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门

羅門,本名韓仁存1928年11月20日-2017年1月18日),海南文昌人。臺灣近代著名詩人,诗歌创作长达四十余年,曾任台湾蓝星诗社社长及中国文艺协会诗创作班主任。多次在台湾、中国大陆香港菲律宾泰国美国等地举行以诗歌为主题的讲演会。曾获蓝星诗奖、文复会文化荣誉奖、中華民國教育部「诗教奖」、中国时报推荐诗奖、中山文艺奖。「麦坚利堡」诗获菲律宾总统金牌。罗门已被编入中文版的《大美百科全书》和英文版的《世界名诗人辞典》。他也是詩人蓉子的丈夫。

韓仁存
出生(1928-11-20)1928年11月20日
 中華民國廣東省文昌縣(今海南省文昌市
逝世2017年1月18日(2017歲-01歲-18)(88歲)
臺灣台北市北投區北投道生院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筆名羅門
職業作家
國籍 中華民國
(1928-2017)
教育程度杭州筧橋空軍飛行官校(1948)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民航中心研習(1967)
巴西哲學院榮譽博士(1972)
創作時期1954年─2017年
體裁新詩散文、評論、理論
代表作〈麥堅利堡〉
《曙光》
《死亡之塔》
《我的詩國》等
獎項菲律宾总统金牌
中山文艺奖
藍星詩獎
中国时报推荐诗奖等
配偶蓉子
官方網站
http://lomen.e-lib.nctu.edu.tw/index.html

生平

  • 1928年,出生於瓊崖文昌縣。
  • 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離開了當時就讀的文昌地泰小學,被送去湛江讀書。
  • 1942年,進入空軍幼年學校就讀。
  • 1948年,杭州筧橋空軍飛行官校就讀。
  • 1949年,隨著學校前往臺灣,直到四十年後,再度踏回海南故鄉的土地。
  • 1954年,處女詩作〈加力布露斯〉在《現代詩》上發表。
  • 1955年,加入藍星詩社。
  • 1958年,獲藍星詩獎與中國詩聯會詩獎。
  • 1965年,「麥堅利堡」詩被UPLI國際詩組織譽為世界偉大之作,頒發菲律賓總統金牌。
  • 1967年,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民航中心研習,獲州長頒發「榮譽公民狀」。
  • 1969年,同蓉子選派參加中國五人代表團,出席菲舉行第一屆世界詩人大會,仝獲大會「傑出文學伉儷獎」,頒發菲總統大綬勳章。
  • 1972年,獲巴西哲學院榮譽博士學位。
  • 1976年,同蓉子應邀以貴賓參加美第三屆世界詩人大會,獲大會特別獎與接受加冕。
  • 1978年,獲文復會「鼓吹中興」文化榮譽獎。
  • 1987年,獲教育部「詩教獎」。
  • 1988年,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七十六年開放大陸探親,這年重回海南故土。獲中國時報推薦詩獎。
  • 1991年,獲中山文藝獎。
  • 1992年,同蓉子獲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室(IWP)榮譽研究員證書。
  • 1995年,獲美國傳記學術中心頒發二十世紀世界五○○位具有影響力的領導人證書。
  • 1997年,曾應邀出席華盛頓郵報基金會與國際文化基金會在美國舉行的「21世紀亞洲文學國際會議」、「21世紀西方文學國際會議」與「21世紀世界和平國際文學會議」等三個國際文學會議。
  • 2017年1月18日清晨6時,在北投道生院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於睡夢中逝世。[1]

著作

詩集
  • 《曙光》(台北:藍星詩社,1969)
  • 《死亡之塔》(台北:藍星詩社,1969)
  • 《罗门诗选》(台北:洪範書店,1984)
  • 《誰能買下這條天地線》(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 《戰爭詩-羅門創作大系‧卷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自然詩-羅門創作大系‧卷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都市詩-羅門創作大系‧卷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自我.時空.死亡時-羅門創作大系‧卷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素描與抒情詩-羅門創作大系‧卷五》(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題外詩-羅門創作大系‧卷六》(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在詩中飛行-羅門詩選半世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 《全人類都在流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 《我的詩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
散文
  • 《羅門散文精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論述
  • 《長期受著審判的人》(台北:環宇出版社,1974)
  • 《詩眼看世界》(台北:師大書苑,1989)
  • 《麥堅利堡特輯-羅門創作大系‧卷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羅門論文集-羅門創作大系‧卷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論視覺藝術-羅門創作大系‧卷九》(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燈屋.生活影像-羅門創作大系‧卷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 《存在終極價值的追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 《創作心靈的探索與透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詩論

羅門在《羅門詩選》自序中敘自己作品內涵:一、透過戰爭的苦難,追蹤人的生命;二、透過都市文明與性,探討人生;三、表現對死亡與時空的默想;四、透過對自我存在的默想,表現生命感;五、對大自然的觀照;六、其他存在情境的探索。[2]

評價

  • 張健:「詩風堅實,為陽剛派巨擘,以意象繁富、想像卓特見稱。」
  • 管管:「羅門專著於心靈的探索,強調人的精神與生命,他可以說是一個新理想主義者,塑造獨特繽紛的意象,擴展詩中的投射力與生命內涵性。」
  • 林廣:「你真的已不在翅膀裡了嗎?反鎖的透明真的鎖得住你的曠野嗎?掩卷之際,第九日底流悠然蕩漾。我霍然醒悟:有一條路永遠為你而蜿蜒。」[3]
  • 瘂弦:「所有詩人都會暫時離開詩,去做別的事情,只有羅門終身守著詩,就憑這一點,羅門其他行徑都值得原諒。」[4]
  • 方明:「我接受他的『紙寫』之贈予而非實物,故我擁有最完整羅門與蓉子的詩歌、愛情軼事、生活習慣等真正珍貴的資料,而非世俗眼裡文物,等待有閒時將這對詩壇伉儷的趣事行於文字。」[5]

参见

參考文獻

  1. 詩人羅門昨辭世 "伉儷詩人"蓉子痛失另一半
  2. 《羅門詩選》洪範書店,1984年版
  3. 林廣《【文學紀念冊】永遠的路——詩懷羅門老師》,聯合報副刊,2017年1月22日。
  4. 引自方明著《【文學紀念冊】羅門走了……我的心情》,聯合報副刊,2017年1月25日。
  5. 方明《【文學紀念冊】羅門走了……我的心情》,聯合報副刊,2017年1月25日。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