0-520-21815-9.
  • Wilson, Elizabeth. Shostakovich: A Life Remembered.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2nd ed..) ISBN 0-691-12886-3.
  • Volkov, Solomon (ed.). Antonina W. Bouis (trans.). Testimony: The Memoirs of Dmitri Shostakovich.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9.) ISBN 0-06-014476-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