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磨坊女
《美丽的磨坊女》(德語:,作品号25,D. 795)是由弗朗茨·舒伯特基于德国诗人威廉·米勒诗作改编的声乐套曲,创作于1823年。在此之后,舒伯特还为米勒的《冬之旅》配曲。它是最早被广为传唱的声乐套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视为艺术歌曲的巅峰之作。

弗朗茨·舒伯特
这部套曲原先是为男高音及女高音而作,后来被改为其他音域。由于歌词所讲是一位男青年的故事,因而这部作品经常由男歌唱家演绎。作品的钢琴部分不仅仅只是人声的伴奏,并且承担了相当大的比重。
演奏时长通常在60至70分钟之间。
写作过程
米勒的诗作是在1820年出版的。舒伯特是在1823年5月至9月间完成谱曲的。同一时期,他还在写歌剧《费拉布拉斯》(德語:)。作曲家当时26岁。他在写作过程中省去了一些诗,如序诗及尾声。这部套曲1824年首次出版。
内容概要
整部套曲总共包含20首歌曲,其中半数是简单的一部曲式。整部作品的感情色彩开始时较为积极,后来渐渐转为悲情。
套曲一开始时讲述一位年轻的磨坊工在乡间快乐地游荡。他沿着溪流走到了一座磨坊。他爱上了磨坊主的美丽的女儿。但因为他只是个磨坊工,她并不在意他。他试图去打动她,她的反应却总是若近若离。她的芳心不久后被一位身着绿色衣服的猎人赢得。磨坊工曾送给那位女孩绿色的缎带。他开始对绿色着迷。在这之后,他又执迷于一个传说:代表永恒之爱的花会从他的坟墓长出。最终,这位年轻人绝望之极,将自己溺死于那条小溪。但歌曲中并未指明这位年轻人是不是确实自杀了。最后一首歌是小溪唱的摇篮曲,留下一个问题:那条小溪到底是那位磨坊工的友伴还是梅菲斯托費勒斯。
歌曲标题及调性
- 《闲游的磨坊工》(德語:,降B大调)
- 《去往何方?》(德語:,G大调)
- 《停!》(德語:,C大调)
- 《致谢小溪》(德語:,G大调)
- 《歇工》(德語:,A小调)
- 《好奇的人》(德語:,B大调)
- 《焦灼》(德語:,A大调)
- 《早安》(德語:,C大调)
- 《磨坊工的花》(德語:,A大调)
- 《泪雨》(德語:,A大调)
- 《我的!》(德語:,D大调)
- 《插曲》(德語:,降B大调)
- 《带着绿色缎带》(德語:,降B大调)
- 《猎人》(德語:,C小调)
- 《嫉妒与骄傲》(德語:,G小调)
- 《被爱的颜色》(德語:,B小调)
- 《邪恶的颜色》(德語:,B大调)
- 《枯萎的花》(德語:,E小调)
- 《磨坊工与小溪》(德語:,G小调)
- 《小溪的摇篮曲》(德語:,E大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