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古一世
艾哈迈德·索古(Zog I, Skanderbeg III of the Albanians[1][2],阿爾巴尼亞語:,1895年10月8日-1961年4月9日)原名艾哈迈德·穆赫塔尔·贝吉·佐戈利(Ahmet Muhtar Bej Zogolli)是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总统(1925年-1928年期间就职)。後成为阿尔巴尼亚王国的国王(1928年-1939年期间在位),称索古一世(或译佐格一世)、斯坎德培三世。
索古一世 | |||||
---|---|---|---|---|---|
阿尔巴尼亚国王 | |||||
第11任阿尔巴尼亚总理 | |||||
任期 | 1922年12月26日-1924年2月25日 | ||||
前任 | 查菲尔·伊皮 | ||||
繼任 | 舍费奎特·维拉茨 | ||||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25-1928)总统和阿尔巴尼亚总理 | |||||
任期 | 1925年2月1日(总统)- 1925年1月6日(总理)- 1928年9月1日 | ||||
前任 | 新职位 伊利亚斯·贝吉·弗里奥尼 | ||||
繼任 | 君主制建立 科乔·科塔 | ||||
皇家阿尔巴尼亚陆军元帅 | |||||
任期 | 1925年2月1日-1939年9月1日 | ||||
前任 | 新职位 | ||||
繼任 | 君主制建立 | ||||
阿尔巴尼亚国王 | |||||
統治 | 1928年9月1日-1939年4月7日 | ||||
前任 | 君主制建立 | ||||
繼任 | 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 | ||||
出生 | 奥斯曼帝国布雷利布尔加耶特城堡 | 1895年10月8日||||
逝世 | 1961年4月9日 法國巴黎叙雷讷 | (65歲)||||
安葬 | |||||
配偶 | 潔拉爾蒂·阿波尼·德·納加-波尼 | ||||
子嗣 | 莱卡王储 | ||||
| |||||
王朝 | 索古王朝 | ||||
父親 | 杰马尔·帕夏·佐戈利 | ||||
母親 | 莎迪耶·托普坦尼 |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 | ||||
簽名 |
生平
索古生于奥斯曼帝国布雷尔附近的布尔加耶特城堡,为阿尔巴尼亚中部马蒂总督杰马尔·帕夏·佐戈利第二子。他在君士坦丁堡加拉塔萨雷高中(加拉塔萨雷公立帝国中学)接受教育,在他父亲大约1908年去世后,佐格承袭马蒂总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索古自愿帮助奥匈帝国战斗,并被授予上校军衔。1917年-1918年和1918年-1919年被迫居留在维也纳和罗马,在维也纳期间,他开始喜欢西欧的生活方式。1919年回到阿尔巴尼亚。
在阿尔巴尼亚,他的政治支持者包括许多南方封建地主(土耳其语Bey,“贝伊”,他所属的社会群体)和北方的贵族,以及商人、企业家和知识分子。1920年代早期索古担任过斯库台总督(1920年-1921年)、内政部长(1920年3月-11月、1921年-1924年)和阿尔巴尼亚参谋长(1921年-1922年)。1922年12月担任总理,他的主要政治对手是Luigj Gurakuqi和范·诺利。1922年索古正式将他的姓改为索古(Zogu),在阿尔巴尼亚语中意为“鸟”。
1923年他在议会中中枪受伤,1924年2月辞去总理,6月阿尔巴尼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索古被迫逃往南斯拉夫王国。12月在南斯拉夫军队的支持下,索古发动反革命政变,推翻以范·诺利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1925年1月6日策划成立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并担任总理,1月21日在阿尔巴尼亚首届制宪会议总统选举中当选总统,2月1日就职总统兼任总理、军队总司令,为感谢南斯拉夫的援助,将Sveti Naum割让给南斯拉夫。他推行反民主的政策,剥夺公民自由、对新闻媒体进行审查,并杀害政治对手。索古享有全面行政和立法权力,包括有权任命三分之一的上议院议员。他与意大利签订屈辱的《意阿友好安全条约》和《同盟防御条约》。在索古担任总统期间,农奴制度逐渐消除。阿尔巴尼亚成为一个国家,而不再是诸多封建地主贝伊领地的拼凑物。
1928年9月1日,索古宣布阿尔巴尼亚为君主国,加冕为阿尔巴尼亚国王(阿爾巴尼亞語:),[3]并任皇家阿尔巴尼亚军队陆军元帅。他建立强大的警察部队,并制定了索古式敬礼(平交出心与手掌朝下)。他声称自己是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斗争英雄和领袖斯坎德培的继任者,他囤积金币和宝石,用来支持阿尔巴尼亚发行的第一款纸币。尽管名义上是一个立宪君主,在实际中索古保留了独裁权力,奉行亲法西斯意大利的卖国政策,使阿尔巴尼亚沦为意大利的附庸国。对内则推行有利于大地主的政策。
索古是一个烟鬼。他的统治期间据说他躲过55次暗杀,其中一次发生在1931年2月21日访问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时,一个演出的丑角进入他的车袭击索古,被索古随身带的手枪开火击毙。1938年4月与一个罗马天主教贵族杰拉尔丁·纳吉-阿波尼(Geraldine Apponyi de Nagy-Apponyi)女伯爵结婚,杰拉尔丁有匈牙利和美国血统。他们唯一的孩子,莱卡王储殿下,1939年4月5日出生在阿尔巴尼亚。
