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太陽週期

第24太陽週期是從1755年開始紀錄太陽黑子活動以來的第24太陽週期[1][2],它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週期,開始於2008年1月8日。[3]直到2010年,本次太阳周期才有最小的活动[3][4]。2014年4月达到极大值,平均黑子数仅116.4,是一个世纪以来最低的一次周期。[5]

第24太陽週期
ISES(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Society)在2009年5月的第24太陽週期數值進展狀態圖
太陽黑子資料
開始日期December 2008
最大值116.4
最大值月份2014年4月
最小值2.2
無黑子日數51
週期次序表
上一週期第23太阳周期 (1996-2008)
NASA预测第24太阳周期的黑子数量。

預測

目前預測第24太陽週期將於2013年5月達到極大值,它的太陽黑子數值是90,是自第16太陽週期以來最低的一次[6]

地球磁場盾在2008年的被突破。

依據NASA太空船THEMIS在2008年的發現,第24太陽週期的磁暴密度,可能會使地球磁場的被突破大幅度提升[7][8][9][10],預期穿透地球磁場的粒子數增加至20-fold[11]

推測

針對第24太陽週期對地球的影響,已經有多項有關的假設和評論被提出。

雖然不認為這一個太陽週期會造成異常的破壞,天文物理學家Michio Kaku曾經引起媒體的注意,將焦點聚集在2012現象,需要製定策略來應付太陽活動對地球可能造成的危害。他聲稱各國政府應確保電力設施的完整性,以防止再發生類似1859年太陽風暴造成的電力中斷[12]

目前的太陽週期是當前很適當的研究主題,因為它似乎並未如研究所期望的方式生成太陽黑子。太陽黑子並未如預期的在極小期(在2008年)之後立即開始產生,不僅遲至2009年末期才開始出現,並且也比預期的低了許多[13]

事件

日冕物質拋射

在2010年8月1日,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fA)的科學家通過分析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影像紀錄資料,在面向地球這一側的太陽觀測到一系列共4次的大規模日冕物質拋射(CME)。觀測到這些噴發物的速度在670,560m/S和1,118,000m/s之間,預計在8月4日至8月5日這段時間會抵達地球磁場。從8月4日05:00UTC,這一系列抵達的時間如下:

  • 8月4日星期三 – 07:00 UTC
  • 8月4日星期三– 17:00 UTC
  • 8月5日星期四– 00:00 UTC
  • 8月5日星期四– 06:00 UTC[14]

所有的這4次都被描述為很大,並且依據科學家的估計,它們擁有足夠的能量,讓不在極區也能用裸眼看見極光[15]。根據報告,在夜晚向著級區的方向可以在地平線上看見極光的地區擴展到緯度45°至50°的溫帶,在靠近極點的地區極光則接近頭頂正上方[16]。最初的日冕物質拋射在8月1日出現在被稱為1092的太陽黑子,但這顆黑子不夠大,不用太陽望遠鏡瞄準是看不見的[17]。除了這一系列日冕物質拋射的視覺效果,科學家警告由於帶電粒子干擾了磁場所引起的電流脈衝可能損壞那些對磁感應電流沒有適當防護的基礎電網和電話線。據報有幾顆地球軌道衛星可能也有類似的危機[15]。根據CfA的天文學家Leon Golub的說法:,

這個正對著我們的爆發,預計在8月4日一早抵達,它是正對地球的主要爆發中的第一批。當這種排放物抵達地球時,它會與地球的磁場進行交互作用,並可以創造一個磁暴。太陽粒子流隨著磁力線抵達地球的兩極,這些粒子打碎大氣層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使它們像一個小的霓虹燈一樣的發光。在美國北部和其他國家的天空觀測者向北方觀察時,可以在星期二晚間或星期三凌晨看見有如紅色和綠色窗簾的漣漪[18]

極光的觀測

在2010年8月4日凌晨,北半球出現的極光在偏南緯度上,接近北緯45°的美國密西根威斯康辛加拿大安大略省(見右圖)都能看見。歐洲的觀測報告則在丹麥的南方,接近北緯56° 之處。極光的顏色被報告是綠色的,這是因為太陽粒子與大氣層中緯度較南且密度較高的氧原子發生交互作用產生的[19]。然而,這只是五波太陽風中的第一波;第三波和最後一波發生在8月5日的黃昏[20],但是完全沒有抵達地球。

2011年2月

1158號黑子群產生X級的太陽閃焰,是自2006年12月之後的第一個這種等級的閃焰[21]

3月

截至3月31日,初步报告显示,2017年期间没有太阳黑子的天数已有24天。[22]

圖集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Kane, R.P. (2002). "Some Implications Using the Group Sunspot Number Reconstruction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12-04". Solar Physics 205(2), 383-401.
  2. . Space Today Online. [12 August 2010].
  3. . NASA. 2008-01-10 [2010-05-29].
  4. Dr. Tony Phillips. . NASA. 2010-06-04 [2013-05-18].
  5. Dr. David H. Hathaway, Solar Cycle Predi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Huttner, Paul. . Minnesota Public Radio. 2009-06-01 [2010-06-02]. If the forecast is right, the new sunspot cycle will peak in May 2013 with a peak sunspot number of 90, the lowest since 1928 when Solar Cycle 16 peaked at 78.
  7. . NASA. 2008-12-16 [2010-05-29].
  8. Phillips, Tony. . Science@NASA. 2010-06-14 [2010-06-15].
  9. Hough, Andrew. . The Telegraph (London). 2010-06-14 [2010-06-15].
  10. . Slashdot. 2010-06-15 [2010-06-15].
  11. Thompson, Andrea. . SPACE.com. 2008-12-16 [2010-06-02]. As it orbited Earth, THEMIS's five spacecraft were able to estimate the thickness of the band of solar particles coming when the fields were aligned — it turned out to be about 20 times the number that got in when the fields were anti-aligned.
  12. Kaku, Michio. . Dr. Kaku's Universe (Big Think). 2010-03-31 [2010-06-04].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power systems worldwide could be wiped out for months at a time. Something this large would cause not just a localized but rather a continent-wide power outage.
  13. . New Scientist. 2010-03-31.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14. .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2010-08-03.
  15. . FoxNews.com. 2010-08-03.
  16. . Cieletespace.fr. [2010-08-03] (法语).
  17. . SpaceWeather.com. [2010-08-03].
  18. . CNN.com. 2010-08-03.
  19. Jones, Meg. . Milwaukee-Wisconsin Journal Sentinel. [2010-08-04].
  20. Kaplan, Jeremy. . Foxnews.com. 2010-08-04 [2010-08-04].
  21. Watts, Anthony. . WUWT. 2011-02-14 [2011-02-1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