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龍屬
耆那龍屬(學名:Jainosaurus)是大型的泰坦巨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馬斯特里赫特階的印度,距今約6800萬年前。牠是四足的植食性恐龍,成年個體的身長可達18米長,高度約6米高,體重則沒有準確的估計過。牠的化石包括有頭蓋骨基部及部份顱後骨頭。
耆那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68 Ma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
演化支: | †板龙类 Plateosauria |
演化支: | †大脚类 Massopoda |
演化支: | †蜥脚型类 Sauropodiformes |
演化支: | †近蜥龍類 Anchisauria |
下目: |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
演化支: |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
演化支: |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
演化支: |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
演化支: |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
演化支: | †多孔椎龙类 Somphospondyli |
演化支: |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
属: | †耆那龙属 Jainosaurus Hunt et al., 1995 |
模式种 | |
北方耆那龍 Jainosaurus septentrionalis (von Huene & Matley, 1933) |
屬名是以印度古動物學家Sohan Lal Jain為名[1],他曾在腦部神經學上有重大貢獻[2]。
耆那龍有曲折的分類歷史。在1933年,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及Charles Matley將這些化石歸類於南極龍的一種,北方南極龍(Antarctosaurus septentrionalis)。在1995年的研究,發現牠們是一個獨立的屬,被命名為耆那龍。但是,Sohan Lal Jain則認為耆那龍是印度泰坦巨龍的幼年或雌性個體,而並非獨立的屬[3]。
參考資料
- . [200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5).
- Sahni, Ashok. . National Book Trust, New Delhi. 2001. ISBN 8123731094.
- Jainosaurus in The Dinosaur Encyclopaedia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