索古担任总统时受到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的支持,并在阿尔巴尼亚事务增加影响力,1930年代全球萧条期间,索古政府变得几乎完全依赖于墨索里尼,以至于阿尔巴尼亚国家银行设在了罗马。1932年和1933年阿尔巴尼亚无法支付其贷款的利息,意大利人使用这个作为借口进行进一步的压迫阿尔巴尼亚政府。他们要求由意大利人负责地拉那警卫,加入意大利关税联盟,控制阿尔巴尼亚的糖、电报和电气企业。最后意大利要求阿尔巴尼亚政府所有阿尔巴尼亚学校实行意大利语教学,但被索古拒绝。他无视意大利的要求,下令国家预算将被削减30%,驱逐了所有意大利军事顾问,尝试与法国、德国和巴尔干半岛诸国建立联系。
1939年4月7日(耶稣受难日),墨索里尼入侵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军队无力抵抗,因为它几乎由意大利顾问和军官领导,墨索里尼宣布阿尔巴尼亚成为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下属一个保护国。索古一家逃亡到希腊王国,随后逃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尔巴尼亚变成了共产主义阵营的一员。索古一家于1946年离开英国前往埃及,最终于1955年前往法国。1961年4月9日在上塞纳省叙雷讷福煦医院过世,享年65岁,安葬在巴黎蒂艾公墓。在他死后,他的儿子莱卡被立为阿尔巴尼亚国王,虽然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政府在1946年废除了君主制度,莱卡仍坚称他是阿尔巴尼亚的合法统治者,直到他2011年11月30日去世。他的遗孀杰拉尔丁王后,2002年以87岁高龄在阿尔巴尼亚军事医院辞世。
2012年10月,阿尔巴尼亚政府决定从法国迁回索古一世的遗体,11月15日他的遗体被起出,11月17日政府组织引灵的仪式,并提前庆祝阿尔巴尼亚独立100周年。
参见
- 索古王朝
- 阿尔巴尼亚历史
参考
- Pearson, Owen. . I.B. Tauris. 2006: 568. ISBN 1-84511-013-7.
- . [2012-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4).
- Ian Kershew著、林華譯. .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2月: 202. ISBN 978-7-5086-8300-3.
延伸阅读
- Bobev, Bobi. “The Dictatorship of Ahmed Zogou.” Etudes Balkaniques 29, no. 2 (1993): 16-33.
- Fischer, Bernd J. “Albanian Highland Tribal Society and Family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Twentieth Century Transformation.” East European Quarterly 33, no. 3 (1999): 281-301.
- Tomes, Jason. ”The Throne of Zog.” History Today 51, no. 9 (2001): 45-51.
- Patrice Najbor. " Les réalisations du roi Zog", "Monarkia Shqiptare 1928-1939", 2011, (ISBN 978-99943-1-721-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索古一世 |
- Albanian Royal Court Official 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Maison Royale d'Albanie - Site officiel en frança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Court of King Zog Research Society
索古一世 索古王朝 出生于:1895年10月8日逝世於:1961年4月9日 | ||
---|---|---|
官衔 | ||
前任者: 查菲尔·伊皮 |
阿尔巴尼亚总理 1922–1924 |
繼任者: 舍费奎特·维拉茨 |
前任者: 伊利亚斯·贝吉·弗里奥尼 |
阿尔巴尼亚总理 1925 |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科乔·科塔 |
新頭銜 | 阿尔巴尼亚总统 1925–1928 |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奥默尔·尼沙尼 |
統治者頭銜 | ||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威廉亲王為阿尔巴尼亚亲王 |
阿尔巴尼亚国王 1928–1939 |
繼任者: 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 (意大利占领) |
前任者: 杰马尔·帕夏·索古 |
马蒂世袭总督 1911–1939 |
繼任者: 莱卡·索古 |
虛銜 | ||
失去頭銜 意大利入侵、共产主义政权 |
— 名义上的 — 阿尔巴尼亚国王 1939–1961 |
繼任者: 莱卡·索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