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絲織品,其特色是以緙織方式織造,緯線並不橫貫全幅,而僅在需要處與經線交織,稱為「通經斷緯」法。其成品正反兩面如一,在不同色彩的輪廓之間並不相連,憑空背光觀察可見點點孔隙,有如以刀鏤刻而成。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江苏省苏州市 |
分类 | 传统技艺 |
序号 | 365 |
编号项目 | Ⅷ—15 |
登录 | 2006年 |
最初「通經斷緯」的緙織技法是用於毛織物,稱緙毛,至唐代開始將此技法用於絲織品。南宋時期緙絲可模仿書法畫作,風格細膩柔美,具有欣賞性的藝術價值。明清兩朝的緙絲中心在蘇州,於乾隆之世達到鼎盛,所產織品多供朝廷使用。
如今缂丝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州、南通一带,缂丝也因此呈现出风格迥異的两个流派:苏州缂丝、南通缂丝。
与苏州宋锦异同:两种织物同属于织造中的梭织物,织造材料都以桑蚕丝为主。区别:宋锦是斜纹组织,靠提花显花色,缂丝是平纹组织,靠挖花显花色。宋锦产于宋盛于明清,缂丝产于先唐盛于宋明。
延伸閱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